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斤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古代巧匠 鲁班 的斧头。语本 汉 扬雄 《法言·君子》:“ 般 之挥斤, 羿 之激矢;君子不言,言必有中也。”后以“般斤”喻大匠的技能。
宋 苏轼 《次韵张安道读杜诗》:“ 般 斤思 郢 质,鯤化陋儵 濠 。”
引证解释
⒈ 后以“般斤”喻大匠的技能。
引语本汉扬雄《法言·君子》:“般之挥斤, 羿之激矢;君子不言,言必有中也。”
宋苏轼《次韵张安道读杜诗》:“般斤思郢质,鯤化陋儵濠。”
般斤的网络释义
般斤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量词
(1) 种,类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唐· 韩愈《晚春》
(2) 又如:这般东西;百般劝解;般般(种种;样样;件件)
动词
(1) 通“搬”。搬运
般,运也。——《玉篇》
自行般运出卖以办岁计。——《资治通鉴》
(2) 又如:般运(搬担。搬运);般剥(搬运,驳运)
(3) 通“班”。布,颁布
灵之来,神哉沛,先以雨,般裔裔。——《汉书·礼乐志》
(4) 用同“搬” 。如:般弄(搬弄。捉弄;摆布);般演(搬演。用戏剧或其他文艺形式表现某件事实或故事)
形容词
(1) 通“斑”。斑纹
马黑脊而般臂蝼。——《周礼·内饔》
般般之兽。——《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般般,文采之貌也。”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an1 [陆丰腔] ban1 [沙头角腔] ban1 [宝安腔] ban1 [台湾四县腔] ban1 [梅县腔] ban1 [客英字典] ban1 [东莞腔] ban1 [客语拼音字汇] ba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槃 | 薄官 | 並 | 桓 | 平聲 | 寒 | 合口一等 | 桓 | 山 | buan | bʰuɑ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横刃,下为曲柄,象斧斤形。本义:斧子一类的工具)
(2) 同本义 。一般用以砍木,与斧相似,比斧小而刃横
今,斫木斧也。——《说文》。段注:“凡斫物者皆曰斧,斫木之斧,则谓之斤。”
于是乎丌釿锯制焉。以釿为之。——《庄子·在宥》
皆执利兵,无者执斤。——《左传·哀公二十五年》
不夭斤斧。——《庄子·逍遥游》
以斧斤考击而求之。——宋· 苏轼《石钟山记》
(3) 又如:斤斧(斧头);斤墨(斧头与墨斗);斤凿(斧头与凿子)
(4) 古代一种似锄但比锄小的农具
恶金以铸锄、夷、斤…——《国语》
动词
(1) 砍削,砍杀
不斤不斧。——皮日休《河桥赋》
横斤山木。——《南史·宋测传》
(2) 又如:斤削(砍削);斤迹(斧头削砍的痕迹);斤械(用斧砍削)。又指对文字的删削修饰。如:斤正(斤斧,斤削。请人修改诗文的敬辞)
(3) 过分计较 。如:斤斤较量(在琐碎的小事上过分计较)
量词
(1) 也作“觔”。中国和东南亚各国所用的各种重量单位中,均在600克左右;亦指中国在1929年规定的标准单位,等于1.1023磅或500克
十六两为一斤。——《汉书·律历志》
四十斤金椎。——《史记·魏公子列传》
千余斤。——唐· 白居易《卖炭翁》
四五十斤。——明· 魏禧《大铁椎传》
市肉二斤。——清· 张廷玉《明史》
(2) 又如:斤两(计算重量的单位);斤重(重量)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东莞腔] gin1 [海陆丰腔] gin1 [梅县腔] gin1 [沙头角腔] gin1 [客英字典] gin1 [陆丰腔] gin1 [客语拼音字汇] gin1 [宝安腔] gin1 [台湾四县腔] gi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斤 | 舉欣 | 見 | 欣 | 平聲 | 文 | 開口三等 | 欣 | 臻 | kion | kĭə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