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桓

bān huán [ban huan]
注音 ㄆㄢˊ ㄏㄨㄢˊ

词语释义

1.同"盘桓"。 2.徘徊,逗留。

词语解释

  1. 同“ 盘桓 ”。徘徊,逗留。

    《文选·傅毅<舞赋>》:“或有宛足鬱怒,般桓不发。” 李善 注:“言马按足缓步,鬱怒气,迟留不发也。”

引证解释

⒈ 同“盘桓”。徘徊,逗留。

《文选·傅毅<舞赋>》:“或有宛足鬱怒,般桓不发。”
李善注:“言马按足缓步,鬱怒气,迟留不发也。”

般桓的国语词典

徘徊、流连。

如:「般桓数日」。

般桓的网络释义

般桓

  • 般桓,汉语词语,出自《文选·傅毅<舞赋>》,释义为汉同“ 盘桓 ”。徘徊,逗留。
  • 般桓的翻译

    英语: variant of

    汉字详情

    bān [ban]
    部首: 622
    笔画: 10
    五笔: TEMC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HYHNE
    四角: 27447

    详细解释

    量词

    (1) 种,类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唐· 韩愈《晚春》

    (2) 又如:这般东西;百般劝解;般般(种种;样样;件件)

    动词

    (1) 通“搬”。搬运

    般,运也。——《玉篇》

    自行般运出卖以办岁计。——《资治通鉴》

    (2) 又如:般运(搬担。搬运);般剥(搬运,驳运)

    (3) 通“班”。布,颁布

    灵之来,神哉沛,先以雨,般裔裔。——《汉书·礼乐志》

    (4) 用同“搬” 。如:般弄(搬弄。捉弄;摆布);般演(搬演。用戏剧或其他文艺形式表现某件事实或故事)

    形容词

    (1) 通“斑”。斑纹

    马黑脊而般臂蝼。——《周礼·内饔》

    般般之兽。——《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般般,文采之貌也。”

    英文翻译

    sort, manner, kind, category

    方言集汇

    ◎ 粤语:bo1 bun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an1 [陆丰腔] ban1 [沙头角腔] ban1 [宝安腔] ban1 [台湾四县腔] ban1 [梅县腔] ban1 [客英字典] ban1 [东莞腔] ban1 [客语拼音字汇] ba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六桓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薄官平聲合口一等buanbʰuɑn
    huán [huan]
    部首: 420
    笔画: 10
    五笔: SGJ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DMAM
    四角: 4191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亘( xuān)声。本义:表柱。古代立在驿站、官署等建筑物旁作标志的木柱,后称华表)

    (2) 同本义,后也泛指寺、墓、桥梁等用作表识或其他用途的柱子

    桓,亭邮表也。——《说文》

    三家视桓楹。——《礼记·檀弓》。注:“四植谓之桓。”

    公执桓圭。——《周礼·大宗伯》。注:“双植谓之桓。桓宫室之象,所以安其上也。”

    (3) 又如:桓楹(古代天子,诸侯葬时下棺所植的大柱子);桓表(即华表)

    (4) 木名。即无患木 。叶似柳,皮黄白色

    (5) 水名。即今白龙江 。发源于甘肃省西倾山

    (6) 山名 。在今江苏省铜山县东北。如:桓山之泣(谓家人离散的悲痛);桓山鸟(喻离别的痛苦)

    形容词

    (1) 大

    玄王桓拨。——《诗·商颂·长发》。传:“大也。”

    (2) 又如:桓蒲(祭祀用的大蒲席);桓拨(谓大治)

    英文翻译

    variety of tree;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wun4
    ◎ 客家话:[东莞腔] hen2 [台湾四县腔] fan2 [梅县腔] fan2 [宝安腔] fan2 [客语拼音字汇] fan2 [海陆丰腔] fan2 [客英字典] fa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六桓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官平聲合口一等ɣuɑnghuan/h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