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

ài jiǔ [ ai jiu]
注音 ㄞˋ ㄐ一ㄡˇ

词语释义

1.中医针灸疗法之一。用艾炷熏炙穴位以治病。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中医针灸疗法之一。用艾炷薰炙穴位以治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艾》﹝附方﹞:“诸虫蛇伤,艾灸数壮甚良。” 清 吴伟业 《贺新郎·病中有感》词:“艾灸眉头瓜喷鼻,今日须难决絶。”

引证解释

⒈ 中医针灸疗法之一。用艾炷薰炙穴位以治病。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艾》﹝附方﹞:“诸虫蛇伤,艾灸数壮甚良。”
清吴伟业《贺新郎·病中有感》词:“艾灸眉头瓜喷鼻,今日须难决絶。”

艾灸的网络释义

艾灸

  •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 灸法的运用当起源于人类掌握用火之后,时间亦在石器时代。
  • 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
  • 针灸治病在国内外有着深远的影响,但现代人说灸,多数时候仅指针疗,已经很少包含艾灸的内容了。
  • 艾灸的翻译

    英语: moxibustion
    法语: Em du suriname
    德语: avery

    艾灸造句

    按摩百虫窝穴,可防传染病惊蛰穴位养生可以选择按摩或艾灸百虫窝穴,它是经外奇穴,能治疗各种虫邪所致疾病。
    艾灸时需先将姜片用针打上特别小的孔,再将艾条燃烧,分别把姜片放在足三里穴、关元、上脘穴上,每天艾灸十分钟,坚持一周就会有明显效果。
    在家中经常艾灸肺俞、脾俞、肾俞、定喘等穴位,能起到宣肺定喘、补肾纳气的作用。
    除了保健品外,市场上的“养生热”还体现在近几年出现的众多家用医疗保健用品上,比如血压计、血糖仪、电动按摩器、家用拔罐、针灸、艾灸用品等等。
    刘医生说,艾灸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
    结论艾灸大椎穴治疗输液发热反应,缩短了输液发热反应过程,效果良好。
    目的:探索艾灸大椎穴对小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
    近来有关研究表明,艾灸中脘、脾俞、肝俞、足三里等相关穴位,可以防治肝气不足、肝肾阴虚、肾阳虚,充实肾精肾气,从而达到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
    本期妙手点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副主任林国华教授推荐悬钟穴,经常艾灸此穴,对中风后的肢体功能康复有帮助。
    冬季肠胃炎患者,可用艾灸上脘穴、中脘穴、天枢穴、足三里穴和内关穴。
    林国华教授推荐,夏季艾灸穴位是与脾肺肾三脏相关的背部穴位,如脾俞、胃俞、小肠俞、大椎、身柱、肺俞、肾俞、命门、次髎等等。
    目的观察针刺与艾灸对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影响。
    对于肩周炎的治疗,艾灸可以选取肩膀周围的穴位,比如肩髃、肩髎、肩贞、肩前、肩内陵等。
    太冲、太白,培补土行的本源之气;募穴章门、中脘,按摩或艾灸均可。
    目的揭示艾灸预处理的预防性脑保护作用机制,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开辟新途径。
    内关穴为心包经络穴及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善治心胸疾病,艾灸该穴可调理心气、活血通络。
    钟伟泉建议,市民可自行艾灸大椎、肺俞、肝俞、膈俞、肾俞、太溪、涌泉等穴位以保养肾气、调达肝气,起到调节人体阴阳平衡,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除了拔罐,艾灸有开郁、祛湿、补阳气的作用,所以同样可以使用艾灸祛湿,专家推荐了几个穴位,分别是关元穴、命门穴、中脘穴、足三里穴、解溪穴。
    目的:探讨艾灸神阙穴结合耳穴贴压治疗术后尿潴留的效果。
    到了立夏,天气炎热,雨水增多,加上空调的使用,人很容易寒气,而艾灸是点燃灸草,本身就带有热量,可以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痹的作用。

    汉字详情

    ài,yì [ai,yi]
    部首: 301
    笔画: 5
    五笔: AQU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TK
    四角: 44400

    详细解释

    ài

    名词

    (1) (形声。本义:草名)

    (2) 即艾蒿 。一种菊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Artemisia argyi ),叶制成艾绒,供针灸用

    艾,冰台也。——《说文》

    削冰令圆举以向日,干艾于后,承其景则得火,故曰冰台。——《博物志》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诗·王风·采葛》

    求三年之艾也。——《孟子》。

    (3) 又如:艾人(用艾草结成的草人。旧俗在端午节以艾人悬挂于门上,可以避邪除毒)

    (4) 老年,对老年人的敬称

    有幼、壮、艾之期。——刘禹锡《送鸿举师游江南引》

    五十曰艾,服官政。——《礼记》。郑玄注:“艾,老也。”

    搜索稚与艾,惟存跛无目。——梅尧臣《田家语》。

    (5) 又如:艾老(五十岁以上的老人)

    (6) 漂亮的人

    国君好艾(此指男色),大夫殆。——《国语·晋语》

    积得些金帛,娶了些娇艾。——《桃花扇》。

    (7) 又如:艾色(美丽;漂亮。多指女色)

    (8) 小人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屈原《离骚》

    (9) 姓

    形容词

    (1) 老

    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左传·定公十四年》。

    (2) 又如:艾孀(老寡妇);艾孀(老公猪)

    (3) 艾草的颜色。即苍白色或绿色

    赐驳犀具剑、佩刀、紫艾绶、玉玦各一。——《后汉书·冯鲂传》。

    (4) 又如:艾绶(绿色的印绶);艾孀(年老的寡妇)

    动词

    (1) 终止,断绝

    夜如何其?夜未艾。——《诗·小雅·庭燎》

    一旦运穷福艾。——明· 刘基《苦斋记》。

    (2) 又如:艾命(舍弃生命);艾艾(说话结结巴巴。形容口吃的样子);方兴未艾(正在发展,一时不会停止)

    (3) 另见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artemisia, mugwort; translit.

    方言集汇

    ◎ 粤语:ngaai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ie5 ngai5 ngioi5 [客英字典] ngioi1 ngai5 nge5 ngie5 [台湾四县腔] ngie5 ngai5 ngioi5 [梅县腔] gne.5 ngiai5 [陆丰腔] gne5 [东莞腔] ngioi5 [宝安腔] ngioi5 [客语拼音字汇] ngiai4 ngie4 ngioi4
    ◎ 潮州话:hiaⁿ7 nga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四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五蓋泰開去聲開口一等ngad/ngay
    jiǔ [jiu]
    部首: 414
    笔画: 7
    五笔: QYO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NOF
    四角: 27809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火,久声。本义:用艾火烧灼。中医的一种疗法)

    (2) 同本义

    灸,灼也。——《说文》

    所谓不病而灸,无忧而自默。——向秀《难养生论》

    (3) 又如:灸刺(艾灸和针刺);灸客(接受灸疗的病人);灸眉(用艾炷烧灼眉头以治狂疾);灸师(以灸术治病的医师)

    (4) 烧灼 。如:灸灼(烧灼);灸发(烧灼头发)

    (5) 拄,支撑

    灸诸墙,以眡其桡之均也。——《周礼》

    (6) 堵塞

    英文翻译

    cauterize with moxa; moxibus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gau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iu3 gui3 [客语拼音字汇] giu4 [宝安腔] giu5 [客英字典] giu5 [海陆丰腔] giu3 gui3 [东莞腔] giu5 [梅县腔] gi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四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舉有上聲開口三等kiux/kiovkĭəu

    艾灸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