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草

wǔ cǎo [ wu cao]
注音 ㄨˇ ㄘㄠˇ

词语释义

即虞美人草。

词语解释

  1. 即虞美人草。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草篇》:“舞草出 雅州 ,独茎三叶,叶如决明,一叶在茎端,两叶居茎之半,相对。人或近之歌及抵掌謳曲,必动,叶如舞也。” 明 杨慎 《艺林伐山·睡莲舞草》:“舞草,虞美人草也, 雅州 有之。”

引证解释

⒈ 即虞美人草。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草篇》:“舞草出雅州,独茎三叶,叶如决明,一叶在茎端,两叶居茎之半,相对。人或近之歌及抵掌謳曲,必动,叶如舞也。”
明杨慎《艺林伐山·睡莲舞草》:“舞草,虞美人草也, 雅州有之。”

舞草的网络释义

舞草

  • 舞草:舞草
  • 舞草:中药
  • 舞草造句

    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本次动感植物展汇集了世界各地的珍奇动感植物,有我国云南的跳舞草、巴西雨林里的含羞草和中南美洲的含羞树等。
    刘晓宇说,菊花因音乐而动,与含羞草、跳舞草、痒痒树,因外物触动或其他原因致动,其机理应该有差别。
    记者仔细观察着阳光下的跳舞草,并未发现传说中的翩翩起舞。
    舞草龙是南澳渔民极为喜爱的一种活动,舞龙者的豪气、观舞者的热烈,构成了一幅宏大的,生机勃勃、万众欢腾的画面。
    花神广场、樱花大道、百花田、大地花海等主景观区,既有金光耀眼的菊花,又新增了紫色浪漫的马鞭草、勿忘我,姿态优美的跳舞草,静如止水的含羞草等。
    郝晓哲介绍说,跳舞草对声音很敏感,两侧的小叶子会随着音乐连续不断地上下摆动,就像美丽的少女在挥臂起舞一样,跳舞草因此得名。
    怪异的事实舞草能在没有风的情况下快速摇动。
    突然,我看见有卖盆栽的,就央求妈妈买了两盆,一盆叫做荷兰菊,另外一盆是跳舞草。
    一个丰容靓饰的女子遥遥伫立,临风凭望,玉琉风转,由七叶棉、舞舞草、三叶车、芷珠花扎成的小草帽缓缓扬起,清泪突地滑落下来。
    三军已散佳人在,六国空亡烈女谁?死竟成神重桑梓,魂犹舞草湿胭脂。
    跳舞草是一种濒临绝迹的珍稀植物,又名情人草或多情草、风流草。
    花神广场、樱花大道、百花田、大地花海等主景观区,既有金光耀眼的菊花,又新增了紫色浪漫的马鞭草、勿忘我,姿态优美的跳舞草等。
    看到跳舞草时,蔓蔓发现自己的叫声能让跳草儿“跳舞”,高兴得拍手。
    还有诸如薰衣草、琉璃苣、跳舞草等这些花草,皆因相关电影和网络书籍的影响而扬名,成为时尚青年所极力追捧的情趣艺术品。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大家来到睡莲池边,数十种睡莲正静静绽放,池边摆放的数盆含羞草、跳舞草也在阳光下显得精神十足。
    舞草龙也是为了纪念稻神,同样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草龙是用稻草拧股成鞭子扎成,再在上面缠绕万岁藤。
    前言:目的对药用植物舞草的组织形态进行鉴别,为开发利用该药材提供参考依据。
    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园林园艺部种苗组和奇花异卉园工作人员在长期栽培跳舞草过程中发现了抗性强的优良株系。

    汉字详情

    [wu]
    部首: 337
    笔画: 14
    五笔: RLG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TNIQ
    四角: 8025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舛( chuǎn),两足相背。古舞字象人执牛尾而舞之形。本义:舞蹈)

    (2) 同本义

    舞,动其容也。——《礼记·乐记》

    乐容曰舞——蔡邕《月令章句》

    (3) 又如:舞旋(旋转的舞蹈;耍弄,舞弄);舞判(装扮钟馗、判官等形象的舞蹈);芭蕾舞;歌舞(唱歌和舞蹈的合称);舞局(舞会);舞咏(舞蹈歌咏);舞头(领舞者);舞天(古代东方部族祭天之舞);舞妓(以歌舞娱人的妓女);集体舞

    (4) 钟体的顶部

    钲上谓之舞。——《考工记·凫氏》

    动词

    (1) 跳舞

    请以剑舞。——《史记·项羽本纪》

    项庄拔剑舞。

    项伯亦拔剑起舞。

    留连戏蝶时时舞。——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 又如:舞马(令马按节拍舞蹈);舞钟馗(扮作钟馗舞蹈);舞跃(拜舞欢跃);舞鸡(鸡鸣起舞);舞裀(供舞蹈用的地毯);舞象(学象舞。会舞蹈的象);舞判(扮作判官或钟馗舞蹈);舞抃(飞舞跃跃)

