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柳人家

huā liǔ rén jiā [ hua liu ren jia]
注音 ㄏㄨㄚ ㄌ一ㄡˇ ㄖㄣˊ ㄐ一ㄚ

词语释义

指娼家。

词语解释

  1. 指娼家。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 王惠 与 李彪 见他出去外边歇宿,只説是在花柳人家,也不查他根脚。”

引证解释

⒈ 指娼家。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王惠与李彪见他出去外边歇宿,只説是在花柳人家,也不查他根脚。”

花柳人家的网络释义

花柳人家

  • 出处
  •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 王惠 与 李彪 见他出去外边歇宿,只说是在花柳人家,也不查他根脚。”
  • 汉字详情

    huā [hua]
    部首: 301
    笔画: 7
    五笔: AWXB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TOP
    四角: 442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同本义

    (2) 草木花的总称

    百卉含蘤。——《汉书·张衡传》。注:“蘤,古花字也。经传皆以华为之。”

    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杜甫《北征》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白居易《买花》

    (3) 如:花洞(茂密的花丛。或指花丛深处);花石纲(运送花石的船队);花朝日(传说农历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称为花朝);花魂(花的精神、魂魄);花相(芍药的别名。古时品花,群芳中,牡丹品为第一,芍药为第二,故世称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花酒(用花酿成的酒);花气(花朵的香气);花经(品论花卉的书);花历(记载群花开落时期的历法);花口(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

    (4) 泛指能开花供观赏的草本与木本植物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秦观《好事近》

    (5) 又如:花丁(种花的园丁);花池(庭园中种植花草的地方。一般有矮栏围绕);花草(泛指可供观赏的花和草)

    (6) 特指某一名花

    洛人凡花不曰花,独牡丹曰花。——《尘史》

    (7) 又如:花王(花中之王。指牡丹);花水(农历二、三月间桃花开放时盛涨的河水。即桃花水);花相(古称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

    (8) 形状像花朵的东西

    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有约》

    (9) 又如:花下子(结婚第一夜怀孕而生的孩子);花湖(一种纸牌);花门儿(贴在门上的画);花生彩笔(笔下生花,喻才华横溢)

    (10) 喻指美女

    娇花巧笑久寂寥。——唐· 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

    (11) 又如:花林粉阵(比喻群集的美女);花枝(比喻美女);花月缘(佳人才子的情缘);花魁娘子(美称妓女)

    (12) 喻出卖色相的女子

    花娘十二能歌舞。——宋· 梅尧臣《花娘歌》

    (13) 又如:花捐(旧时对娼妓所征的税。也叫妓捐、乐户捐);花娘(歌妓。后也指娼妓);花奶奶(旧时对从良妓女的称呼);花曲(指妓院所在处)

    (14) 比喻美丽(指人) 。如:花貌(如花之貌。极言其美);花面(美丽如花的脸庞);花嫣柳媚(比喻女子姿容美丽);花容(如花的容貌)

    (15) 指女子 。如:花钗(妇人的头饰。同花钿);花黄(古时女子的面饰。用金黄色纸剪成花鸟星月等形贴在额上,或于额上涂点黄色,如今之抹腮红);花多实少(女儿多,儿子少)

    (16) 烟火的一种。以黑色火药加别种化学物质制成,在夜间燃放,能喷出多种 形状和颜色的火花,供人观赏 。如:放花;礼花;花炮;花爆(花炮)

    (17) 古时妇女贴画在面颊上的装饰 。如:花黄(古时妇女的面饰);花靥(妇女颊上用彩色涂点的妆饰)

    (18) 水花。指漩儿 。如:花乳(煎茶时水面浮起的泡沫。俗名“水花”)

    (19) 棉花的简称 。如:花田(江浙一带称棉为花,棉田为花田);花桃(即棉桃);花纱(棉花和棉纱合称“花纱”)

    (20) 天花 。如:出花儿

    (21) 某些动物的幼仔 。如:猪花,鱼花

    (22) 作战时受的外伤 。如:挂花

    (23) 姓

    动词

    (1) 开花

    朱雀桥边野草花。——刘禹锡《乌衣巷》

    未花时采。——宋· 沈括《梦溪笔谈》

    花过而采。

    平地三月花。

    深山中则四月花。

    不花而结实。——裴渊《广州记》

    (2) 在支付或支出上用掉钱

    我不入社花几个钱。——《红楼梦》

    (3) 又如:花钱;花用(耗费);花朴朴(隆重铺张;消费大量财物)

