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槠

kǔ zhū [ ku zhu]
繁体 苦櫧
注音 ㄎㄨˇ ㄓㄨ

词语释义

常绿乔木。叶子椭圆形,果实扁圆形。木材致密坚韧,是建筑﹑制造机械和制造体操用具的良好材料。

词语解释

  1. 常绿乔木。叶子椭圆形,果实扁圆形。木材致密坚韧,是建筑、制造机械和制造体操用具的良好材料。

引证解释

⒈ 常绿乔木。叶子椭圆形,果实扁圆形。木材致密坚韧,是建筑、制造机械和制造体操用具的良好材料。

苦槠的网络释义

苦槠

  • 苦槠〔学名:Castanopsis sclerophylla (Lindl.)Schott.〕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是山毛榉目,壳斗科,锥属乔木,高稀达15米,胸可达50厘米,树皮浅纵裂,枝、叶二列均无毛。通常一侧略短且偏斜,叶片革质,花序轴无毛,雄穗状花序通常单穗腋生,壳斗有坚果偶有2-3个,近圆球形,顶部短尖,果脐位于坚果的底部,4-5月开花,10-11月开始结果成熟。
  • 分布中国长江五岭以北各地,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也能耐阴;喜深厚、湿润土壤,也耐干旱、瘠薄。生于密林中,常与杉、樟混生,村边、路旁有栽培。该种为常绿乔木,树冠浓密,圆球形,观赏价值很高,抗CO 等有毒气体,可用于园林绿化。苦槠树叶为厚革质,兼有防风、避火作用,鲜叶可耐425℃的着火温度,还是很好的防火树种之一。苦槠果实的外表与板栗类似,种仁富含淀粉,浸水脱涩后可制成苦槠粉,进一步加工可制成苦槠豆腐、苦槠粉丝、苦槠粉皮、苦槠糕,是防暑降温的佳品。苦槠木材浅黄色或黄白色。结构致密、纹理直,富有弹性,耐湿抗腐,是建筑、桥梁、家具、运动器材、农具及机械等的上等用材。同时,苦槠的枝丫为优良的食用菌培养材料。
  • (概述图参考:中国自然标本馆)
  • 汉字详情

    [ku]
    部首: 301
    笔画: 8
    五笔: ADF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TJR
    四角: 446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古声。本义:苦菜)

    (2) 同本义,即“荼”

    苦,大苦苓也。——《说文》

    采苦采苦,首阳之下。——《诗·唐风·采苓》

    濡豚包苦实蓼。——《礼记·内则》

    天子于是食苦。——《穆天子传》

    (3) 又如:苦苣(野苣。又名荼);苦荼(苦菜);苦賈(苦菜)

    (4) 病;病痛

    自苦而居海上。——《吕氏春秋·遇合》。注;“伤也。”

    皆甚苦之。——《吕氏春秋·贵卒》。注:“病也。”

    苦垮之家。——《淮南子·精神》。注:“疾也。”

    (5) 又如:苦车(晕车。乘车时有晕眩呕吐等感觉);苦船(晕船。乘船时有晕眩呕吐等感觉)

    形容词

    (1) 苦味,跟“甘”、“甜”相对。古称“五味”之一

    谁为荼苦。——《诗·邶风·谷风》

    而凡味之似苦,亦命为苦。——《广雅》

    以苦养气。——《周礼·疡医》。注:“火味也。”

    苦胜辛。——《素问·五运行大论》

    则苦雨数来。又,苦者人所恶。故甘苦为物之美恶,亦为人之爱恶。——《礼记·月令》

    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明· 刘基《苦斋记》

    (2) 又

    其味皆苦。

    良药苦口利于病。

    李以苦存。

    (3) 又如:苦瓠子(苦瓜。喻指受苦人);苦艳艳(苦味浓浓的);苦行(在寺院专事劳作的净人,即未出家的人);苦口师(指茶);苦荼(苦茶,苦茗。即茶)

    (4) 痛苦;困苦

    其毒大苦。——《诗·小雅·小明》

    妇啼一何苦。——唐· 杜甫《石壕吏》

    俾困苦不可忍。——清· 方苞《狱中杂记》

    其平居常苦于多疾。——宋· 苏轼《教战守》

    (5) 又如:苦厄(苦难;厄运);苦主(命案中被害者的家属);苦脑子(命苦;可怜;苦命人;可怜的人);苦滴滴(形容人十分痛苦);苦淹淹(苦恹恹,苦厌厌。形容非常痛苦、悲惨);苦孜孜(痛苦悲切)

    (6) 刻苦

    盖以苦学力文所致。——白居易《与元九书》。又如:苦读

    (7) 劳苦;辛苦

    母氏劳苦。——《诗·邶风·凯风》

    辨其功苦。——《管子·小筐》。注:“谓滥恶。”

    辨其苦良。——《周礼·典妇功》

    从师苦而欲学之功也。——《吕氏春秋·诬徒》

    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韩非子·五蠹》

    (8) 又如:苦节(艰苦卓绝、守志不谕的节操);苦绷苦拽(不辞辛苦,东拼西凑)

    (9) 贫穷

    苦,穷也。——《广雅》

    (10) 又如:苦哈哈(非常穷的人);苦混混(穷人);苦胎(对穷人的蔑称);苦尽甘来(苦日子结束,好日子到来);苦日子

    动词

    (1) 困扰;困辱

    长史自不欲苦物。——《世说新语·赏誉》

    (2) 又如:苦计(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所使用的计策);苦恨(苦恼);苦煎(形容身心备受折磨)

    (3) 使困苦,困于

    不苦一民。——《战国策·秦策》。注:“劳也。”

    纳至忠甚苦。——《汉书·谷永传》。注:“劳也。”

    何苦而不平(苦于山挖不平。)——《列子·汤问》

    天下苦秦久矣。——《史记·陈涉世家》

    若辈得无苦贫乎。——明· 崔銧《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4) 又如:苦热(苦于炎热;酷热);苦饥(困于饥饿;很饿)

    (5) 恨,怨嫌

    人苦不知足。——《后汉书·岑彭传》

    (6) 又如:苦竹哀丝(谓怨苦之情发于管弦);苦毒(痛恨)

    副词

    (1) 竭力;尽力

    杨朗苦谏不从。——《世说新语·识鉴》

    何必劳神苦思。——宋· 苏轼《教战守》

    (2) 又如:苦死(拼命,极力);苦虑(苦思冥想);苦谏(苦心竭力地规劝)

    (3) 甚,很。表示程度

    帝遂召武子苦责之。——《世说新语·方正》

    (4) 又如:苦爱(酷爱);苦会(很会)

    (5) 幸好,幸亏

    这孟州城是个小去处,那土城苦不甚高。——《水浒传》

    英文翻译

    bitter; hardship, suffering

    方言集汇

    ◎ 粤语:fu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u3 fu3 [东莞腔] ku3 [沙头角腔] ku3 fu3 [宝安腔] ku3 fu3 [海陆丰腔] ku3 fu3 [梅县腔] fu3 ku3 [陆丰腔] ku3 [客英字典] ku3 fu3 [客语拼音字汇] fu3 k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康杜上聲開口一等khox/quu
    zhū [zhu]
    部首: 420
    笔画: 14
    五笔: SYFJ
    五行:
    仓颉: DIVA
    四角: 44960

    详细解释

    名词

    槠树 。常绿乔木,初夏开黄绿色花。木材坚硬,可用来盖房子或造船

    沙堂栎槠。——司马相如《上林赋》

    英文翻译

    Oak

    方言集汇

    ◎ 粤语:zyu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