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苦主
(1) 旧指人命案中被害人的家属
词语解释
命案中受害人的家属。
《元史·刑法志四》:“诸两家之子,昏暮奔还,中路相迎,撞仆于地,因伤致死者,不坐,仍徵钞五十两给苦主。”《水浒传》第三一回:“﹝知府﹞着人打捞起四个尸首,都检验了。两个是本府公人,两个自有苦主,各备棺木盛殮了尸首。”《官场现形记》第五七回:“地保又出去追问苦主,方纔晓得是豆腐店的儿子。”
引证解释
⒈ 命案中受害人的家属。
引《元史·刑法志四》:“诸两家之子,昏暮奔还,中路相迎,撞仆于地,因伤致死者,不坐,仍徵钞五十两给苦主。”
《水浒传》第三一回:“﹝知府﹞着人打捞起四个尸首,都检验了。两个是本府公人,两个自有苦主,各备棺木盛殮了尸首。”
《官场现形记》第五七回:“地保又出去追问苦主,方纔晓得是豆腐店的儿子。”
苦主的国语词典
被害人的家属。
苦主的网络释义
苦主
苦主的翻译
苦主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古声。本义:苦菜)
(2) 同本义,即“荼”
苦,大苦苓也。——《说文》
采苦采苦,首阳之下。——《诗·唐风·采苓》
濡豚包苦实蓼。——《礼记·内则》
天子于是食苦。——《穆天子传》
(3) 又如:苦苣(野苣。又名荼);苦荼(苦菜);苦賈(苦菜)
(4) 病;病痛
自苦而居海上。——《吕氏春秋·遇合》。注;“伤也。”
皆甚苦之。——《吕氏春秋·贵卒》。注:“病也。”
苦垮之家。——《淮南子·精神》。注:“疾也。”
(5) 又如:苦车(晕车。乘车时有晕眩呕吐等感觉);苦船(晕船。乘船时有晕眩呕吐等感觉)
形容词
(1) 苦味,跟“甘”、“甜”相对。古称“五味”之一
谁为荼苦。——《诗·邶风·谷风》
而凡味之似苦,亦命为苦。——《广雅》
以苦养气。——《周礼·疡医》。注:“火味也。”
苦胜辛。——《素问·五运行大论》
则苦雨数来。又,苦者人所恶。故甘苦为物之美恶,亦为人之爱恶。——《礼记·月令》
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明· 刘基《苦斋记》
(2) 又
其味皆苦。
良药苦口利于病。
李以苦存。
(3) 又如:苦瓠子(苦瓜。喻指受苦人);苦艳艳(苦味浓浓的);苦行(在寺院专事劳作的净人,即未出家的人);苦口师(指茶);苦荼(苦茶,苦茗。即茶)
(4) 痛苦;困苦
其毒大苦。——《诗·小雅·小明》
妇啼一何苦。——唐· 杜甫《石壕吏》
俾困苦不可忍。——清· 方苞《狱中杂记》
其平居常苦于多疾。——宋· 苏轼《教战守》
(5) 又如:苦厄(苦难;厄运);苦主(命案中被害者的家属);苦脑子(命苦;可怜;苦命人;可怜的人);苦滴滴(形容人十分痛苦);苦淹淹(苦恹恹,苦厌厌。形容非常痛苦、悲惨);苦孜孜(痛苦悲切)
(6) 刻苦
盖以苦学力文所致。——白居易《与元九书》。又如:苦读
(7) 劳苦;辛苦
母氏劳苦。——《诗·邶风·凯风》
辨其功苦。——《管子·小筐》。注:“谓滥恶。”
辨其苦良。——《周礼·典妇功》
从师苦而欲学之功也。——《吕氏春秋·诬徒》
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韩非子·五蠹》
(8) 又如:苦节(艰苦卓绝、守志不谕的节操);苦绷苦拽(不辞辛苦,东拼西凑)
(9) 贫穷
苦,穷也。——《广雅》
(10) 又如:苦哈哈(非常穷的人);苦混混(穷人);苦胎(对穷人的蔑称);苦尽甘来(苦日子结束,好日子到来);苦日子
动词
(1) 困扰;困辱
长史自不欲苦物。——《世说新语·赏誉》
(2) 又如:苦计(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所使用的计策);苦恨(苦恼);苦煎(形容身心备受折磨)
(3) 使困苦,困于
不苦一民。——《战国策·秦策》。注:“劳也。”
纳至忠甚苦。——《汉书·谷永传》。注:“劳也。”
何苦而不平(苦于山挖不平。)——《列子·汤问》
天下苦秦久矣。——《史记·陈涉世家》
若辈得无苦贫乎。——明· 崔銧《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4) 又如:苦热(苦于炎热;酷热);苦饥(困于饥饿;很饿)
(5) 恨,怨嫌
人苦不知足。——《后汉书·岑彭传》
(6) 又如:苦竹哀丝(谓怨苦之情发于管弦);苦毒(痛恨)
副词
(1) 竭力;尽力
杨朗苦谏不从。——《世说新语·识鉴》
何必劳神苦思。——宋· 苏轼《教战守》
(2) 又如:苦死(拼命,极力);苦虑(苦思冥想);苦谏(苦心竭力地规劝)
(3) 甚,很。表示程度
帝遂召武子苦责之。——《世说新语·方正》
(4) 又如:苦爱(酷爱);苦会(很会)
(5) 幸好,幸亏
这孟州城是个小去处,那土城苦不甚高。——《水浒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u3 fu3 [东莞腔] ku3 [沙头角腔] ku3 fu3 [宝安腔] ku3 fu3 [海陆丰腔] ku3 fu3 [梅县腔] fu3 ku3 [陆丰腔] ku3 [客英字典] ku3 fu3 [客语拼音字汇] fu3 ku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苦 | 康杜 | 溪 | 模 | 上聲 | 麌 | 開口一等 | 模 | 遇 | khox/qu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点燃的火把。下面是木材。“主”是“炷”的本字。小篆字形从上往下依次为:火焰、油盏、灯台、灯座。本义:灯心)