    (4) 利用一段时间间隔,度过 。如:他每天花三小时学习

    形容词

    (1) 杂色的,有花纹的 。如:花衫(有花纹的衣衫);花面(刺有花纹的脸面);花瓷(绘饰花纹图案的瓷器,称花瓷);花马(斑驳杂色的马);花猪(一种毛色驳杂的猪);花不楞登(形容颜色错杂。含厌恶意)

    (2) 模糊不清

    眼花落井水底眠。——杜甫《饮中八仙歌》

    (3) 又如:花镜;花腊搽(犹言昏花模糊)

    (4) 虚伪,可以迷惑人 。如:花马吊嘴(花言巧语。同花马掉嘴);花甜蜜嘴(甜言蜜语);花胡哨(花言巧语;虚情假意的敷衍);花活(方言。指花招。欺骗人的狡猾手法)

    (5) 像花一样的。形容美丽 。如:花巧(灵巧好看);花花(好看;漂亮);花花柳柳(形容艳丽轻盈的样子);花面(如花的脸。形容女子貌美)

    (6) 风流浪荡 。如:花脚猫(比喻闲游浪荡、爱串门子的女人);花腿闲汉(指市井无赖。旧时彼辈每于腿上刺花,故称)

    (7) 华美 。如:花衣(华美的衣服)

    (8) 形容色彩缤纷,繁华 。如:花团锦簇(形容繁华艳丽);花攒锦簇(形容景象鲜艳、色彩缤纷。同花团锦簇);花天锦地(形容都市繁华);花哄(浮华热闹)

    英文翻译

    flower; blossoms

    方言集汇

    ◎ 粤语:faa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fa1 [陆丰腔] fa1 [台湾四县腔] fa1 [梅县腔] fa1 [海陆丰腔] fa1 [客英字典] fa1 [东莞腔] fa1 [宝安腔] fa1 [客语拼音字汇] fa1
    ◎ 潮州话:何锅1 何娃1 , huê1(hue) hua1(hua)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呼瓜麻二合平聲合口二等xwahrua/xoa
    部首: 420
    笔画: 9
    五笔: SQTB

    英文翻译

    willow tree; pleasure
    rén [ren]
    部首: 220
    笔画: 2
    五笔: WWW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
    四角: 80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 同本义

    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说文》

    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礼记·礼运》

    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列子·黄帝》

    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清· 洪亮吉《治平篇》

    (3) 又如:人王(人中之王);人满(人多);人寰(人世);人欲(人的嗜欲);人人言(人的评论);人色(人的正常面色);人头号令(用人头示众以示儆戒);人淘里(人群里)

    (4) 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智伯说,又令人请地于 魏。——《韩诽 子·十过》

    (5) 又如:人兵(兵马);猎人;主持人;盲人;工人;介绍人;行人;证人;法人;报人;强人;恩人

    (6) 人材;杰出人物 。如:人材(有才学、品貌好的人);人英(俊杰,英杰);人龙(比喻人中俊杰)

    (7) 指人手,干事的人 。如:人役(仆役;奴婢;差役,差人);人奴(家奴;奴仆);人匠(工匠;匠人)

    (8) 别人,他人

    与人罕言语。——明· 魏禧《大铁椎传》

    (9) 又如:人去不中留(本人坚决要离去,他人要留是留不住的);人皆下之(人家都瞧不起他);人物(别人的东西);人我(他人与我);人言(别人的评议)

    (10) 民,百姓

    吴广素爱人。——《史记·陈涉世家》

    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清· 林觉民《与妻书》

    (11) 又如:人帐(常人);人佚(民佚);人黎(平民,百姓);人听(即民听,指老百姓的视听);人上(众人之上);人宗(众人的楷模);人等(众人,许多人)

    (12) 智人 。如:北京人;蓝田人;弗洛里斯巴德人

    (13) 指成年人

    以一人生三计之。——清· 洪亮吉《治平篇》

    (14) 又如:人种(能传种接代的男人)

