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裔

miáo yì [ miao yi]
注音 ㄇ一ㄠˊ 一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苗裔 miáoyì

(1) 后代子孙

你虽然才艺出色,偏觉雅致,不似青楼习气,必是一个名公苗裔,今日休要瞒我,可从实说与我知道,果是何人?——· 冯梦龙《喻世明言》
其苗裔耳。——〔英〕赫胥黎著、 严复《天演论》
descendent;offspring;progeny

词语解释

  1. 子孙后代。

    《楚辞·离骚》:“帝 高阳 之苗裔兮,朕皇考曰 伯庸 。” 王逸 注:“苗,胤也;裔,末也。” 朱熹 集注:“苗裔,远孙也。”《史记·周本纪论》:“ 汉 兴九十有餘载,天子将封 泰山 ,东巡狩至 河 南,求 周 苗裔,封其后 嘉 三十里地,号曰 周子南君 ,比列侯,以奉其先祭祀。”《新唐书·窦建德传》:“ 竇建德 , 贝州 漳南 人,世为农,自言 汉景帝 太后父 安成侯 充 之苗裔。”

  2. 引申指学术上派生之支流。

    清 龚自珍 《六经正名》:“《孝经》者, 曾子 以后,支流苗裔之书,平易汎滥,无大疵,无閎意妙指。”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一:“诗餘者,古诗之苗裔也。”

引证解释

⒈ 子孙后代。

《楚辞·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王逸注:“苗,胤也;裔,末也。”
朱熹集注:“苗裔,远孙也。”
《史记·周本纪论》:“汉兴九十有餘载,天子将封泰山,东巡狩至河南,求周苗裔,封其后嘉三十里地,号曰周子南君,比列侯,以奉其先祭祀。”
《新唐书·窦建德传》:“竇建德,贝州漳南人,世为农,自言汉景帝太后父安成侯充之苗裔。”

⒉ 引申指学术上派生之支流。

清龚自珍《六经正名》:“《孝经》者, 曾子以后,支流苗裔之书,平易汎滥,无大疵,无閎意妙指。”
况周颐《蕙风词话续编》卷一:“诗餘者,古诗之苗裔也。”

苗裔的国语词典

后代子孙。《史记.卷七.项羽本纪》:「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也作「苗末」、「苗绪」、「苗胤」。

苗裔的网络释义

苗裔 (汉语词汇)

  • 苗裔,汉语词汇。
  • 拼音:miáo yì
  • 释义:后代子孙
  • 苗裔的翻译

    英语: offspring, descendant, progeny
    法语: progéniture, descendant, descendance

    苗裔造句

    平旦者,楚平王之苗裔也,秦并六国,各国宗族四散于外。
    要是人类是猴子的苗裔,为什麽世上还有猴子?
    你将确知子孙繁昌,你的苗裔犹如田野青草。
    或曰“中华民族”是华族与夏族匪寇婚媾的苗裔,但历史上并没有华族。
    的中年男子手中获得了两本千年古书,一本名字唤作《冥界阴书》,一本名字唤作《苗裔医典》。
    现在,看,你们这些罪人的苗裔,竟起来替代你们先人,再增加上主对以色列的忿怒!
    高阳苗裔,屈原玄孙,心怀故国诗辞漫卷,身承先祖梦想灿烁,手执轩辕利剑,魂系昆仑宝镜,经千载流连,百世轮回,而至隋唐。
    你的子孙多如海沙,出于你身的苗裔多似沙粒;你的名字在我前决不会抹去,也决不会被删除。
    当那日子,那时候,我必使大卫公义的苗裔长起来。他必在地上施行公平和公义。
    其实,在当初,当那些傲慢的巨人被灭绝的时候,世界的希望逃入了一叶扁舟,经你手的驾驶,才得给后世留下了新生的苗裔。
    又经数劫,与太元玉女通气结精,生天皇西王母,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其其后庖羲,神农皆苗裔也。
    但是你,我的仆人以色列,我所拣选的雅各伯,我的好友亚巴郎的苗裔。
    耶和华说,日子将到,我要给大卫兴起一个公义的苗裔。他必掌王权,行事有智慧,在地上施行公平和公义。
    因为他们为自己和自己的儿子,娶了他们的女子,以致圣洁的苗裔,与当地的人民混合;
    有人推测,这些人属动物的苗裔,有些直到历史时期还在当地生存。
    以色列的苗裔,同一切外方人的子孙分开之后,便站起来,坦白承认自己的罪过,和祖先的罪恶。
    西瓦猿这一支在亚洲发荣滋长,苗裔散布于土耳其、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中国。
    这圣洁的苗裔,就是这国的馀干。

