苞篚
注音
ㄅㄠ ㄈㄟˇ
词语释义
代指搜刮的财物。苞,通"包",蒲包;篚,竹器。
词语解释
代指搜刮的财物。苞,通“ 包 ”,蒲包;篚,竹器。
《梁书·王亮传》:“出守名邦,入司管辖,苞篚罔遗,而假称折辕。”
引证解释
⒈ 代指搜刮的财物。苞,通“包”,蒲包;篚,竹器。
引《梁书·王亮传》:“出守名邦,入司管辖,苞篚罔遗,而假称折辕。”
苞篚的网络释义
苞篚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席草,可制席子和草鞋)
(2) 同本义
苞,苞草也,南阳以为粗履。——《说文》
浸彼苞稂。——《诗·曹风·下泉》
(3) 又
浸彼包萧。
浸彼苞蓍。
系于包桑。——《易·否》
其高燥则生葴(
,马兰)、菥( ,麦的一种)、苞、荔(草名)。—— 司马相如《子虚赋》(4) 又如:包屦(古人居丧所穿的一种草鞋)
(5) 苞片,花未开时包着花朵的变态叶
山桃发红萼,野蕨渐紫苞。——南朝 宋· 谢灵运《酬从弟惠连》
(6) 又如:含苞未放
(7) 草木的根或茎干
苞有三蘖。——《诗·商颂·长发》
(8) 又如:苞桑(原指根深柢固的桑树;比喻牢固的根基);苞桑磐石(比喻极其坚固);苞桑戒(系于根深蒂固的事物上而求得的牢靠鉴戒)
形容词
(1) 草木茂盛,丛生
苞,丰也。——《尔雅·释诂》
方苞方体。——《诗·大雅·行苇》
集于苞栩。——《诗·唐风·鸨羽》
草木渐苞。——《书·禹贡》
如竹苞也,如松茂矣。——《诗·小雅·斯干》
(2) 又如:苞杞(丛生的枸杞);苞并(丛生)
动词
通“包”。包裹;怀抱
如山之苞。——《诗·大雅·常武》
厥苞橘柚锡贡。——《书·禹贡》
凡以弓剑苞苴箪笥问人者。——《礼记·曲礼上》
尔贡苞茅不入。——《左传·僖公四年》
英文翻译
a variety of rush; firm, enduring; to burst forth
方言集汇
◎ 粤语:baau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bau1 [宝安腔] bau1 [海陆丰腔] bau1 [客英字典] bau1 [陆丰腔] bau1 [梅县腔] bau1 pau1 [客语拼音字汇] bau1
◎ 潮州话:bau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bau1 [宝安腔] bau1 [海陆丰腔] bau1 [客英字典] bau1 [陆丰腔] bau1 [梅县腔] bau1 pau1 [客语拼音字汇] bau1
◎ 潮州话:b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包 | 布交 | 幫 | 肴 | 平聲 | 肴 | 開口二等 | 肴 | 效 | prau/peau | pa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圆形的盛物竹器
厥贡漆丝,厥篚织文。——《书·禹贡》
洗有篚。——《仪礼·士冠礼》
设膳篚。——《仪礼·燕礼》
受肺脊实于篚。——《仪礼·士虞礼》
(2) 又如:篚箧(竹编的小箱)
英文翻译
round or oval covered-baskets with short legs
方言集汇
◎ 粤语:fei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i3 [客英字典] fui3 [台湾四县腔] fi3 [梅县腔] fi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i3 [客英字典] fui3 [台湾四县腔] fi3 [梅县腔] f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七尾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匪 | 府尾 | 幫 | 微合 | 上聲 | 尾 | 合口三等 | 微 | 止 | pyoix/pvoj | pĭwə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