    (15) 人事,泛指人生所接触到的一切社会现象 。如:人遐世远(人情世事久远);人非物换(人和东西都不同于过去的了);人心浇薄(人情淡漠);人功(人事,指人情事故);人故(人事,人之所为);人术(谓处置人事的谋略);人瑞(人事方面的吉祥征兆);人籍(载有人事内容的典籍);人验(指可资验证的人事)

    (16) 尘世;人世 。如:人家(人间);人我相(佛教指没有真正解脱时的状况);人曹官(人间的官员);人道(佛教六道之一。犹人界);人代(人世);人宇(人间);人封(人间;尘世);人境(尘世)

    (17) 人的身体 。如:我今天人不舒服;他人在心不在

    (18) 指人情事理 。如:人功道理(人情事理);人意儿(人情)

    (19) 男女性交 。如:人道惧绝(丧失了性交能力);人道(指男女交合);人事(男女间情欲之事)

    (20) 伴侣

    上与神明为友,下与造化为人。——《淮南子》

    (21) 果仁。后作“仁”

    核者,人也。古曰核,今曰人。——《尔雅·释木》郝懿行义疏

    (22) 通“仁”。仁爱

    谓之好人。——《管子·侈靡》

    术礼义而情爱人。——《荀子·修身》

    故君子责人则以人,责己则以义。——《吕氏春秋·举难》

    代词

    (1) 每人 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个

    人皆贺之。——《淮南子·人间训》

    (2) 又如:人人(每个人;所有的人);人不可貌相

    形容词

    人为,人造成的 。如:人厄(人为的困苦、灾难);人火(因人为过失造成的火灾);人均(人为的乐声);人患,人妖(人为的灾祸)

    英文翻译

    man; people; mankind; someone else

    方言集汇

    ◎ 粤语:jan4
    ◎ 客家话:[梅县腔] ngin2 [沙头角腔] gnin2 [客英字典] ngin2 [海陆丰腔] ngin2 [客语拼音字汇] ngin1 ngin2 [东莞腔] ngin2 [宝安腔] ngin2 [台湾四县腔] ngin2 [陆丰腔] gnin3
    ◎ 潮州话:nang5 (nâng) ring5 (jîng)[揭阳]rê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如鄰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njin/rin
    jiā,jie,gū [jia,jie,gu]
    部首: 322
    笔画: 10
    五笔: PEU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JMSO
    四角: 30232

    详细解释

    jiā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宀”( mián),表示与室家有关,下面是“豕”,即猪。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人家的标志。本义:屋内,住所)

    (2) 同本义

    家,居也。从宀,豭省声。——《说文》

    家人内也。——《易·杂卦传》

    上地家七人。——《周礼·小司徒》。注:“有夫有妇,然后为家。”

    夙夜浚明有家。——《书·皋谟》

    开国承家。——《易·师》

    室为夫妇所居,家谓一门之内。——《诗·周南·桃夭》注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陶潜《桃花源记》

    (3) 引申表示住宅、房屋

    平原君家楼临民家。——《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4) 又如:家堂(正屋中间的堂屋);家所(家居处所);家堂菩萨(家中供奉的佛祖神灵);家第(家宅;私邸);家间(家里;家中)。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如:连长开会去了不在家;所长在家主持工作

    (5) 家庭,人家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

    治天下之国若治一家。——《墨子·尚同下》

    家半三军。——《国语·晋语》

    视吾家所寡有者。——《战国策·齐策四》

    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家绘像祀之。——《明史》

    (6) 又如:养家;持家;安家;家第(对对方家庭的敬称);家数(家族;武艺招数、招式);家庙(供奉祭祀祖先的祠堂);家缘(家业,家产);家私(家产);家赀(家私财产);家计(家业,家产)

    (7) 指夫或妻

    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左传·桓公十八年》

    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楚辞·离骚》

    (8) 又如:家婆(家主婆;当家婆);家公(丈夫);家花(喻自己的妻子);家婆(妻子;主妇)

    (9) 家家;每家 。如:家户(每家每户,家家户户);家至户到(到每家每户;遍及每家每户)

