苞苴

bāo jū [ bao ju]
注音 ㄅㄠ ㄐㄨ

词语释义

1.包装鱼肉等用的草袋。 2.指馈赠的礼物:小夫之知,不离苞苴、竿牍。又指贿赂:苞苴公行。

词语解释

  1. 苞,通“ 包 ”。即蒲包。用苇或茅编织成的包裹鱼肉之类食品的用具。

    《礼记·少仪》:“笏、书、脩、苞苴……其执之,皆尚左手。” 郑玄 注:“谓编束萑苇以裹鱼肉也。”《礼记·曲礼上》:“凡以弓剑苞苴簞笥问人者,操以受命,如使之容。” 孔颖达 疏:“苞者以草包裹鱼肉之属也,苴者亦以草藉器而贮物也。”

  2. 苞,通“ 包 ”。指包裹,包扎。

    《诗·卫风·木瓜》“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汉 郑玄 笺:“以果实相遗者,必苞苴之。”

  3. 苞,通“ 包 ”。馈赠的礼物。

    《庄子·列御寇》:“小夫之知,不离苞苴竿牘。” 锺泰 发微:“古者馈人鱼肉之类,用茅苇之叶,或苞之,或藉之,故曰‘苞苴’。” 汉 贾谊 《新书·礼》:“苞苴时有,筐篚时至,则羣臣附。”《梁书·王僧孺传》:“家贫,无苞苴可以事朋类。”

  4. 苞,通“ 包 ”。指馈赠。

    汉 刘向 《列女传·许穆夫人》:“古者诸侯之有女子也,所以苞苴玩弄,繫援於大国也。”

  5. 苞,通“ 包 ”。贿赂。

    《荀子·大略》:“ 汤 旱而祷曰:‘……苞苴行与?谗夫兴与?何以不雨至斯极也!’” 杨倞 注:“货贿必以物苞裹,故总谓之苞苴。” 唐 李德裕 《管仲害霸论》:“近世有以宫中之乐饵君者,而苞苴日行,纪纲日坏,朋党益炽,谗言益昌。” 严复 《原强》:“ 美国 华盛顿 立法至精,而苞苴贿赂之风,至今无由尽絶。”

引证解释

⒈ 苞,通“包”。即蒲包。用苇或茅编织成的包裹鱼肉之类食品的用具。

《礼记·少仪》:“笏、书、脩、苞苴……其执之,皆尚左手。”
郑玄注:“谓编束萑苇以裹鱼肉也。”
《礼记·曲礼上》:“凡以弓剑苞苴簞笥问人者,操以受命,如使之容。”
孔颖达疏:“苞者以草包裹鱼肉之属也,苴者亦以草藉器而贮物也。”

⒉ 苞,通“包”。指包裹,包扎。

《诗·卫风·木瓜》“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汉郑玄笺:“以果实相遗者,必苞苴之。”

⒊ 苞,通“包”。馈赠的礼物。

《庄子·列御寇》:“小夫之知,不离苞苴竿牘。”
锺泰发微:“古者馈人鱼肉之类,用茅苇之叶,或苞之,或藉之,故曰‘苞苴’。”
汉贾谊《新书·礼》:“苞苴时有,筐篚时至,则羣臣附。”
《梁书·王僧孺传》:“家贫,无苞苴可以事朋类。”

⒋ 苞,通“包”。指馈赠。

汉刘向《列女传·许穆夫人》:“古者诸侯之有女子也,所以苞苴玩弄,繫援於大国也。”

⒌ 苞,通“包”。贿赂。

《荀子·大略》:“汤旱而祷曰:‘……苞苴行与?谗夫兴与?何以不雨至斯极也!’”
杨倞注:“货贿必以物苞裹,故总谓之苞苴。”
唐李德裕《管仲害霸论》:“近世有以宫中之乐饵君者,而苞苴日行,纪纲日坏,朋党益炽,谗言益昌。”
严复《原强》:“美国华盛顿立法至精,而苞苴贿赂之风,至今无由尽絶。”

苞苴的国语词典

包裹。

苞苴的网络释义

苞苴

  • 苞苴,汉语词语,
  • 拼音:bāo jū,
  • 基本解释:指包装鱼肉等用的草袋,也指馈赠的礼物。
  • 出自《颜李遗书-李恕谷先生年谱》
  • 苞苴造句

