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摹
词语释义
临摹
(1) 照原样摹仿写字或画画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照书画原样摹写。 宋 黄伯思 《东观馀论·论临摹二法》:“临,谓以纸在古帖旁。观其形势而学之,若临渊之临,故谓之临。摹谓以薄纸覆古帖上,随其细大而榻之,若摹画之摹,故谓之摹。” 元 汤垕 《画鉴·宋画·李伯时》:“惟临摹古画,用素绢著色。”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四:“﹝ 吴歷 ﹞信步至一僧舍,见 东坡 《醉翁亭》真迹,喜甚,即僦居焉。就其处布席展卷,临摹三四日,无倦色。”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十六:“ 乐华 说着,翻看 志青 所临摹的一本字帖,从封面上知道这叫做《灵飞经》。” 徐迟 《祁连山下》:“许多杰作他都加以临摹,维妙维肖地临摹了下来。”
臨摹的国语词典
学习书法的两种方法。临是置纸于旁而模仿碑帖,摹则以纸覆于范帖上而描摹。两者皆是初学书法的必经历程。
如:「临摹古人名帖,为学书法要门。」
臨摹的网络释义
临摹
臨摹的翻译
近义词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莫声。本义:临摹,照着样子描画、写字)
(2) 同本义
摹,规也。——《说文》。段注:“摹与模义略同。”
规摹宏远矣。——《汉书·高帝纪下》。邓展曰:“若画工规摹物之摹。”
摹法以中克。——《太玄法》
三摹九据。——《汉书·扬雄传》
余之手摹也。——韩愈《画记》
上见其发秃,又所摹画不能称上意。——韩愈《毛颖传》
六朝人尚字学,摹临特盛。——《琅琊代醉编》
(3) 又如:摹帖(摹字。描摹法帖);摹版(翻刻的版本);摹印(摹拓);摹肖(依样复制);摹勒(依样描字刻石;描摹勾勒)
(4) 仿效
若是,三代不摹,圣人未可师也。——范晔《后汉书》
(5) 又如:摹习(仿效;学习);摹勒(模仿);摹调(模仿调弄);摹袭(模仿沿袭);摹窃(模仿剽窃)
(6) 描写,描绘
谁能摹暂离之状,写永诀之情乎?——江淹《恨赋》
(7) 又如:摹画(描画,描绘);描摹(用语言文字表现人或事物的形象、情状、特性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东莞腔] mo2 [海陆丰腔] mo1 mu2 [梅县腔] mu2 [宝安腔] mu2 mo1 [客英字典] mo2 mu2 [台湾四县腔] mo1 mu2 [客语拼音字汇] mo2
◎ 潮州话:mo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模 | 莫胡 | 明 | 模 | 平聲 | 虞 | 開口一等 | 遇 | 模 | mu | mo/m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