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妓

wǔ jì [ wu ji]
注音 ㄨˇ ㄐ一ˋ

词语释义

以歌舞娱人的妓女。

词语解释

  1. 以歌舞娱人的妓女。

    唐 白居易 《西楼喜雪命宴》诗:“光迎舞妓动,寒近醉人销。” 唐 郑谷 《贫女吟》:“东邻舞妓多金翠,笑翦灯花学画眉。”

引证解释

⒈ 以歌舞娱人的妓女。

唐白居易《西楼喜雪命宴》诗:“光迎舞妓动,寒近醉人销。”
唐郑谷《贫女吟》:“东邻舞妓多金翠,笑翦灯花学画眉。”

舞妓的网络释义

舞妓 (日本传统职业)

  • 舞妓(汉译另有“舞伎”,日语原文为“舞妓”)是日本艺妓在见习阶段时名称,和艺妓一样属于表演艺术的女性工作者,工作内容除为客人服侍餐饮外,主要为在宴席上以舞蹈、乐曲、乐器等表演助兴。
  • 京都、大阪等关西地区则称为“舞妓(或写为“舞子”,皆读为まいこ,Maiko)”。
  • 在日语中,“妓”字保留了传统汉语的用法,既可代表女性艺术表演者,亦可代表女性性工作者。而舞妓的“妓”是指前者,因为舞妓在原则上是艺术表演者,并不从事性交易。但在现代汉语中,多把“妓”字直觉关联到性交易方面,因此才有了“舞”这种以避讳为目的的现代汉语翻译写法。日语中的“伎”专指男性表演者(参见:歌舞伎),所以有人主张“舞”才是正确的中文翻译写法,以示区别。
  • 舞妓造句

    但无论如何,在出道前舞妓与以及都少不了个把年的培训。
    画肪上一般只有一位船娘与几名梢公,若客人想招些歌妓舞妓上来,则由船娘寻找飘在湖上的花肪,自歌舞妓们专乘的花肪上请过来。
    比如,一个新来的舞妓会着红色,而学徒身份快结束的舞妓则会着黄色。
    霍小玉生于唐大历年间,承母亲的旧技,做歌舞妓待客,属于卖艺不卖身“青倌人”。
    舞妓是艺妓生手,这个过程可能会持续很多年。
    但从舞妓做起的女孩,在未来的艺妓生涯中能够得到更多的威信。
    日本现代,在花街之外是很难见到艺妓和舞妓的。
    不过夏天时,舞妓会穿着上了黑漆的高跟木屐。
    进入艺妓圈的女人并不一定要从舞妓做起,甚至有机会直接成为艺妓。

    汉字详情

    [wu]
    部首: 337
    笔画: 14
    五笔: RLG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TNIQ
    四角: 8025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舛( chuǎn),两足相背。古舞字象人执牛尾而舞之形。本义:舞蹈)

    (2) 同本义

    舞,动其容也。——《礼记·乐记》

    乐容曰舞——蔡邕《月令章句》

    (3) 又如:舞旋(旋转的舞蹈;耍弄,舞弄);舞判(装扮钟馗、判官等形象的舞蹈);芭蕾舞;歌舞(唱歌和舞蹈的合称);舞局(舞会);舞咏(舞蹈歌咏);舞头(领舞者);舞天(古代东方部族祭天之舞);舞妓(以歌舞娱人的妓女);集体舞

    (4) 钟体的顶部

    钲上谓之舞。——《考工记·凫氏》

    动词

    (1) 跳舞

    请以剑舞。——《史记·项羽本纪》

    项庄拔剑舞。

    项伯亦拔剑起舞。

    留连戏蝶时时舞。——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 又如:舞马(令马按节拍舞蹈);舞钟馗(扮作钟馗舞蹈);舞跃(拜舞欢跃);舞鸡(鸡鸣起舞);舞裀(供舞蹈用的地毯);舞象(学象舞。会舞蹈的象);舞判(扮作判官或钟馗舞蹈);舞抃(飞舞跃跃)

    (3) 摇动 。如:手舞双刀

    (4) 玩弄

    舞智以御人。——《史记·张汤列传》

    (5) 又如:舞旋(玩弄;折腾);舞手(耍弄手段);舞文弄法(玩弄文字,曲解法律);舞文巧诋(玩弄文字,诋毁构陷);舞弄文墨(舞文弄墨。玩弄法律条文,曲解其意)

    (6) 鼓舞,振奋

    敌存而惧,敌去而舞。——柳宗元《敌戒》

    (7) 戏弄 。如:舞旋(耍弄;折腾)

    (8) 〈方〉∶作,搞

    这事就舞起来了。——《儒林外史》

    (9) 弄,抚弄

    众邻居一齐上前,替他抹胸口,插背心,舞了半日,渐渐喘息过来,眼睛明亮,不疯了。——《儒林外史》

    英文翻译

    dance, posture, prance; brandish

    方言集汇

    ◎ 粤语:mou5
    ◎ 客家话:[陆丰腔] wu3 [海陆丰腔] wu3 mu3 [客英字典] mu3 vu3 [台湾四县腔] wu3 mu3 [梅县腔] mu3 wu3 [沙头角腔] wu3 mu3 [东莞腔] wu3 [宝安腔] wu3 (mu3) [客语拼音字汇] mu3 v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九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文甫上聲合口三等myox/miuumĭu
    [ji]
    部首: 323
    笔画: 7
    五笔: VFCY
    五行:
    仓颉: VJE
    四角: 444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女,支声。本义:古代歌舞的女子)

    (2) 同本义

    妓,女乐也。——《广韵》

    (3) 字本作伎

    军装宫妓扫蛾浅,摇摇锦旗夹城暖。——李贺《三月》

    (4) 又如:妓人(妓妇。歌舞女艺人);妓航(女妓乘坐的船);妓堂(第宅中女妓歌舞处);妓婢师(教女妓演习歌舞的人)

    (5) 妓女 。如:妓家(妓院。妓馆。妓女卖淫的地方);妓围(以妓女围绕作屏);妓弟(妓女)

    英文翻译

    prostitute

    方言集汇

    ◎ 粤语:gei6
    ◎ 客家话:[梅县腔] gi3 ki3 [东莞腔] gi3 [客英字典] gi3 ki3 [宝安腔] gi3 [客语拼音字汇] gi3 [台湾四县腔] gi1 gi3 ki1 ki3 [沙头角腔] gi3 [海陆丰腔] gi1 gi3 ki1 ki3
    ◎ 潮州话:g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居宜支B開平聲開口三等支Bgʰĭekie/k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