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甸

fāng diàn [ fang dian]
注音 ㄈㄤ ㄉ一ㄢˋ

词语释义

芳草丰茂的原野。

词语解释

  1. 芳草丰茂的原野。

    南朝 齐 谢朓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唐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诗之二:“江流宛转遶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清 方文 《汾湖赠祖仲美》诗:“孤村僻远无兵戈,夏木秋苗满芳甸。”

引证解释

⒈ 芳草丰茂的原野。

南朝齐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之二:“江流宛转遶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清方文《汾湖赠祖仲美》诗:“孤村僻远无兵戈,夏木秋苗满芳甸。”

芳甸的国语词典

长满芳草的郊野。

芳甸的网络释义

芳甸

  • 芳甸是一个汉语词语,
  • 拼音是fāng diàn,
  • 意思为芳草丰茂的原野。
  • 汉字详情

    fāng [fang]
    部首: 301
    笔画: 7
    五笔: AY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TYHS
    四角: 44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方声。本义:花草)

    (2) 同本义

    野芳发而幽香。——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3) 又如:芳芷(香草名);芳苓(芳荃。香草名);芳草(香草)

    (4) 香气

    芳,草香也。——《说文》

    芳菲菲其弥章。——《楚辞·离骚》。注:“香貌。”

    兰芝以芳未尝见霜。——《淮南子·说林》

    芳与泽其杂糅兮。——《楚辞·离骚》

    兰有莠兮菊有芳。——汉武帝《秋风辞》

    (5) 指春天 。如:芳林(春日的树林);芳春(春天);芳信(春暖花开的讯息);芳草(春草,比喻忠贞贤德的人);芳岁(春天)

    (6) 指女子 。如:芳卿(对女子的爱称);芳尘(指女子的步履);芳魄(美人的魂魄)

    (7) 比喻美名或美德

    昭示来世,垂芳后昆。——汉· 蔡邕《刘镇南碑》

    (8) 又如:芳尘(比喻美好的名声或风气);芳风(美好的风尚和教化;亦指美誉)流芳百世

    (9) 喻有贤德的人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楚辞·屈原·涉江》

    (10) 又如:芳躅(前贤的遗迹);芳规(前贤的遗规);芳魂(志行高尚者的灵魂);芳迹(前贤的行迹)

    (11) 通“房”。子房

    穗钜而芳夺。——《吕氏春秋》

    (12) 通“旁”( páng)。侧,边

    陕之芳七施,七七四十九尺,而至於泉。——《管子·地员》

    形容词

    (1) 香,气味美好

    芳草发狂。——《素问·腹中论》

    和致芳些。——《楚辞·大招》

    鼓芳风以扇游尘。——《谷梁传序》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芳草萋萋鹦鹉洲。——唐· 崔颢《黄鹤楼》

    (2) 又如:芳兰竟体(通体芳香。比喻举止闲雅,超凡脱俗);芳芽(香茗);芳旨(香美之味);芳苾(芬芳);芳茗(香茶)

    (3) 美好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曾经学舞度芳年。——卢照邻《长安古意》

    (4) 又如:流芳百世;芳序(良辰,美好的时光);芳誉(好名声);芳风(雅正的音乐;美好的文章)

    (5) 对人的敬称,美称

    原来今日也是姐姐的芳诞。——《红楼梦》

    (6) 又如:芳范(对女性容貌的美称);芳魂(敬称别人的灵魂);芳札(敬称他人的书信。也称芳讯,芳翰);芳信(敬称他人的书信)

    英文翻译

    fragrant; virtuous; beautiful

    方言集汇

    ◎ 粤语:fong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fong1 [宝安腔] fong1 [海陆丰腔] fong1 [陆丰腔] fong1 [客英字典] fong1 [梅县腔] fong1 [客语拼音字汇] fong1 [东莞腔] fo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敷方陽合平聲合口三等pʰĭwaŋphyang/phvang
    diàn,tián,shèng [dian,tian,sheng]
    部首: 521
    笔画: 7
    五笔: QLD
    吉凶:
    仓颉: PW
    四角: 27620

    详细解释

    diàn

    名词

    (1) (会意。从田,包省声,田亦声。本义:王田)

    (2) 古时都城的郭外称郊,郊外称甸

    甸,天子五百里地。——《说文》。段注:“甸,王田也。”

    五百里甸服。——《书·禹贡》。注:“为天子服治田也。”

    千里之内曰甸。——《礼制·王制》

    甸服。——《周礼·夏官·职方式》。注:“甸,田也。治田入谷也。”

    (3) 又如:甸地;甸邑;甸服(古制称离王城五百里的区域;泛指京城附近的地方);甸畿(古代九畿之一。京畿方千里称国畿。其外方五百里,称侯畿;又其外方五百里称畿)

    (4) 田野

    潮平见楚甸,天际望 维扬。—— 唐· 刘希夷《江南曲》

    (5) 田野出产物

    (6) 又如:甸粟(京畿王田生产的谷物);甸役(田猎的力役);甸祝(古官名。周礼春官之属,掌管四时田猎祭祀之事)

    (7) 古代管理柴薪的官

    诸侯宾至,甸设庭燎。——《左传》

    (8) 甸师,古代管理田事的官

    甸粟而纳之三宫。——《谷梁传·桓公十四年》。注:“甸,甸师,掌田之官也。”

    (9) 又如:甸人(古官名。掌管藉田及供野物等事务);甸师(即甸人);甸官(甸畿官署)

    (10) 用以放牧动物的土地或适用于这一用途的土地 。如:四丘为甸

    动词

    (1) 治理

    维禹甸之。——《诗·小雅·信南山》

    (2) 又如:甸邑(治理县邑)

    (3) 挺

    tián

    暂无详细释义

    shèng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suburbs of capital; govern; crops

    方言集汇

    ◎ 粤语:din1 din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ien6 [客英字典] tien5 [台湾四县腔] tien5 [梅县腔] tien5 [陆丰腔] tian5 [宝安腔] ten3 [客语拼音字汇] tian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二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堂練先開去聲開口四等denh/denndʰ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