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性

zì zhǔ xìng [zi zhu xing]

词语释义

自主性的定义以及怎样培养自主性,国家自主是什么,自主性的结构要素。

自主性造句

因此,吊诡的结果是,人因为城市的扩张而建立的自主性,其实也逐日地淘空了人的自主性。
个体维度包含自主性、独立性、独特性、全面性等属性。
刘斌公司是一家技术先进,自主性强,经营灵活,治厂严谨。
民众所喜欢的并非自主性的思考及随之产生的责任,而是命令、服从及责任免除。田中芳树。
校本培训是为了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需求,由学校自主规划和组织实施的从学校实际出发,立足于教师的本职、本岗、本校而开展的具有自主性和灵活性的教师培训活动。
虽然本展览的规模,对文化发展无法提供宏观性的观察,但此六位作者的表现正好形构了当代具体而微的创作体制,不论从传统文化出发、或从批判社会、或从艺术自主性的角度来看,都各具特色且值得深入探讨。
自从自主性、人可以完美,以及普救论的宗教兴起以来,只有一个信仰认信是完全与之对立的:改革宗信仰。
殊不知这些蛊非常有自主性,这么多年后这些蛊虫早就反客为主,把你的灵寝安家,你在仙界哪里还有什么安息!“这是麒麟蛊!”。
分散学习、开放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的现代远程教育正在影响着传统大学教育,给大学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到那时,个人自主性将会甚嚣尘上。
近世以降,中国文明饱受摧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知识分子数典忘祖,投身于西洋文化怀抱,入主出奴,“言必称希腊”,丧失了学术上的自主性。
开启双倍经验提升一倍的升级效率,利人利己!与官方开启双倍经验不同的是,运营经理可以选择自己方便的时间开启,自主性更强。
移动代理是一种新型的代理技术,具有智能性、协作性、反应性、自主性、迁移性等优良特征。
开展课本剧创作与表演,应依循多样性、自主性、指导性及实践性等四条基本原则。
写的都是一些鸡零狗碎的小事,懵懂童年在轻松幽默中度过,片断式的记叙给大家在阅读上有更多自主性的选择。
微体可能有其自身的并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
我们认为,应该加强主观条件方面的自主性,减少客观条件对自己的纠缠,俾使客观条件对我们的影响能够减轻到最低的程度。
设置障碍似乎践踏了马丁女士的自主性。
湖北联通积极开展积分运营工作,通过积分产品扩充和兑换方式改良等,多措并举创新实践,激发了积分的活力,增强用户兑换自主性。
虽然本展览的规模,对文化发展无法提供宏观性的观察,但此六位作者的表现正好形构了当代具体而微的创作体制,不论从传统文化出发、从批判社会、从艺术自主性的角度来看,都各具特色且值得深入探讨。

汉字详情

[zi]
部首: 625
笔画: 6
五笔: TH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BU
四角: 26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2) 同本义

自,鼻也。——《说文》。段玉裁注:“ 许谓自与鼻义同音同,而用自为鼻者绝少也。”

(3) 始;开头

故法者,王之本也;刑者,爱之自也。——《韩非子》

(4) 起源

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入德也。——《礼记》

(5) 又如:自顷(近来)

代词

(1) 自己,自我;本身

不自为政,卒劳百姓。——《诗·小雅 ·节南山》

自引而起,绝袖。——《战国策·燕策》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孟子》

自比于人。(“人”指信陵君。)——《史记·魏公子列传》

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度”,估计;“得”,指圆满得到;“之”,代援赵的具体措施。)——《史记·魏公子列传》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自疏,自己疏远。濯,通“浊”。淖(nào)泥浆。)——《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其:第一人称代词,自己。陋:见闻少,知识浅薄。而:转折连词,可是,却。谨护其失:谨慎小心地掩盖自己的过错。失:过错。)——清· 刘开《问说》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白居易《琵琶行》

(2) 又如:自戕(戕害自己;自杀);自呈(自首;认罪);自敝(自己困败);自各儿(自己);自凛(自身寒微);自引(自行引退;自杀)

介词

(1) 由;从

自,从也。——《广雅》

自天右之。——《易·大有》

退食自公。——《诗·召南·羔羊》

出自东方。——《诗·邶风·日月》

自去史职。——《后汉书·张衡传》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宋· 王安石《伤仲永》

自李唐以来。—— 宋· 周敦颐《爱莲说》

自张柴村。——《资治通鉴·唐纪》

感觉何自起。——蔡元培《图画》

自南海还。——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自海入侵。——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自从(介词。表示时间的起点)

(3) 在;于

不自我先,不自我后。——《诗·小雅》

(4) 又如:自诸(犹其余);自余(犹其余;以外;此外)

