腭音

è yīn [ e yin]
注音 ㄜˋ 一ㄣ

词语释义

腭音 èyīn

(1) 气流通过腭部发出的语音

palatal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palatal] 气流通过腭部发出的语音 腭音,气流通过腭部发出的语音。

腭音的网络释义

腭音

  • 腭音,气流通过腭部发出的语音。
  • 腭音造句

    见溪群疑晓匣影喻为腭音一类,见与溪为近转而与晓匣影喻疑为旁通。
    注意非标准广州话也有龈腭音。
    有些辅音在发声时需要发硬腭音。
    这里是介乎于和之间的;我们能拒绝任何不能同时与和相协调的假设;例如,说代表一个上腭音是不可能的,逻辑上在两个齿音的发音之间只能假定是一个齿音。
    舌系带过短还限制了舌头在口腔内的活动,影响吐字和发音,尤其对卷舌音、腭音及舌音影响较大,如汉语拼音字母中的、、等发音困难。
    其中,舌系带过短是导致舌腭音及卷舌音发音不准的最主要原因,多由舌系带发育不良引起。

    汉字详情

    è [e]
    部首: 444
    笔画: 13
    五笔: EKKN
    五行:
    仓颉: BRRS
    四角: 76227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肉,咢声。本义:口腔的上膛。前部称硬腭,后部称软腭)同本义

    余循龟之南,见其腭中沸水,其上唇覆出,为人击缺。——《徐霞客游记》

    英文翻译

    palate, roof of mouth

    方言集汇

    ◎ 粤语:ngok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ngok8 ngong1 long1 [台湾四县腔] ngok7 [梅县腔] ngok8 [海陆丰腔] ngok7

    宋本广韵

    yīn [yin]
    部首: 907
    笔画: 9
    五笔: UJ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YTA
    四角: 006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指事。从言含一。甲骨文“言、音”互用,金文、小篆在“言中加一横,表示所发之音。本义:声音)

    (2) 同本义

    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说文》

    八音。一说笙、祝、鼓、箫、琴、埙、钟、磬也。——《白虎通·礼乐》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声成文,谓之音。——《礼记·乐记》

    夫音,乐之舆也。——《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鸡狗之音相闻。——《庄子》

    北音清越。——宋· 苏轼《石钟山记》

    鸟兽音迹。——清· 姚鼐《登泰山记》

    (3) 又如:音颡(喉咙);音强(指声音的强弱。也叫响度或音势。音的强弱,因发音体振动时之振幅大小而异,振幅大者则音强,振幅小者则音弱);音制(音调高下疾徐的节奏);音频(人类耳朵能产生反应的声音频率范围)

    (4) 音乐

    莫不中音。——《庄子·养生主》

    赵王好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 如:音律;音调

    (6) 泛指语言、消息、讯息等 。如:佳音;音讯(言信,消息)

    (7) 字的音读

    乡音无改。——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盖音谬也。——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8) 又如:音韵(指“汉”字字音中的声、韵、调)

    英文翻译

    sound, tone, pitch, pronuncia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jam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m1 [陆丰腔] jim1 [沙头角腔] jim1 [客英字典] jim1 [梅县腔] jim1 [东莞腔] jim1 [宝安腔] jim1 [台湾四县腔] jim1 [客语拼音字汇] yi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金侵B平聲開口三等侵Bʔĭĕmqim/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