茈萁

zǐ qí [ zi qi]
注音 ㄗˇ ㄑ一ˊ

词语释义

草名。一种蕨类植物。

词语解释

  1. 草名。一种蕨类植物。

    《后汉书·马融传》:“茈萁、芸蒩,昌本、深蒱。” 李贤 注引 郭璞 《<尔雅>注》:“即紫藄也,似蕨可食。”

引证解释

⒈ 草名。一种蕨类植物。

《后汉书·马融传》:“茈萁、芸蒩,昌本、深蒱。”
李贤注引郭璞《<尔雅>注》:“即紫藄也,似蕨可食。”

茈萁的网络释义

茈萁

  • 释义
  • 草名。一种蕨类植物。《后汉书·马融传》:“茈萁、芸蒩,昌本、深蒱。” 李贤 注引 郭璞 《注》:“即紫藄也,似蕨可食。”
  • 汉字详情

    zǐ,cí [zi,ci]
    部首: 301
    笔画: 9
    五笔: AHXB
    五行:
    仓颉: TYMP
    四角: 44112

    详细解释

    (1) ——见“凫茈”( fúcí):荸荠

    (2) 另见

    名词

    (1) 茈草

    茈,茈草也。从草,此声。——《说文》

    藐茈草。——《尔雅》。注:“可以染紫。”

    劳山多茈草。——《山海经·西山经》

    (2) 可作紫色染料(即紫草。多年生草本植物。暗紫色,含紫草素,可作染料,也可药用。)如:茈萁(草名。一种蕨类植物)

    形容词

    (1) 紫色。通“紫”

    练纂茈之于莱纯锱。——《管子·轻重丁》

    茈姜蘘荷。——司马相如《上林赋》

    其中多茈羸。——《山海经》。郝懿行疏:“羸当为蠃,字之讹;茈蠃,紫色蠃也。”

    (2) 又如:茈姜(初生的嫩姜,都有紫色的芽,所以叫“茈姜”);茈蠃(紫色的螺)

    (3) 另见

    英文翻译

    a plant yielding a red dye

    方言集汇

    ◎ 粤语:caai4 ci2 ci4 zi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ih3 [客英字典] zih3 [海陆丰腔] zih3 [梅县腔] zii3
    ◎ 潮州话:z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疾移支A開平聲開口三等支Azie/dzietsĭe
    [qi]
    部首: 301
    笔画: 11
    五笔: AAD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TTMC
    四角: 448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豆秸

    萁,豆茎也。从艸,其声。——《说文》

    种一顷豆,落而为萁。——《汉书·杨恽传》

    炊萁燧火。——《淮南子·时则》

    (2) 又如:萁秆(大豆的茎。晒干后可作燃料);萁豆相煎(比喻骨肉自相残杀)

    英文翻译

    kind of grasses

    方言集汇

    ◎ 粤语:kei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2 gi1 [客英字典] ki2 gi1 [台湾四县腔] ki2 gi1 [梅县腔] gi1 [宝安腔] ki2 | gi1
    ◎ 潮州话:g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渠之平聲開口三等gi/g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