    (10) 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即卿大夫或卿大夫的采地食邑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论语·季氏》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孟子·梁惠王上》

    (11) 又如:家甲(古时卿大夫的私人武装);家主(春秋时对卿大夫的称谓);家老(上古大夫家臣中的长者);家臣(春秋时各国卿大夫的臣属);家邦(本指家和国,亦泛指国家);家国(家与国,亦指国家)

    (12) 娘家

    卿但暂还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谢家来贵门。

    今日还家去。

    且暂还家去。

    (13) 学术或艺术流派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贾谊《过秦论》

    (14) 又如:家数(流派风格;家法传统。多用于诗、文、技艺等);家言邪学(自成一家的偏见。儒家指儒家以外的学说)

    (15)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分的人

    农家少闲月。——白居易《观刈麦》

    (16) 又如:农家;厂家;渔家;行家;东家;庄家

    (1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工作、担任某种职务的人

    地学之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18) 又如:政治家;艺术家;专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作家

    (19) 民族 。如:苗家;侗家;傣家

    (20) 指某一集团或某一方面 。 如: 三家条约

    (21) 家财,财产

    皆没其家而迁之蜀。——《史记·吕不韦列传》

    (22) 又如:分家;发家;家破人亡;抄家

    (23) 朝廷

    争先入公家。——《吕氏春秋·贵卒》。注:“公之朝也。”

    (24) 又如:汉家(即汉朝);随家(即隋朝);家历(皇朝的历数)

    (25) 都城

    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九为节。——《周礼》。郑玄注:“国家,国之所居,谓城方也。”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 芜城作帝家。—— 唐· 李商隐《隋宫》

    (26) 帝王或太子

    三家,三皇也。——《后汉书·马融传》注

    (27) 又如:家吏(皇后或太子的官属)

    (28) 某人 。如:家伙;家头(一个人叫一家头)

    (29) 古代医书上指患某种病的人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伤寒论》

    (30) “傢”的古字 。如:家生;家伙点(锣鼓家什的节奏);家器(家庭日常用具)

    形容词

    (1) 人工饲养或驯养在家中的。与“野”相对 。如:家羽(家养的鸟);家兔;家禽;家兽(人类为了经济或其它目的而驯养的兽类,如猪、牛、羊、马、骆驼、家兔、猫、狗等)

    (2) 私家的,个人的 ,与“公”相对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礼记·礼运》

    家祭勿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 我的 ——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 。如:家父家母(对人称自己父母的谦词);家岳(对人称自己的丈人);家尊(称自己的父亲,家父);家堂(对母亲的称呼)

    (4) 内部的;家中的 。与“外”相对。如:家生哨(亦作“家中哨”、“家生肖”。詈词。犹言家盗内贼);家贼(家庭内部的败类。亦指汉奸)

    量词

    用来计算家庭或企业的多少。如:三家商店;两家人家

    动词

    (1) 娶妻;成家

    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 虞之二姚。——《楚辞·离骚》

    (2) 又如:家道(成家之道)

    (3) 安家;定居

    家,居其地曰家。——《正志通》

    既去职,遂家于汝州。—— 唐· 韩愈《崔评事墓志铭》

    (4) 养家,持家 。如:家克计(持家之道);家法(治家的礼法)

    (5) 通“稼”。稼穑。种谷曰稼,收获曰穑

    弊也者家也。——《管子·侈靡》

    陶家事亲。——《大戴礼·五帝德篇》

    (6) 另见 jie

    jie

    助词

    (1) 用在修饰语后,相当于“地”、“的”。如:成年家;整天家

    (2) 另见 jiā

    名词

    (古汉语)

    (1) 古通“姑” 。如:阿家(称婆婆);阿家阿翁

    (2) 另见 jiā

    英文翻译

    house, home, residence; family

    方言集汇

    ◎ 粤语:gaa1 gu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a1 [陆丰腔] ga1 [梅县腔] ga1 [宝安腔] ga1 [客语拼音字汇] ga1 [台湾四县腔] ga1 gu1 [客英字典] ga1 [东莞腔] ga1 [海陆丰腔] ga1 gu1
    ◎ 潮州话:gê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牙麻二開平聲開口二等kra/kea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