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感

zì gǎn [zi gan]
注音 ㄗˋ ㄍㄢˇ

词语释义

由于导体本身电流的变化而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叫做自感现象。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1)由于电路本身的电流发生变化(如接通或切断电流等)而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2)自感系数的简称。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其症状包括“暴食后自感内疚、羞耻或厌恶。”
2、但上个月,责任旅游取消了这个项目,说虽然它可能让旅游者们自感善良,但它并不能帮助降低全球排放量。
3、你会自感良好,也就是说,现在你能够爱你的邻居了——第二条诫命,开始感受爱和欢乐。
4、他们在他们自感惬意的场所工作。
5、但最后还是另一份调查让妈妈们自感神伤。
6、那么,再加一个“感人”,甚或是“令人自感渺小”如何?
7、即便是在经济衰退中遭创最重,因而其他方面亦颜面尽失的男人,也会因其身为人父这个不可或缺的角色而自感岸然。
8、同时该结构还能有效减小微加热器本身的自感效应,提高加热效率。
9、自感系数是电磁感应现象中的重要概念,关于它的定义可归纳为静态定义、动态定义和能量定义。
10、本文对圆柱型同轴电缆自感系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11、传统测量电感的自感系数是用交流电桥,它存在平衡点较难找,并且在空间杂散信号干扰下很容易产生误差。
12、查韦斯说,尽管自感恢复不错,他仍会听从卡斯特罗的建议,不会一下子恢复从前紧张的工作和生活节奏。
13、用磁场能量法得出计算自感系数的一般公式。
14、文章利用分式线性变换计算单芯偏心电缆单位长度的自感,并对结果进行讨论。
15、自感是电磁感应现象中的重要概念,关于自感系数的定义可归纳为静态法、动态法、磁能法三种。
16、提出了一种计算圆形螺旋线圈自感和分布电容的方法。
17、但是本人自感对于我国政务公开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还略显薄弱,这是文章的不足之处。
18、串联后的总自感系数等于各螺线管自感系数之和,所以顺接和反接公式都不成立。
19、分析讨论了一些文献在计算载流圆环处于自身磁场受的张力和自感系数时使用线电流模型的不当所带来的发散问题。
20、第十二章,讨论线圈的自感问题。
21、不是一一归还或自感不行或不对退出来了呢?
22、情绪抑郁、焦虑的人容易从梦中惊醒,因而自感梦多且睡而不实。
23、本文为计算电涡流传感器线圈的自感而提出了近似的等效模型并得出了较为理想的计算公式。
24、文章首先利用回转器-电容模型对两相电压调整模块进行建模研究,并推导出具体的磁集成自感和互感表达式;
25、故可简单的计算中部附近单位长度上自感作为“无限长”平行导体回路单位长度自感的近似值。
26、本文推导出了顺、反并接线圈总自感系数的计算表达式,并对其变化规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27、目的了解威海市农村居民自感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28、结论:河南省居民自感健康评分较高,慢性病、年龄、婚姻状况及人均收入是影响居民自感健康评分的主要因素。

自感的国语词典

自己感觉。

如:「自感悲伤」。

自感的网络释义

自感

  • 由于导体本身电流的变化而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叫做自感现象。
  • 当导体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它周围的磁场就随着变化,并由此产生磁通量的变化,因而在导体中就产生感应电动势,这个电动势总是阻碍导体中原来电流的变化,此电动势即自感电动势。这种现象就叫做自感现象。
  • 自感的翻译

