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颊
繁体
腮頰
注音
ㄙㄞ ㄐ一ㄚˊ
词语释义
腮。
词语解释
即腮。
宋 林逋 《杏花》诗:“蓓蕾枝梢血点乾,粉红腮颊露春寒。”《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眉头儿一逗,腮颊儿一红,不觉变嗔为喜,嫣然一笑。” 冰心 《两个家庭》:“漆黑的眼睛,绯红的腮颊,不问而知是闻名未曾见面的侄儿 小竣 了。”
引证解释
⒈ 即腮。
引宋林逋《杏花》诗:“蓓蕾枝梢血点乾,粉红腮颊露春寒。”
《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眉头儿一逗,腮颊儿一红,不觉变嗔为喜,嫣然一笑。”
冰心《两个家庭》:“漆黑的眼睛,绯红的腮颊,不问而知是闻名未曾见面的侄儿小竣了。”
腮颊的国语词典
脸颊。
腮颊的网络释义
腮颊
腮颊造句
此款粉底液尤其香馥。任我去至哪里,都可闻见腮颊边飘来的香香的味儿。
他的嘴唇触到我的腮颊。我震颤了,说:“你太大胆了!”。
谁能开它的腮颊?它牙齿四围是可畏的。
趁拉钩的当儿,金叶不由自主,将腮颊依贴在山子的胸脯上。
十六岁如花的年龄,身形娇小玲珑,星眸皓齿杏脸桃腮,肌肤白腻吹弹可破,特别是腮颊两抹嫣红更是平添几分妖娆。
他的嘴脣触到硪的腮颊。硪震颤了,说:“你太大胆了。”但是他不怕丑。
他的嘴唇触到我的腮颊。我震颤了,说:“你太大胆了!”但是他不怕丑。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颊 。亦称“腮巴”、“腮巴子”、“腮斗”、“腮颊”、“腮帮”、“腮帮子”
莲花泛水,艳如越女之腮。—— 萧统《十二月启》
(2) 又如:腮庞(面颊,面容);腮斗儿(腮,脸蛋儿)
(3) 水生动物的呼吸器官
裴初不信,乃鲙鲤鱼无腮者,令左右食之。—— 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
英文翻译
lower part of face; jaw; gills of a fish
方言集汇
◎ 粤语:soi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oi1 [海陆丰腔] soi1 sii1 [梅县腔] soi1 [台湾四县腔] soi1 sii1 [东莞腔] sui1 [宝安腔] soi1 [客语拼音字汇] soi1
◎ 潮州话:sai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oi1 [海陆丰腔] soi1 sii1 [梅县腔] soi1 [台湾四县腔] soi1 sii1 [东莞腔] sui1 [宝安腔] soi1 [客语拼音字汇] soi1
◎ 潮州话:sa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六咍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鰓 | 蘇來 | 心 | 咍 | 平聲 | 灰 | 開口一等 | 咍 | 蟹 | sai/soi | sɒi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页(
),表示与头有关,夹声。本义:面颊,脸的两侧从眼到下颌部分)(2) 同本义
颊,面旁也。——《说文》
咸其辅颊舌。——《易·咸》。虞注:“耳目之间称辅颊。”
未能开笑颊,先欲换愁魂。——戎昱《闺情》
(3) 又如:颊辅(面颊);颊适(容貌调适,没有迎拒的表情);颊车(下牙床骨;牙慧,蹈袭陈言);颊颧(颊权。颧骨)
(4) 侧,旁边
湖桥北颊花坞,水阁西头竹村。——宋· 文同《湖桥》
(5) 堂内正室旁边的房间
中和堂上东南颊,独有人间万里风。—— 宋· 苏轼《中和堂东南颊下瞰海门洞》
(6) 姓
英文翻译
cheeks, jaw
方言集汇
◎ 粤语:gaa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