芘荫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芘,通“ 庇 ”。遮蔽。
明 李东阳 《学士柏》诗:“芘荫长留六月阴,盘迴直与孤云上。”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官树》:“自 孝宽 临州,乃勒部内,当堠处植槐树代之,既免修復,行旅又得芘荫。”
芘,通“ 庇 ”。庇护;包庇。
清 黄钧宰 《金壶遯墨·奇女子》:“前途关卡多,仰藉大力芘荫。” 黄侃 《哀贫民》:“由今观之,殆实以芘荫富民而讳其所号也。”
引证解释
⒈ 芘,通“庇”。遮蔽。
引明李东阳《学士柏》诗:“芘荫长留六月阴,盘迴直与孤云上。”
清顾炎武《日知录·官树》:“自孝宽临州,乃勒部内,当堠处植槐树代之,既免修復,行旅又得芘荫。”
⒉ 芘,通“庇”。庇护;包庇。
引清黄钧宰《金壶遯墨·奇女子》:“前途关卡多,仰藉大力芘荫。”
黄侃《哀贫民》:“由今观之,殆实以芘荫富民而讳其所号也。”
芘荫的网络释义
芘荫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bì
动词
(1) 同“庇”。庇护
隐将芘其所藾。——《庄子·人间世》
(2) 又如:芘依(依靠;庇护);芘荫(遮蔽;也指庇护;包庇);芘赖(荫庇;依赖)
(3) 另见
pí
名词
(1) 从高于360°C的煤焦油馏分中得到的一种四环烃化物C 16 H 6 ,无色,单斜晶体,熔点148°C,溶于乙醚,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水
(2) 另见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详细解释yīn名词 (1) (形声。从艸,阴声。本义:树阴) (2) 同本义 荫,草阴也。——《说文》 荫,草阴地也。——《广韵》 赵盂视荫。——《左传·昭公元年》。注:“荫日景也。” 玉足以庇荫嘉谷。——《国语·楚语下》 荫不祥之木。——《淮南子·说林》。注:“荫,木景也。” 武王荫暍人于樾下。——《淮南子·人间》 树成荫而众鸟息焉。——《荀子》 (3) 又如:树成荫而众鸟息;垂荫万亩;荫樊(树荫浓密) (4) 日影 。如:荫影(树木等在阳光照射下所投下的阴影) (5) 指地窖或暗室 则一荫之曲豉,尽美而多量。——《潜夫论·德化》 (6) 又如:荫室(谓阳光照射不到的屋舍,如窑洞、地窖之类) 动词 (1) 字亦作廕。遮蔽 若君实庇廕膏泽之。——《国语·晋语》 本根无所庇荫矣。——《左传·文公七年》 榆柳荫后。——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有松可荫。——明· 顾炎武《复庵记》 (2) 又如:荫干(阴干);荫屋(遮蔽不通风的地窖)。借指庇护 夫为人君者,荫德于人者也。——《管子》 (3) 又如:荫附(谓自附于豪强之家以求荫庇) yìn名词 (1) 庇荫 。封建时代,因祖先有勋劳或官职而循例受封、得官 武王荫暍人于樾下。——《淮南子·人间》 少以父荫。——《隋书·柳述传》 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西游记》 (2) 又如:荫恤(因前代功德而得到官职或抚恤);荫籍(依赖先辈有功而得到恩赐的官职);荫生(因先世荫庇而入国子监读书的称为荫生) 英文翻译shade, shelter; protect
方言集汇◎ 粤语:jam3
宋本广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