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憋

pí biē [ pi bie]
注音 ㄆ一ˊ ㄅ一ㄝ

词语释义

郁结。

词语解释

  1. 郁结。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淅零零地雨打芭蕉叶,急煎煎的促织儿声相接,做得个虫蚁儿天生的劣,特故把愁人做脾憋,更深后越切。”

引证解释

⒈ 郁结。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四:“淅零零地雨打芭蕉叶,急煎煎的促织儿声相接,做得个虫蚁儿天生的劣,特故把愁人做脾憋,更深后越切。”

脾憋的国语词典

憋拗忸气。《董西厢.卷六》:「做得个虫蚁儿天生的劣,特故把愁人做脾憋,更深后越切。」也作「脾鳖」。

脾憋的网络释义

脾憋

  • 出处
  •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淅零零地雨打芭蕉叶,急煎煎的促织儿声相接,做得个虫蚁儿天生的劣,特故把愁人做脾憋,更深后越切。”
  • 汉字详情

    [pi]
    部首: 444
    笔画: 12
    五笔: ERTF
    五行:
    仓颉: BHWJ
    四角: 762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月(肉);卑声。本义:脾脏。人和脊椎动物的内脏之一,是贮血和产淋巴与抗体的器官,有调节新陈代谢的作用。中医称“五脏”之一)

    (2) 同本义

    脾,土藏也。——《说文》

    脾者,谓之主。——《春秋元命苞》

    祭先脾。——《礼记·月令》

    (3) 又如:脾土(中医用语,指脾);脾析(牛胃);脾家(脾脏所在之处);脾和(脾性相合,意气相投);脾味(兴趣爱好;脾性,脾气)

    (4) 通“髀”。大腿

    鸿蒙方将拊脾雀跃而游。——《庄子·在宥》

    达于右脾。——《公羊传·桓公四年》

    (5) 通“膍”。牛胃

    嘉殽脾臄,或歌或咢。——《诗·大雅·行苇》

    蠃醢脾析。——《周礼·天官·醢人》

    英文翻译

    spleen, pancreas; disposi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pei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pi2 bi1 [客英字典] bi1 pi2 [海陆丰腔] pi2 bi1 [梅县腔] pi2 bi1 [沙头角腔] pi2 [东莞腔] pi2 [宝安腔] bi1 pi2 [客语拼音字汇] pi2
    ◎ 潮州话:bi5 p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符支支A開平聲開口三等支Abje/biebʰĭe
    biē [bie]
    部首: 440
    笔画: 15
    五笔: UMIN
    五行:
    仓颉: FKP
    四角: 9833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敝声。本义:性急)

    (2) 同本义

    憋,曰性急。——《集韵》

    (3) 又如:憋懯(亦作“憋怤”。急性);憋肠(急性子);憋古(性格暴烈、古怪、不合时宜)

    (4) 凶恶 。如:憋懆(凶狠)

    (5) 执拗 。如:憋拗(固执;执拗);憋劣(刚直,固执)

    动词

    (1) 憋闷,气闷 。如:憋的慌(非常气闷);憋憋焦焦(烦躁,气恼)

    (2) 抑制或堵住不让出来 。如:憋足劲;这口气憋了十年;憋住笑

    (3) 闹别扭;赌气 。如:憋性(闹别扭,赌气)

    英文翻译

    to suppress inner feelings; hasty

    方言集汇

    ◎ 粤语:bit3
    ◎ 客家话:[梅县腔] biet7 [海陆丰腔] biet7 piet7 [客英字典] pet7 biet7 [宝安腔] pet7 bet7 [客语拼音字汇] biad5 [台湾四县腔] biet7 pie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七薛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并列薛A開入聲開口三等仙Apĭɛtpjet/piet

    脾憋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