腆颜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厚颜。
南朝 梁 沉约 《奏弹王源》:“明目腆颜,曾无愧畏。”《明史·艾穆传》:“ 居正 今以例留,腆颜就列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聂小倩》:“被妖物威胁,歷役贱务;腆颜向人,实非所乐。” 郭沫若 《屈原研究》:“不像后世有好些文人一遇着威逼便腆颜事仇而歌功颂德。”
引证解释
⒈ 厚颜。
引南朝梁沉约《奏弹王源》:“明目腆颜,曾无愧畏。”
《明史·艾穆传》:“居正今以例留,腆颜就列矣。”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聂小倩》:“被妖物威胁,歷役贱务;腆颜向人,实非所乐。”
郭沫若《屈原研究》:“不像后世有好些文人一遇着威逼便腆颜事仇而歌功颂德。”
腆颜的网络释义
腆颜
腆颜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肉(月),典声。本义:丰厚)
(2) 同本义
腆,设膳腆腆多也。——《说文》
腆,厚也。——《小尔雅》
自洗腆。——《书·酒诰》
(3) 注:“善也。”
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4) 又如:腆仪(厚礼);腆厚(丰厚);腆赠(厚赠);腆盛(丰盛)
(5) 平善;美好
不腆先君之祧。——《仪礼·聘礼》。注:“犹善也。”
腆,美也。——《广雅》
寡君有不腆之酒。——《仪礼·燕礼》
币必诚,辞无不腆。——《礼记·郊特性》
(6) 又如:腆养(善养)
(7) 厚颜,厚着脸皮 。
(8) 如:腆冒(厚颜冒昧)
(9) 惭愧 。
(10) 如:腆然(羞涩);腆愧(羞愧);腆嘿(羞愧不语);腆汗(因羞惭而出汗);腆面(面有羞愧之色);腆瞢(惭愧的样子);腆颜(面带羞愧之色);腼腆事仇(指不知羞耻地侍奉敌人)
动词
(1) 胸部或腹部向前挺出
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儒林外史》
(2) 又如:腆胸;腆肚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东莞腔] den3 [台湾四县腔] dien3 tien1 tiam2 [宝安腔] ten3 [海陆丰腔] dien3 tien1 tiam2 [客英字典] dien3 [梅县腔] dien3 [客语拼音字汇] dian3 ten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腆 | 他典 | 透 | 先開 | 上聲 | 銑 | 開口四等 | 先 | 山 | thenx/theen | tʰie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页,彦(
)声。从页( ),与头有关。本义:印堂)(2) 印堂,两眉之间
颜,眉目之间也。——《说文》。段玉裁注:“各本作眉目之间,浅人妄增字耳,今正。眉与眉之间不名颜。…颜为眉间,医经所谓阙,道书所谓上丹田,相书所谓中正印堂也。”
(3) 额头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 班固《汉书》
(4) 又如:颜角(额角);颜题(古代头巾覆额面部分)
(5) 面容,脸色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诗·郑风》
(6) 又如:颜状(容颜状貌);颜厚(面有惭色,难为情);颜貌(容貌)
(7) 体面,容誉 。如:颜汗(汗颜。惭愧的形像化说法);颜采(脸面上有光采);颜甲(指人脸皮厚如铁甲,不知羞耻);颜厚(脸皮厚,不知羞耻)
(8) 彩色 。如:颜泽(颜色光泽)
(9) 前端,前头 。如:颜行(先锋,在行伍的第一线)
(10)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nguang5 (ngûang) 「潮州」nguêng5 (ngûeng 旧时:ngûen) 〈姓〉ngang5 hian5 (ngâng hîa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