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虫

chòu chóng [chou chong]
繁体 臭蟲
注音 ㄔㄡˋ ㄔㄨㄥ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臭虫 chòuchóng

(1) 一种无翅的身体扁平椭圆的吸血蝽类昆虫( Cimex lectularius 普通臭虫),通常是家庭的,尤其是床上的害虫,吸取人血

bedbug

引证解释

⒈ 虫名。也叫床虱、壁虱。身体扁平,赤褐色,腹大,专刺吸人畜血液,其体内有臭腺,能泄放臭气,故名。

臭虫的国语词典

壁虱的别名。参见「壁虱」条。

臭虫的网络释义

臭虫 (异翅亚目昆虫)

  • 臭虫,半翅目(Hemiptera)臭虫科(Cimicidae)昆虫,在中国古时又称床虱、壁虱,约75种,世界性分布,吸食人和温血动物的血液。
  • 其中,温带臭虫(Cimex lectularius)和热带臭虫(Cimexhemipterus)吸食人血;疏毛臭虫(Cimexpilosellus)吸食蝙蝠血;燕臭虫属(Oeciacus)吸食雨燕血;Cimexopsis nyctalis吸食雨燕的血;鸡臭虫(Haematosiphon inodora)吸家禽的血,也吸人、猪的血。臭虫有一对臭腺,能分泌一种异常臭液,此种臭液有防御天敌和促进交配之用,臭虫爬过的地方,都留下难闻的臭气,故名臭虫。
  • 臭虫造句

    臭虫给人们带来精神痛苦、尴尬和羞辱,其相关的法律诉讼已经导致成千上万的惩罚性赔偿损失。
    “鬼神庄团山法一一赶尸、净宅”,“包收臭虫、耗子”等,卖神药、神水、鬼符之类。
    一只大臭虫叮了一只小甲虫,但是小甲虫回叮了大臭虫。
    该病主要见于拉丁美洲,多数通过锥蝽臭虫的粪便传播给人类。这类臭虫亦称吸血猎蝽,并根据地理区域,还有其它名称。
    鸿渐大有英国约翰生博士不屑分别臭虫和跳虱的等级的意思。
    这里还有些表达方式与老臭虫有关,老臭虫也就是昆虫的另一种说法。
    我是指,我们做过的这许多办公室,四百到五百家公司,每天都与臭虫作斗争。
    不同于臭虫报告,一旦你的翻译被接纳,它将会完整的在下一次的游戏更新出现。
    陋柯书塾门外,孔先生拦住道别的爷孙二人,语气不满道“老臭虫,你这才来了多久啊?这么急得走干什么?不会是我喊了你两句‘老臭虫’,你就生气了吧?”。
    臭虫,是一种远比蚊子更讨厌的吸血虫,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非常猖獗的害虫,对付它有一种特效药倍硫磷。
    曾晓芃说,臭虫靠吸食人血和其他温血动物血液为生,是分布最广泛的人类寄生虫之一。
    你不妨象毡毯中的臭虫那样舒服地坐着。
    有人生下了一只猩猩,经证明,这就是你,有人生下了一只臭虫,经证明,这就是你,没过多久,你就生下了他们,你们异口同声地承认,这就是你,把所有的表情放在一起,这就是你,把所有的血混在一起,这就是你。舌头乐队。
    听说你家老鼠搬家了,苍蝇熏倒送医院了,刚才在超市碰到你家蟑螂买清新剂,臭虫买香呢!哥们,洗洗脚吧!夏天来了,祝你天天开心!
    鼠及蝇、蚊、臭虫、跳虱等物,宜设法扑灭之,以减少疾病传染之媒介……
    臭虫长相恐怖,经常在我们最私密的床第上出没并吸食人血。
    臭虫企图攻击你花园里的水池,为了拯救你的花园,用鼠标框出花朵来攻击臭虫。
    其“主犯”之一就是网络臭虫,跟踪用户在网上的活动并加以标记。
    一只大黑臭虫咬了一只大狗熊,咬得大狗熊流了血。
    否则,臭虫会从真空袋外面爬回来。

    汉字详情

    chòu,xiù [chou,xiu]
    部首: 625
    笔画: 10
    五笔: THDU
    五行:
    仓颉: HUIK
    四角: 26804