    (3) 摇动 。如:手舞双刀

    (4) 玩弄

    舞智以御人。——《史记·张汤列传》

    (5) 又如:舞旋(玩弄;折腾);舞手(耍弄手段);舞文弄法(玩弄文字,曲解法律);舞文巧诋(玩弄文字,诋毁构陷);舞弄文墨(舞文弄墨。玩弄法律条文,曲解其意)

    (6) 鼓舞,振奋

    敌存而惧,敌去而舞。——柳宗元《敌戒》

    (7) 戏弄 。如:舞旋(耍弄;折腾)

    (8) 〈方〉∶作,搞

    这事就舞起来了。——《儒林外史》

    (9) 弄,抚弄

    众邻居一齐上前,替他抹胸口,插背心,舞了半日,渐渐喘息过来,眼睛明亮,不疯了。——《儒林外史》

    英文翻译

    dance, posture, prance; brandish

    方言集汇

    ◎ 粤语:mou5
    ◎ 客家话:[陆丰腔] wu3 [海陆丰腔] wu3 mu3 [客英字典] mu3 vu3 [台湾四县腔] wu3 mu3 [梅县腔] mu3 wu3 [沙头角腔] wu3 mu3 [东莞腔] wu3 [宝安腔] wu3 (mu3) [客语拼音字汇] mu3 v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九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文甫上聲合口三等myox/miuumĭu
    cǎo [cao]
    部首: 301
    笔画: 9
    五笔: AJ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女性
    仓颉: TAJ
    四角: 4440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早声。小篆艸,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说文》:“草,草斗,栎( )实也”(栎实:栎树的荚果,即皂角)。借为“草木”之“草”以后,则另造“皂”字来代替。本义:栎实)

    (2) 草本植物的总称

    艸,百卉也。从二屮。会意。经传皆以草为之。汉书多以屮为之。——《说文》

    大草不生。——《吕氏春秋·任地》。注:“草,秽也。”

    草食者羶。——《吕氏春秋·本味》

    草苴比而不芳。——《楚辞·悲回风》。注:“生曰草。”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唐· 刘禹锡《陋室铭》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3) 又如:除草;粮草(军用的粮食和草料);野草遍地;寸草不留;青草;牧草;茅草;草厅(草堂;厅堂);草莽(草丛。比喻无用的东西)

    (4) 指用作燃料、饲料的干草

    今又盛寒,马无稿草。——《资治通鉴》

    (5) 又如:草库伦(指围起来的草场);草料

    (6) 未开垦过的荒地

    垦草创邑,辟地生粟。——《韩非子·外储说》

    (7) 又如:草甸子(方言。长满野草的低湿地);草洼(低洼积水,野草丛生的地方);草间(民间);草茅危言(百姓对国政的剀切言论。草茅,指在野百姓;百姓论庙堂,恐有危险,故谓危言)

    (8) 文书的底稿;初稿

    吴中士人家藏其草。—— 宋· 洪迈《容斋续笔》

    (9) 又如:草藁(同草稿);起草;奏草(奏张的草稿);草本(原稿的底本)

    (10) 一种书写体 。如:章草;狂草;草行(书法中的行书兼草体)

    形容词

    (1) 粗糙;粗劣

    令人事无大小皆潦草过了。——《朱子类语·训门人》

    (2) 又如:草略(马虎,疏忽);草具(粗劣;粗劣的饭食);草酌(简便的筵席。多用作设宴请客的谦词);潦草(字不工整;不仔细;不认真)

    (3) 匆促,急促 。如:草蹙(匆促)

    动词

    (1) 割草,除草 。如:草薙(芟夷,像除草似的加以杀戮)

    (2) 创造;创立

    草,造也。——《广雅》

    天造草昧。——《易·屯》。虞注:“草,草创物也。”

    (3) 又如:草立(创立);草昧(创始;草创);草律(创制法律)

    (4) 草拟;起稿

    萧何草律。——《汉书·艺文志》。注:“创造之。”

    草立土德时历制度。——《汉书·任敖传》。注:“创始也。”

    召今草檄。——《南史·蔡景立传》

    (5) 又如:草立(创立);草制(拟订制书);草诏(草拟诏书);草表(草拟章奏)

    名词

    雌马 。也泛指母畜。如:草狗;草骡(牝骡)

    英文翻译

    grass, straw, thatch, herbs

    方言集汇

    ◎ 粤语:cou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au3 [客语拼音字汇] cau3 co3 [台湾四县腔] co3 cau3 [陆丰腔] co3 [海陆丰腔] co3 cau3 [客英字典] cau3 [宝安腔] cau3 [东莞腔] cau3 [梅县腔] cau3
    ◎ 潮州话:cau2 co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采老上聲開口一等tsʰɑuchaux/c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