    汉字详情

    miáo [miao]
    部首: 301
    笔画: 8
    五笔: AL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TW
    四角: 446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田,从艸。田里生长的形状象草的东西。本义:禾苗,未吐穗的庄稼)

    (2) 同本义;泛指初生的植物

    苗,草生于田者。——《说文》

    无食我苗。——《诗·魏风·硕鼠》。传:“嘉谷也。”

    无苗。——《公羊传·庄公七年》。注:“苗者禾也。生曰苗,秀曰禾。”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孟子》

    南门之外有黄犊食苗道左者。——《韩非子·内储说上》

    八月苗未枯。——宋· 沈括《梦溪笔谈》

    无苗时采。

    有苗时采。

    (3) 又如:补苗;间苗;秧苗;麦苗;豆苗;壮苗(健壮的幼苗)

    (4) 指禾谷之实 。如:苗米(漕运上缴的官粮)

    (5) 初生的动物 。如:鱼苗;猪苗

    (6) 子孙后代

    大王刘氏苗族, 绍世而起。——《三国志·诸葛亮传》

    其先出自箕子苗。——《李翊碑》

    (7) 又如:苗末(后代子孙);苗胄(后代的子孙);苗胤(子孙相承续。亦指后代子孙);苗嗣(后嗣,后代);苗绪(后代子孙)

    (8) 事物的开端;事物的预兆

    言者志之苗,行者文之根。——白居易《读张籍古乐府》

    (9) 又如:苗脉(比喻事物的根源);苗头(端绪;预兆;因由)

    (10) 露头,岩层露出地表的部分 。如:矿苗;苗脉(指矿苗和矿脉)

    (11) 我国古代部族名 。也称“三苗”,“有苗”。如:苗民(指古代三苗部族之民;也指古三苗部族)

    (12) 我国少数民族名。相传为古代三苗部族之后 。如:苗子(指苗族。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南、广西、广东等地);苗族(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半数以上在贵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四川、湖南、广西、广东等地)

    (13) 火的灼热发光的气化部分 。如:火苗

    (14) 含有天花病毒的物质或制剂或减毒结核杆菌剂 。如:牛痘苗;卡介苗

    (15) 姓

    动词

    (1) 庄稼出苗

    苗而不秀者有矣夫。——《论语·子罕》

    (2) 夏天的狩猎

    之子于苗,选徒嚣嚣。——《诗·小雅·车攻》

    春蒐,夏苗,秋狝,冬狩。——《左传·隐公五年》

    (3) 又如:苗田(指夏季的狩猎);苗狩(夏猎与冬猎)

    英文翻译

    sprouts;Miao ethnic group

    方言集汇

    ◎ 粤语:miu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meu5 miau2 meu2 [客英字典] miau2 [海陆丰腔] miau2 meu2 [东莞腔] miau2 [沙头角腔] miau2 [客语拼音字汇] meu2 miau2 [陆丰腔] miau3 [梅县腔] miau2 [宝安腔] mi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四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武瀌宵B平聲開口三等宵Bmĭɛumieu/myeu
    [yi]
    部首: 623
    笔画: 13
    五笔: YEM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YVBCR
    四角: 0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衣袖。也指衣裳的前襟。本义:衣服的边缘)

    (2) 同本义 。也泛指边沿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楚辞》

    (3) 又如:裔邑(边地)

    (4) 边远的地方

    流四凶族…投诸四裔。——《左传》

    (5) 又如:裔民(流放边地的凶恶之民)

    (6) 边远地区的民族

    裔不谌夏,夷不乱华。——《左传》

    (7) 又如:裔不谋夏(夷狄不可侵乱华夏)

    (8) 后代

    功加于时,德垂后裔。——《书·微子之命》

    谓我诸戎,是四岳之裔胄也。——《左传·襄公十四年》

    裔,苗裔。——《广韵》

    访后裔。——《新唐书·李白传》

    (9) 又如:裔胄(后代的子孙);裔子(后代子孙);裔姓(同姓后代)

    英文翻译

    progeny, descendants, posterity

    方言集汇

    ◎ 粤语:jeoi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i3 [宝安腔] ji3 [海陆丰腔] ri3 [客英字典] ji3 [梅县腔] j5 [客语拼音字汇] yi4
    ◎ 潮州话: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三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餘制祭A開去聲開口三等祭Ajed/jeyjĭɛ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