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頭

yù tóu [ yu tou]
繁体 芋头

词语释义

芋头 yùtou

(1) 芋的根状茎,在热带地区作为一种主食品

eddo;taro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即芋母。指芋艿块茎之大者。与“芋子”相对。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二·芋》﹝集解﹞引 寇宗奭 曰:“当心出苗者为芋头,四边附之而生者为芋子,八九月已后掘食之。”参见“ 芋艿 ”。

芋頭的国语词典

一种蔬类。为地下块茎,含丰富淀粉质,可供食用。参见「芋」条。

芋頭的网络释义

芋头 (一种食用植物)

  • 芋头又称芋、芋艿,天南星科植物的地下球茎,形状、肉质因品种而异,通常食用的为小芋头。多年生块茎植物,常作一年生作物栽培。叶片盾形,叶柄长而肥大,绿色或紫红色;植株基部形成短缩茎,逐渐累积养分肥大成肉质球茎,称为“芋头”或“母芋”,球形、卵形、椭圆形或块状等。母芋每节都有一个脑芽,但以中下部节位的腋芽活动力最强,发生第一次分蘖,形成小的球茎称为“子芋”,再从子芋发生“孙芋”,在适宜条件下,可形成曾孙或玄孙芋等。
  • 芋头 (方言口语)

  • 芋头是山东鲁南一带方言,解释:芋头指人不透气,不明白事理。
  • 芋頭的翻译

    英语: taro
    德语: Taro,Wasserbrotwurzel,Süßkartoffel(S,Bio)
    法语: taro,patatedouce

    汉字详情

    [yu]
    部首: 301
    笔画: 6
    五笔: AGF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TMD
    四角: 444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于声。本义:植物名。俗称“芋艿”)

    (2) 同本义

    芋,大叶实根,骇人,故谓之芋也。——《说文》

    士卒食芋菽。——《史记·项羽本纪》

    其实葵菹芋。——《仪礼·士丧礼》

    (3) 又如:芋火(煨芋的炭火);芋渠(大芋头。同“芋魁”);芋荷(芋艿。因其叶似荷,故名。南方称芋头的叶及柄为芋荷);芋火(煨芋之火);芋郎君(抟芋酥作人形的食品);芋魁(芋的块茎。泛指薯类植物的块茎);芋魁豆饭(喻食物粗劣)

    (4) 泛指薯类植物 。如:山芋;洋芋

    英文翻译

    taro

    方言集汇

    ◎ 粤语:w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wu6 ri6 [客英字典] vu3 [台湾四县腔] wu5 ji5 [陆丰腔] wu6 [东莞腔] wu3 [宝安腔] wu3 [客语拼音字汇] vu4 [梅县腔] j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羽俱平聲合口三等ĭuyo/hiu
    tóu [tou]
    部首: 908
    笔画: 16
    五笔: GKUM
    仓颉: MTMBC
    四角: 11186

    英文翻译

    head; top; chief, first; boss

    方言集汇

    ◎ 粤语:tau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eu2 [东莞腔] teu2 [沙头角腔] teu2 [台湾四县腔] teu2 [陆丰腔] teu3 [梅县腔] teu2 [客英字典] teu2 [客语拼音字汇] teu2 [宝安腔] tiu2
    ◎ 潮州话:ta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九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度侯平聲開口一等du/d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