(2) 同本义 。油灯上用来点火的灯草、纱、线等。后作“炷”
主,镫中火主也。——《说文》
(3) 君主 。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书·仲虺之诰》
今世之主。——《吕氏春秋·察今》
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唐· 温庭筠《经五丈原》
畔主背亲。
(4) 又
欲斗两主。
共事之主。——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主驾(君主的车驾);主道(君主治国之道);主术(君主控制臣下的权术);主胙(帝业);主相(君主和相);主长(君上);主君(对一国之主的称呼);主位(君主的权位)
(6) 指立国一方的国君。旧史家以正统为帝,偏安为主 。如朱熹《资治通鉴纲目》以蜀为正统,故称“蜀”为“帝”,魏、吴为主
凡人主必审分。——《吕氏春秋·审分》
(7) 又如:主君(诸侯互相聘问的主国之君)
(8) 公主的简称
主( 平阳公主)见所侍美人,上弗悦。——《史记》
主家山第接云开,天子春游动地来。——唐· 李峤《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9) 又如:主第(公主的住宅);主国(公主的侯国);主傅(教导公主的女官)
(10) 主人;东道主
遂举觞对语,宾主无愧色。——《世说新语·方正》
主不能守。——《三国志·诸葛亮传》
(11) 又如:宾主;客随主便;主队;主婆(主人婆);主翁(犹主人);主客(主人与宾客);主党(主人一方的亲族);主父(婢妾、仆役对男主人之称);主人家(主人;特指店主人);主人婆(主人之妻)
(12) 控制者,支配者,财产或权力的所有者
场主积薪。——《聊斋志异·促织》
山塞中只有这个主。先除了此人,小喽另外何足为虑。——《水浒传》
(13) 又如:企业主;房主;车主
(14) 长官;首脑,首长
何时见府主,长跪向之啼。——唐· 元结《贫妇词》
若乘边守险,足为一方之主。——《世说新语·识鉴》
(15) 家长;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内有主也。——《太玄》
(16) 又如:主伯(古代指家长和长子);一家之主
(17) 事主,指当事人
凡被举擢官,于诰命署举主姓名,他日不如举状,则连坐之。——《宋史·选举志》
武大扯住 郓哥道:“还我主来!”——《水浒传》
(18) 又如:买主;卖主;失主;盟主
(19) 事物的根本
天下为主。——清· 黄宗羲《原君》
(20) 又
以君为主。
以刚为主。——《明史》
不主故常。——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1) 死人的牌位
上司批准下来,制主入祠,门首建坛。——《儒林外史》
(22) 上帝
有人从墓里把主移走了,我们不知道他们把他放在那里!——《圣经》
(23) 真主 。伊斯兰教教徒对其所信仰的主神的称呼
(24) 姓
动词
(1) 主持;掌管
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苹蘩。——白居易《井底引银瓶》
有劫贼杀财主,主者捕之。——《世说新语·政事》
轩辕之时,史有仓颉,主文之职。——《文心雕龙·史传》
主缚者亦然,不如何欲,缚时既先折筋骨。——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主苹蘩(指妻子主持家政);主闱(科举考试的主试官);主簿(主管文书);主藏(主管库藏财物);主业(主管产业);主章(古代掌管木材的官吏);主书(主管文书的官吏)
(3) 支持,提倡,主张
前所主唱。——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 又如:力主(极力主张);主坐(主使的人);主莫(主谋;力求);主画(主意;谋划)
(5) 寄住在
或谓孔子于 卫主痈疽,于 齐主侍人瘠环。——《孟子》
(6) 又如:主人家(旅馆;客店)
(7) 注重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论语》
(8) 保持
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文选·宋玉·招魂》
(9) 主持婚约
主王姬者,必自公门出。——《谷梁传》
(10) 预示
齐王问大臣:“铜铁鸣,主何吉凶?——《三国志平话》
(11) 存心;萌生
我力斗二将不过,看看输与他。宋江收了军马,不知主何意。——《水浒传》
形容词
(1) 主要的 。如:主楼;主量子数;主潮(主要潮流);主客(主要的客人);主故(主顾);主的(主要目标);主因(主要的原因);主回路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zu3 [梅县腔] zhu3 [台湾四县腔] zu3 [客英字典] zhu3 [东莞腔] zu3 [海陆丰腔] zhu3 [客语拼音字汇] zu3 [沙头角腔] zu3 [陆丰腔] zhu3
◎ 潮州话:zu2(tsú)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主 | 之庾 | 章 | 虞 | 上聲 | 麌 | 合口三等 | 遇 | 虞 | tɕĭu | cjyox/tju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