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槁

chōng gǎo [ chong gao]
注音 ㄔㄨㄥ ㄍㄠˇ

词语释义

1.周代舂人﹐槀人的合称。职掌罪人服苦役之事。 2.借称因罪而服之苦役。

词语解释

  1. 同“ 舂槀 ”。《汉书·刑法志》:“其奴,男子入于罪隶,女子入舂槁。” 颜师古 注引 韦昭 曰:“舂,舂人;槁,槁人也。给此二官之役。”

引证解释

⒈ 同“舂槀”。

《汉书·刑法志》:“其奴,男子入于罪隶,女子入舂槁。”
颜师古注引韦昭曰:“舂,舂人;槁,槁人也。给此二官之役。”

汉字详情

chōng [chong]
部首: 609
笔画: 11
五笔: DWVF
五行:
仓颉: QKHX
四角: 50777

详细解释

动词

(1) 把东西放在石臼或钵里捣去皮壳或捣碎

舂,捣粟也。——《说文》

城曰舂。——《后汉书·明帝纪》

水舂河漕。——《后汉书·西羌传》。注:“即水碓也。”

(2) 又如:舂堂(又叫舂塘。舂谷的木槽);舂谷(舂捣谷物);舂揄(指舂米。捣米于臼曰舂,自臼取出曰揄)

(3) 通“冲”。冲击

舂其喉以戈,杀之。——《史记·鲁周公世家》

舂,撞也。以舂筑地为节也。——《释名》

(4) 又如:舂击(冲击);舂撞(冲撞;冲击)

名词

(1) 臼

刚勇有力,能举石舂。——《聊斋志异》

(2) 古代因犯罪或被俘等成为舂膳的奴隶 。如:舂市(古代舂人所役女犯劳作之处);舂槁(又叫舂槁。 周代舂人、槁人的合称。职掌罪人服苦役之事)

英文翻译

grind in mortar

方言集汇

◎ 粤语:zung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ung1 [陆丰腔] zhung1 [海陆丰腔] zhung1 [客英字典] zhung1 [梅县腔] cung1 [客语拼音字汇] zung1 [宝安腔] zung1 [东莞腔] zu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書容平聲開口三等sjyung/sjvngɕĭwoŋ
gǎo [gao]
部首: 420
笔画: 14
五笔: SYMK
五行: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DYRB
四角: 409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木,高声。本义:草木枯干)

(2) 同本义

槀,木枯也。——《说文》

离为科上槁。——《易·说卦传》

形固可使如槁木。——《庄子·齐物论》

虽有槁暴。——《荀子·劝学》

草木摇落,时槁悴兮。——《楚辞·九叹·远逝》

则苗槁矣。——《孟子·梁惠王上》

及以燕赵起而攻之,若振槁然。——《荀子·王霸》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孟子·公孙丑上》

举若振槁。——《史记·礼书》。索隐:“干叶也。”

(3) 又如:槁干(枯干。引申为贫穷);槁腐(枯朽);槁败(干枯衰败);槁落(枯落);败槁布地;槁箨(干枯的笋壳);槁枲(干枯的麻秆)

(4) 羸瘦;憔悴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史记·屈原列传》

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庄子·列御寇》

(5) 又如:槁面(憔悴衰老的面容);槁颈(羸瘦的样子);槁悴(枯萎;憔悴);槁瘠(枯瘦)

动词

(1) 死亡

文山负其马,立槁,至今马冢尚在。——明· 高攀龙《三时记》

(2) 又如:槁死(枯死;困死);槁丧(灭亡)

(3) 通“考”( kǎo)。击

颎如槁石火。——潘岳《河阳县诗》

(4) 通“犒”( kào)。以酒肉等饮食慰劳

名词

通“篙”( gāo)。撑船的竿

槁工楫师,选 自闽禺。——左思《吴都赋》

英文翻译

wither; withered, rotten, dead

方言集汇

◎ 粤语:gou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au1 [梅县腔] gau3 [海陆丰腔] gau3 [客英字典] gau3 [宝安腔] gau3 [客语拼音字汇] gau3 go3 [台湾四县腔] gau3
◎ 潮州话:g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苦浩上聲開口一等kʰɑukhaux/q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