茗艼
注音
ㄇ一ㄥˊ ㄉ一ㄥˇ
词语释义
酩酊。大醉貌。
词语解释
酩酊。大醉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山季伦 为 荆州 ,时出酣畅,人为之歌曰:‘ 山公 时一醉,径造 高阳池 ,日莫倒载归,茗艼无所知。’” 宋 陆游 《春游至樊江戏示坐客》诗:“酴醾烂漫我欲狂,茗艼还家君勿遽。” 清 黄遵宪 《小饮息亭醉后作》诗:“偶约故人同茗艼,居然丈室坐莲鬚。” 鲁迅 《集外集拾遗·哀范君》:“大圜犹茗艼,微醉自沉沦。”
引证解释
⒈ 酩酊。大醉貌。
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山季伦为荆州,时出酣畅,人为之歌曰:‘ 山公时一醉,径造高阳池,日莫倒载归,茗艼无所知。’”
宋陆游《春游至樊江戏示坐客》诗:“酴醾烂漫我欲狂,茗艼还家君勿遽。”
清黄遵宪《小饮息亭醉后作》诗:“偶约故人同茗艼,居然丈室坐莲鬚。”
鲁迅《集外集拾遗·哀范君》:“大圜犹茗艼,微醉自沉沦。”
茗艼的网络释义
茗艼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名声。本义:早采的为“茶”,晚采的为“茗”。后泛指茶)
(2) 同本义
晚采者为茗。——《封氏闻见记》
(3) 又如:茗纹(茶);茗旗(初生的茶芽);茗地(栽种茶树的地方);茗舌(茶芽。谓茶芽嫩如雀舌者);茗花(茶树开的花)
(4) 指用茶叶泡制、烹制或煎制的饮料
泉而茗者(名词。用如动词:喝茶)。——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下饮,便问人云:“此为茶,为茗?——《世说新语·纰漏》
渴饮茗汁。——《洛阳伽蓝记·正觉寺》
(5) 又如:茗谈(饮茶并小叙);茗汁(茶水);茗柯(指茶);茗饮(饮茶;茶)
形容词
假借为“酩”。酩酊,大醉的样子
山公时一醉,径造高阳池。日莫倒载归,茗艼无所知。——《世说新语·任诞》
英文翻译
tea; tea plant
方言集汇
◎ 粤语:ming4 ming5
◎ 客家话:[宝安腔] miang2 men3 men2 [海陆丰腔] miang2 men2 men3 [客英字典] men3 miang2 men2 [台湾四县腔] miang2 men2 men3 [客语拼音字汇] men3 min2 [梅县腔] miang2
◎ 潮州话:毛英5 毛英2 ,mêng5 mêng2(mêng méng)
◎ 客家话:[宝安腔] miang2 men3 men2 [海陆丰腔] miang2 men2 men3 [客英字典] men3 miang2 men2 [台湾四县腔] miang2 men2 men3 [客语拼音字汇] men3 min2 [梅县腔] miang2
◎ 潮州话:毛英5 毛英2 ,mêng5 mêng2(mêng mé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一迥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茗 | 莫迥 | 明 | 青開 | 上聲 | 迥 | 開口四等 | 梗 | 青 | mieŋ | mengx/me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