膍胲

pí hǎi [ pi hai]
注音 ㄆ一ˊ ㄏㄞˇ

词语释义

牛胃与牛蹄。古代腊祭时的祭品。《庄子.庚桑楚》:'腊者之有膍胲﹐可散而不可散也。'成玄英疏:'膍﹐牛百叶也。胲﹐备也﹐亦言是牛蹄也。腊祭之时﹐牲牢甚备﹐至于四肢五藏﹐并皆陈设。祭事既讫﹐方复散之﹐则以散为是﹔若其祭未了﹐则不合散﹐又以散为不是。'后亦用以比喻虽然需要但不必称道的东西。

词语解释

  1. 牛胃与牛蹄。古代腊祭时的祭品。

    《庄子·庚桑楚》:“腊者之有膍胲,可散而不可散也。” 成玄英 疏:“膍,牛百叶也。胲,备也,亦言是牛蹄也。腊祭之时,牲牢甚备,至於四肢五藏,并皆陈设。祭事既讫,方復散之,则以散为是;若其祭未了,则不合散,又以散为不是。”后亦用以比喻虽然需要但不必称道的东西。 清 黎松门 《<续板桥杂记>序》:“窃得脑胲一臠,便自詡为瓣香。”

引证解释

⒈ 牛胃与牛蹄。古代腊祭时的祭品。

《庄子·庚桑楚》:“腊者之有膍胲,可散而不可散也。”
成玄英疏:“膍,牛百叶也。胲,备也,亦言是牛蹄也。腊祭之时,牲牢甚备,至於四肢五藏,并皆陈设。祭事既讫,方復散之,则以散为是;若其祭未了,则不合散,又以散为不是。”
后亦用以比喻虽然需要但不必称道的东西。 清黎松门《<续板桥杂记>序》:“窃得脑胲一臠,便自詡为瓣香。”

汉字详情

[pi]
部首: 444
笔画: 14
五笔: ETLX
仓颉: BHWP
四角: 76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牛胃)

(2) 同本义 。如:膍胲(牛胃与牛蹄。古代腊祭时的祭品。后比喻虽然需要但不必称道的东西);膍胵(反刍动物的胃;鸟类的胃)

(3) 厚

乐之君子,福禄膍之。——《诗·小雅》。毛传:“膍,厚也。”

英文翻译

(Cant.) 膍胵, gizzard and liver of domestic animals

方言集汇

◎ 粤语:fu4 pei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pi2 [客英字典] pi2 [海陆丰腔] pi2 [梅县腔] pi2
◎ 潮州话:b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hǎi,gǎi [hai,gai]
部首: 444
笔画: 10
五笔: EYNW
仓颉: BYVO
四角: 70282

详细解释

名词

有机化合物的一类,是羟胺的烃基衍生物的统称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六咍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哀平聲開口一等kai/koikɒi

膍胲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