    德语: Selbstinduktion (S)​
    法语: Inductance

    自感造句

    老为人生最后阶段,体力、精力、情绪等方面自感不佳,即可言老;叹老嗟卑,非独后人为然。
    有一种力量是来自心灵深处的,源自感情最深邃并且不可被外人触摸的一面。是信仰,也是坚持,它不受宗教与道德伦理所限。不息不扰,在胸口逐步跳升,是不可抵御到窒息的能量。因为与爱有关。源远 
    本文报导了在光克尔快门中强绿光自开门现象,初步分析了自感应退偏振的成因。
    你试过吗?如果没有,可到千穗谷家庭厨房亲自感受一下。
    串联后的总自感系数等于各螺线管自感系数之和,所以顺接和反接公式都不成立。
    陶自感山穷水尽,别无良策,只有辞职了事。
    现场将有众多青年当代艺术家为刚刚获得国际荣誉的健美先生及名模做人体彩绘表演,所有嘉宾都可亲自感受涂鸦之乐!
    我们绝大多数凡人,独自感叹天赋不足、创造不够什么的,其实都是幻觉。问题归结到最后,无非就是一懒,二拖,三不肯读书,如此而已。张佳玮 
    几年过后,妘蓝纳海自感天下升平,国富民强,虚荣心随之膨胀,因此招集众长老要举行封禅大典。
    应用工控机研制出自感式电磁阻尼器的试验台架。
    电场由电势方程近似反映,只考虑周向自感应磁场。
    通过直接积分得到了有限长密绕矩形螺线管自感系数的精确表达式,并对结果进行了图示和讨论。
    自感系数是电磁感应现象中的重要概念,关于它的定义可归纳为静态定义、动态定义和能量定义。
    韩端拿腔拿调,自感匪气十足,暗自得意。
    因对方人多,戚利洒自感吃了亏,他到外面一个夜宵摊上拿了把菜刀。
    探讨无互感耦合的任意二端自感网络等效自感系数的一般计算方法。
    段飞凝神观望,看着带来的七大高手竟然杨戬不分高下,暗自感慨灵宝强大,竟然释放出了五行天地之力。
    本文对圆柱型同轴电缆自感系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漪月这段曲子乃是自感身世而创,平日里每每弹起自伤自怜,只是到了最后,却也觉得总是这样自伤,徒唤奈何,便在最末一节,勉强加了一段抚慰之章。
    毕业漂泊在外,至今已有数载。虽说谈过恋爱,不知妻子何在?兄弟送你关怀,抓紧结婚生孩。免得父亲节来,依旧独自感慨。友谊日月同在,婚姻也要赶快!

    汉字详情

    [zi]
    部首: 625
    笔画: 6
    五笔: TH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BU
    四角: 26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2) 同本义

    自,鼻也。——《说文》。段玉裁注:“ 许谓自与鼻义同音同,而用自为鼻者绝少也。”

    (3) 始;开头

    故法者,王之本也;刑者,爱之自也。——《韩非子》

    (4) 起源

    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入德也。——《礼记》

    (5) 又如:自顷(近来)

    代词

    (1) 自己,自我;本身

    不自为政,卒劳百姓。——《诗·小雅 ·节南山》

    自引而起,绝袖。——《战国策·燕策》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孟子》

    自比于人。(“人”指信陵君。)——《史记·魏公子列传》

    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度”,估计;“得”,指圆满得到;“之”,代援赵的具体措施。)——《史记·魏公子列传》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自疏,自己疏远。濯,通“浊”。淖(nào)泥浆。)——《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其:第一人称代词,自己。陋:见闻少,知识浅薄。而:转折连词,可是,却。谨护其失:谨慎小心地掩盖自己的过错。失:过错。)——清· 刘开《问说》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白居易《琵琶行》

    (2) 又如:自戕(戕害自己;自杀);自呈(自首;认罪);自敝(自己困败);自各儿(自己);自凛(自身寒微);自引(自行引退;自杀)

    介词

    (1) 由;从

    自,从也。——《广雅》

    自天右之。——《易·大有》

    退食自公。——《诗·召南·羔羊》

    出自东方。——《诗·邶风·日月》

    自去史职。——《后汉书·张衡传》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宋· 王安石《伤仲永》

    自李唐以来。—— 宋· 周敦颐《爱莲说》

    自张柴村。——《资治通鉴·唐纪》

    感觉何自起。——蔡元培《图画》

    自南海还。——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自海入侵。——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自从(介词。表示时间的起点)

    (3) 在;于

    不自我先,不自我后。——《诗·小雅》

    (4) 又如:自诸(犹其余);自余(犹其余;以外;此外)

    副词

    (1) 自然,当然

    重罚不用而民自治。(自治,自然太平。)——《韩非子·五蠹》

    神明自得。——《荀子·劝学》

    自见异物。——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自足制之。——《资治通鉴》

    自从本说。(意思是说,自然应当遵从《本草经》的说法。)——宋· 沈括《梦溪笔谈》

    自有同志者在。——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自恁(自然;径自);自化(自然化育);自可(自然可以);自老(自然衰老)

    (3) 本是;本来

    人之死生自有长短,不在操行善恶也。——汉· 王充《论衡》

    小人自姓崔名 宁,与那小娘子无半面之识。——《京本通俗小说》

    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乐府诗集》

    (4) 又如:自可(本来可以);自性(个性;本性);自合(自应;本该);自恁(本当)