副词

(1) 自然,当然

重罚不用而民自治。(自治,自然太平。)——《韩非子·五蠹》

神明自得。——《荀子·劝学》

自见异物。——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自足制之。——《资治通鉴》

自从本说。(意思是说,自然应当遵从《本草经》的说法。)——宋· 沈括《梦溪笔谈》

自有同志者在。——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自恁(自然;径自);自化(自然化育);自可(自然可以);自老(自然衰老)

(3) 本是;本来

人之死生自有长短,不在操行善恶也。——汉· 王充《论衡》

小人自姓崔名 宁,与那小娘子无半面之识。——《京本通俗小说》

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乐府诗集》

(4) 又如:自可(本来可以);自性(个性;本性);自合(自应;本该);自恁(本当)

(5) 仍旧,依然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唐· 王勃《滕王阁》

(6) 亲自

早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自抱持武。——《汉书·李广苏建传》

王自往临视。—— 晋· 干宝《搜神记》

自将三千人。——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7) 又如:自鞫(亲自审讯罪犯)

(8) 别自、另外

一板已自布字。——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1) 假如,苟。与“非”连用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2) 又如:自这般(假如像这样)

(3) 即使,虽

乐正子春之母死,五日而不食。曰:“吾悔之。自吾母而不得吾情,吾恶乎用吾情。”——《礼记·檀弓》

(4) 却,可是

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记梦》

不是俺要结果你,自是前日来时,有那陆虞候传着 高太尉钧旨,教我两个到这里结果你,立等金印回去回话。——《水浒传》

(5) 因为,由于

自我致冠,敬慎不败也。——《易·需》

动词

(1) 用

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书·皋陶谟》

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自以诬,外不自以欺。——《荀子·儒效》

(2) 是

女子无计可奈,见王先生也自一表非俗,只得从了他。——《初刻拍案惊奇》

英文翻译

self, private, personal; from

方言集汇

◎ 粤语:zi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ih6 [cit7] [陆丰腔] cih6 [台湾四县腔] cih5 [cit7] [宝安腔] cu3 [沙头角腔] cu5 ci2 [客英字典] cih5 [东莞腔] cu3 [梅县腔] ze5 [客语拼音字汇] ci2 ci4 qi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疾二脂A開去聲開口三等脂Aziih/dzihdzʰi
zhǔ [zhu]
部首: 108
笔画: 5
五笔: YG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G
四角: 001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点燃的火把。下面是木材。“主”是“炷”的本字。小篆字形从上往下依次为:火焰、油盏、灯台、灯座。本义:灯心)

(2) 同本义 。油灯上用来点火的灯草、纱、线等。后作“炷”

主,镫中火主也。——《说文》

(3) 君主 。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书·仲虺之诰》

今世之主。——《吕氏春秋·察今》

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唐· 温庭筠《经五丈原》

畔主背亲。

(4) 又

欲斗两主。

共事之主。——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主驾(君主的车驾);主道(君主治国之道);主术(君主控制臣下的权术);主胙(帝业);主相(君主和相);主长(君上);主君(对一国之主的称呼);主位(君主的权位)

(6) 指立国一方的国君。旧史家以正统为帝,偏安为主 。如朱熹《资治通鉴纲目》以蜀为正统,故称“蜀”为“帝”,魏、吴为主

凡人主必审分。——《吕氏春秋·审分》

(7) 又如:主君(诸侯互相聘问的主国之君)

(8) 公主的简称

主( 平阳公主)见所侍美人,上弗悦。——《史记》

主家山第接云开,天子春游动地来。——唐· 李峤《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9) 又如:主第(公主的住宅);主国(公主的侯国);主傅(教导公主的女官)

(10) 主人;东道主

遂举觞对语,宾主无愧色。——《世说新语·方正》

主不能守。——《三国志·诸葛亮传》

(11) 又如:宾主;客随主便;主队;主婆(主人婆);主翁(犹主人);主客(主人与宾客);主党(主人一方的亲族);主父(婢妾、仆役对男主人之称);主人家(主人;特指店主人);主人婆(主人之妻)