    因而他招权纳贿,只敲旗人竹杠,却不受汉人苞苴。
    于号讳之辰,遽甘滋之品,当惟新之始,绝苞苴之贡,忠孝两忘,敬爱俱尽。
    讵知候补人员皆视厘局为利薮,钻营者有之,奔竞者有之,甚至贿赂公行,苞苴迭进,差一到手便以为此乃生财之地,机会不可失也。
    皆人间清要之官而招权纳赂,欺世盜名,或于任所阳为廉洁,而阴受苞苴。
    而朝臣若处梦中,惟荐某人营某缺门户苞苴是务。
    私通粟帛,易敌参貂,藉是苞苴,为安身之窟。
    杜大哥这么义正言辞的话引起了围观者的拍手称好,这时候倒显得我是那种苞苴公行之人了。
    联中的“馈遗”、“苞苴”是指贿赂送礼。
    凡以弓剑苞苴箪笥问人者,操以受命,如使之容。
    行贿之事古已有之,早在战国时期的庄子就写下“苞苴竿牍”一词,也就是指送礼之人附上书信要求办事,这一现象于今已愈演愈烈。

    汉字详情

    bāo [bao]
    部首: 301
    笔画: 8
    五笔: AQN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女性
    仓颉: TPRU
    四角: 447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席草,可制席子和草鞋)

    (2) 同本义

    苞,苞草也,南阳以为粗履。——《说文》

    浸彼苞稂。——《诗·曹风·下泉》

    (3) 又

    浸彼包萧。

    浸彼苞蓍。

    系于包桑。——《易·否》

    其高燥则生葴(zhēn,马兰)、菥( ,麦的一种)、苞、荔(草名)。—— 司马相如《子虚赋》

    (4) 又如:包屦(古人居丧所穿的一种草鞋)

    (5) 苞片,花未开时包着花朵的变态叶

    山桃发红萼,野蕨渐紫苞。——南朝 宋· 谢灵运《酬从弟惠连》

    (6) 又如:含苞未放

    (7) 草木的根或茎干

    苞有三蘖。——《诗·商颂·长发》

    (8) 又如:苞桑(原指根深柢固的桑树;比喻牢固的根基);苞桑磐石(比喻极其坚固);苞桑戒(系于根深蒂固的事物上而求得的牢靠鉴戒)

    形容词

    (1) 草木茂盛,丛生

    苞,丰也。——《尔雅·释诂》

    方苞方体。——《诗·大雅·行苇》

    集于苞栩。——《诗·唐风·鸨羽》

    草木渐苞。——《书·禹贡》

    如竹苞也,如松茂矣。——《诗·小雅·斯干》

    (2) 又如:苞杞(丛生的枸杞);苞并(丛生)

    动词

    通“包”。包裹;怀抱

    如山之苞。——《诗·大雅·常武》

    厥苞橘柚锡贡。——《书·禹贡》

    凡以弓剑苞苴箪笥问人者。——《礼记·曲礼上》

    尔贡苞茅不入。——《左传·僖公四年》

    英文翻译

    a variety of rush; firm, enduring; to burst forth

    方言集汇

    ◎ 粤语:baau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bau1 [宝安腔] bau1 [海陆丰腔] bau1 [客英字典] bau1 [陆丰腔] bau1 [梅县腔] bau1 pau1 [客语拼音字汇] bau1
    ◎ 潮州话:b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布交平聲開口二等prau/peaupau
    jū,chá [ju,cha]
    部首: 301
    笔画: 8
    五笔: AEGF
    五行:
    仓颉: TBM
    四角: 441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且声。本义:鞋底的草垫,用以垫鞋底)

    (2) 同本义

    冠虽敝不以苴履。——《汉书》

    (3) 青麻的子实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诗·幽风·七月》

    (4) 结子的麻,或粗黄麻布 。如:苴布(用麻制的粗布);苴服(粗布做的衣服);苴枲(苴,雌麻;枲,雄麻。此指用麻布所制的丧服)

    (5) 粗劣;粗恶 。如:苴服(粗劣的衣服)

    通“葅”。如:苴稭(古代祭祀时用作陈列祭品的草席)

    英文翻译

    sackcloth; female hemp plant

    方言集汇

    ◎ 粤语:zeoi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ih1 [客语拼音字汇] zui1 [海陆丰腔] zih1 [客英字典] zih1 [梅县腔] zi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七余平聲開口三等chio/civtsʰĭ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