    详细解释

    chòu

    名词

    (1) (会意。从犬,从自(鼻)。狗鼻特别灵敏,故从二字会意。( xiù)本义:闻气味)

    (2) 气味之总名

    臭,禽走臭而知其迹者,犬也。——《说文》

    无起秽以自臭。——《书·盘庚》。疏:“古者香气秽气皆名之臭。”

    其臭如兰。——《易·系辞传》

    巽为臭。——《易·说卦》

    鼻欲綦臭。——《荀子·王霸》。注:“臭,气也。”

    香臭芬郁腥臊洒酸奇臭以鼻异。——《荀子·正名》

    (3) 难闻的气味

    惠公改葬 申生,臭彻于外。——《国语·晋语》

    (4) 又如:臭不 可当(极言其臭);臭短臊长(各种污言秽语);臭皮囊(肉体;躯壳)

    (5) 香气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易·系辞上》

    形容词

    (1) 惹人厌恶 。如:臭幺(臭架子);臭老鼠(惹厌的人)

    (2) 腐败

    若乘舟,汝弗济,臭厥载。——《书·盘庚中》

    动词

    〈方〉∶失效 。如:打了一枪,没想到子弹“臭”了,没有过火

    副词

    (1) 表示程度很深 。如:臭打一顿;臭骂一通

    (2) 另见 xiù

    xiù

    名词

    (1) 气味的总称

    人通于鼻者谓之臭。臭者,气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无起秽以自臭。——《书·盘庚》。疏:“古者,香气、秽气皆名为臭。”

    薋葹妒其臭,茞芟兰竟被芟。——《红楼梦》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诗·大雅·文王》。郑玄笺:“耳不闻声音,鼻不闻香臭。”

    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孟子》

    (2) 又如:乳臭;臭味(气味;比喻志趣;比喻同类);臭败(气味败坏)

    动词

    (1) “嗅”的古字。用鼻子辨别气味

    彼臭之而无嗛于鼻。——《荀子·荣辱》

    (2) 另见 chòu

    英文翻译

    smell, stink, emit foul odor

    方言集汇

    ◎ 粤语:cau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u5 [宝安腔] cu5 ciu5 [海陆丰腔] chiu5 [客英字典] chiu5 [台湾四县腔] cu5 [陆丰腔] chiu5 [东莞腔] ciu5 [客语拼音字汇] ceu4 cu4 [梅县腔] chu5 chiu5
    ◎ 潮州话:cau3 hiuⁿ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九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尺救去聲開口三等tɕʰĭəuchjuh/tcow
    chóng [chong]
    部首: 603
    笔画: 6
    五笔: JHN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LMI
    四角: 50136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汉字部首之一,从“虫”的字多与昆虫、蛇等有关。按:“虫”甲骨文字形象蛇形,本读 huǐ,即虺,是一种毒蛇。后为“蟲”的简体。本义:昆虫的通称)

    (2) 同本义

    虫,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说文》

    风为虫。——《孔子家语·执辔》

    烦气为虫。——《淮南子·精神》

    禽兽虫蛾。——《列子·黄帝》

    虫飞薨薨。——《诗·齐风·桑柔》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人民不胜虫蛇。——《韩非子·五蠹》

    (3) 又如:虫豸(昆虫;虫子);虫蛭(小虫子);虫天(百虫能各自适应所处的环境);虫吊(虫声。其声凄切,有如吊问);虫出(人死后数日则尸体生虫。喻死后不得入土安葬)

    肉腐出虫。——《荀子》

    (4) 古代泛指所有的动物

    蛟虫死。——《吕氏春秋·览冥》

    (5) 又如:长虫(大虫。方言。指老虎);虫虾(指鱼虾);虫虱(泛指蛀虫);虫网(谓蜘蛛布网)

    (6) 虫灾 。如:虫霜水旱(指农田的四大害);虫妖(虫类造成的灾害。多指蝗灾)

    英文翻译

    insects, worms; KangXi radical 142

    方言集汇

    ◎ 粤语:cung4 wai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ung2 fui3 [宝安腔] cung2 | fui3 [台湾四县腔] cung2 fi3 [客语拼音字汇] cung2 [东莞腔] cung2 [客英字典] chung2 [梅县腔] chung2 [陆丰腔] chu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七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許偉微合上聲合口三等xĭwəihyoix/xvo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