(12) 控制者,支配者,财产或权力的所有者

场主积薪。——《聊斋志异·促织》

山塞中只有这个主。先除了此人,小喽另外何足为虑。——《水浒传》

(13) 又如:企业主;房主;车主

(14) 长官;首脑,首长

何时见府主,长跪向之啼。——唐· 元结《贫妇词》

若乘边守险,足为一方之主。——《世说新语·识鉴》

(15) 家长;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内有主也。——《太玄》

(16) 又如:主伯(古代指家长和长子);一家之主

(17) 事主,指当事人

凡被举擢官,于诰命署举主姓名,他日不如举状,则连坐之。——《宋史·选举志》

武大扯住 郓哥道:“还我主来!”——《水浒传》

(18) 又如:买主;卖主;失主;盟主

(19) 事物的根本

天下为主。——清· 黄宗羲《原君》

(20) 又

以君为主。

以刚为主。——《明史》

不主故常。——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1) 死人的牌位

上司批准下来,制主入祠,门首建坛。——《儒林外史》

(22) 上帝

有人从墓里把主移走了,我们不知道他们把他放在那里!——《圣经》

(23) 真主 。伊斯兰教教徒对其所信仰的主神的称呼

(24) 姓

动词

(1) 主持;掌管

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苹蘩。——白居易《井底引银瓶》

有劫贼杀财主,主者捕之。——《世说新语·政事》

轩辕之时,史有仓颉,主文之职。——《文心雕龙·史传》

主缚者亦然,不如何欲,缚时既先折筋骨。——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主苹蘩(指妻子主持家政);主闱(科举考试的主试官);主簿(主管文书);主藏(主管库藏财物);主业(主管产业);主章(古代掌管木材的官吏);主书(主管文书的官吏)

(3) 支持,提倡,主张

前所主唱。——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 又如:力主(极力主张);主坐(主使的人);主莫(主谋;力求);主画(主意;谋划)

(5) 寄住在

或谓孔子于 卫主痈疽,于 齐主侍人瘠环。——《孟子》

(6) 又如:主人家(旅馆;客店)

(7) 注重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论语》

(8) 保持

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文选·宋玉·招魂》

(9) 主持婚约

主王姬者,必自公门出。——《谷梁传》

(10) 预示

齐王问大臣:“铜铁鸣,主何吉凶?——《三国志平话》

(11) 存心;萌生

我力斗二将不过,看看输与他。宋江收了军马,不知主何意。——《水浒传》

形容词

(1) 主要的 。如:主楼;主量子数;主潮(主要潮流);主客(主要的客人);主故(主顾);主的(主要目标);主因(主要的原因);主回路

英文翻译

master, chief owner; host; lord

方言集汇

◎ 粤语:zyu2
◎ 客家话:[宝安腔] zu3 [梅县腔] zhu3 [台湾四县腔] zu3 [客英字典] zhu3 [东莞腔] zu3 [海陆丰腔] zhu3 [客语拼音字汇] zu3 [沙头角腔] zu3 [陆丰腔] zhu3
◎ 潮州话:zu2(tsú)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九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之庾上聲合口三等tɕĭucjyox/tjuu
xìng [xing]
部首: 339
笔画: 8
五笔: NTG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PHQM
四角: 9501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心,生声。本义:人的本性)

(2) 同本义

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说文》

性,质也。——《广雅》

天命之谓性。——《礼记·中庸》

自诚明谓之性。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荀子·性恶篇》

五性者何?仁义礼智信也。——《白虎通》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正名篇》

(3) 又如:性根(根性;本性);性行(人的禀性和行为);性气(人的个性和脾气);个性(人的本性;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或理性);禀性(本性);性尚(本性的爱好和崇尚)

(4) 事物的性质或性能

则天之明,因地之性。——《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物性之苦。——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物性之不同。——宋· 沈括《梦溪笔谈》

(5) 又如:性力(指药性和药力);性状;共性(共同具有的性质)

(6) 通“生”( shēng)。生命;生机

莫保其性。——《左传·昭公八年》

民乐其性,而无寇雠。——《左传·昭公十九年》

为炮烙以伤民性。——《韩非子·难势》

性命寿长,终其天年而不夭伤。——《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以治气养性,则身后彭祖。——《韩诗外传·卷一》

(7) 又如:性理(谓生命之原理);性类(犹生类,指有生命的物类)

(8) 性情;脾气

动心忍性。——《孟子·告子下》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晋· 陶潜《归园田居》

吾性不喜华靡。——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性悖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尊德性。——清· 刘开《问说》

(9) 又如:性行淑均(性格和善,品行端正);性耽隐癖(秉性迟钝,甘子寂寞);性起(发脾气);性理(性情和理智)

(10) 性别 。如:男性;女性;雄性;雌性

(11) 语法中词的属性 。如:阳性、阴性、中性

(12) 指与生殖、性欲有关的 。如:性感;性欲

(13) 佛教语。指事物的本质 。与“相”相对。如:性心(佛教语。真心。即自性清净心);性火(佛教语。谓遍布于一切物质现象的火性);性宗(道家的一宗派,主张以修性为本);性相(性指事物的本性;相指事物的表相)

(14) 内心 。如:性地(聪慧;修养);性窦(心窍);性识(天分,悟性)

英文翻译

nature, character, sex

方言集汇

◎ 粤语:sing3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xiang4 xin4 [宝安腔] sin5 [客英字典] siang5 sin5 [陆丰腔] sin5 [梅县腔] siang5 sin5 [台湾四县腔] sin5 siang5 [沙头角腔] sin5 [海陆丰腔] sin5 siang5 [东莞腔] si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五勁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息正清開去聲開口三等sĭɛŋsiengh/sien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