    (5) 仍旧,依然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唐· 王勃《滕王阁》

    (6) 亲自

    早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自抱持武。——《汉书·李广苏建传》

    王自往临视。—— 晋· 干宝《搜神记》

    自将三千人。——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7) 又如:自鞫(亲自审讯罪犯)

    (8) 别自、另外

    一板已自布字。——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1) 假如,苟。与“非”连用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2) 又如:自这般(假如像这样)

    (3) 即使,虽

    乐正子春之母死,五日而不食。曰:“吾悔之。自吾母而不得吾情,吾恶乎用吾情。”——《礼记·檀弓》

    (4) 却,可是

    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记梦》

    不是俺要结果你,自是前日来时,有那陆虞候传着 高太尉钧旨,教我两个到这里结果你,立等金印回去回话。——《水浒传》

    (5) 因为,由于

    自我致冠,敬慎不败也。——《易·需》

    动词

    (1) 用

    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书·皋陶谟》

    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自以诬,外不自以欺。——《荀子·儒效》

    (2) 是

    女子无计可奈,见王先生也自一表非俗,只得从了他。——《初刻拍案惊奇》

    英文翻译

    self, private, personal; from

    方言集汇

    ◎ 粤语:zi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ih6 [cit7] [陆丰腔] cih6 [台湾四县腔] cih5 [cit7] [宝安腔] cu3 [沙头角腔] cu5 ci2 [客英字典] cih5 [东莞腔] cu3 [梅县腔] ze5 [客语拼音字汇] ci2 ci4 qi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疾二脂A開去聲開口三等脂Aziih/dzihdzʰi
    gǎn [gan]
    部首: 440
    笔画: 13
    五笔: DGK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IRP
    四角: 5333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咸声。本义:感动)

    (2) 同本义。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

    感,动人心也。——《说文》

    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易·系辞》。虞注:“动也。”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列子·汤问》

    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后汉书·列女传》

    (3) 又如:感格(感动,感化);感咽(受感动而悲伤,泣不成声);感涕(感动而涕泪俱下);感慕(感动而思慕);感悦(感动悦服);感人肺腑(使人的内心深受感动);感天动地(感动天地);感哽(感动得泣不成声)

    (4) 感应,影响

    (5) 又如:感制(感应制约);感会(感应会合);感验(应验);感变(感应变动)

    (6) 感触;触动感慨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易·成》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也。——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7) 又如:感目(触目);感事(受外界事物的触动);感逆(触犯,冒犯);感悔(受到触动而悔改)

    (8) 感谢;感激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感荷君子德,恍若乘朽栈。——韩愈《赠张籍》

    远辱专人惠书,辅以药物,极济所乏,衰疾有赖矣,感刻,感刻。——宋· 苏轼《与张元明书》

    (9) 又如:感刻(深深感激);感荷(感谢,感佩);感篆(感激而铭记在心);感仰(感戴敬仰);感喜(感激喜悦);感颂(感激颂扬)

    (10) 感慨,感伤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 杜甫《春望》

    至于长者之抱才而困,则又令我怆然有感。——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11) 又如:感忾(感叹。同“感慨”);感切(伤感凄切);感时(感慨时事的变迁或时势的变化);感悼(感伤哀悼,伤感);感恻(感伤悲痛)

    (12) 思念

    感物众而思深。——何晏《景福殿赋》。注:“犹思也。”

    (13) 又如:感思(思念);感逝(感念往昔);感逝山阳(表示对亡友的哀念)

    (14) 感染,感受。多用于疾病

    太夫人并无别症,偶感了些风寒。——《红楼梦》

    (15) 又如:感风(谓中风;宋代太学诸生请假外宿,例以“感风”为辞);感疾(染病);感通(有感于此而通于彼)

    (16) 迷惑

    使人不能执一者,物感之也。——《吕氏春秋》

    (17) 通“减”( jiǎn)。减损,减少

    其满为感,其虚为亡。——《管子·侈靡》

    名词

    (1) 感触;情绪;意念 。如:善感;伤感;百感交集;多愁善感;美感;预感;手感;颇有所感;读后感;杂感;观感

    英文翻译

    feel, perceive, emo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gam2
    ◎ 客家话:[梅县腔] gam1 gam3 [陆丰腔] gam3 [客英字典] gam3 [沙头角腔] gam3 [客语拼音字汇] gam3 [台湾四县腔] gam3 [宝安腔] gam3 [东莞腔] gam3 [海陆丰腔] gam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八感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禫上聲開口一等kɒmkomx/k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