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偻

jǐ lǚ [ ji lv]
繁体 脊僂
注音 ㄐ一ˇ ㄌㄩˇ

词语释义

1.脊背向前弯曲;驼背。

词语解释

  1. 脊背向前弯曲;驼背。

    《增一阿含经·三宝品》:“年过少壮,牙齿缺落,头髮皓白,身体垢堺,皮缓面皱,脊僂呻吟,身如故车。”《百喻经·医治脊偻喻》:“譬如有人,卒患脊僂,请医疗治;医以酥涂,上下著板,用力痛压。”

引证解释

⒈ 脊背向前弯曲;驼背。

《增一阿含经·三宝品》:“年过少壮,牙齿缺落,头髮皓白,身体垢堺,皮缓面皱,脊僂呻吟,身如故车。”
《百喻经·医治脊偻喻》:“譬如有人,卒患脊僂,请医疗治;医以酥涂,上下著板,用力痛压。”

脊偻的网络释义

脊偻

  • 脊背向前弯曲;驼背
  • 《增一阿含经·三宝品》:“年过少壮,牙齿缺落,头发皓白,身体垢堺,皮缓面皱,脊偻呻吟,身如故车。”《百喻经·医治脊偻喻》:“譬如有人,卒患脊偻,请医疗治;医以酥涂,上下著板,用力痛压。”
  • 汉字详情

    [ji]
    部首: 444
    笔画: 10
    五笔: IWEF
    五行:
    仓颉: FCB
    四角: 32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本义:背中间的骨头)

    (2) 同本义

    脊,背吕也。——《说文》

    举肺脊。——《仪礼·特性礼》

    坎为美脊。——《易·说卦传》

    或碎脑以折脊。——李白《大猎赋》

    (3) 又如:脊杖(在罪犯脊背上施加的杖刑);脊令(脊令原。即“鹡鸰”,水鸟名。常比喻兄弟,或兄弟友爱,急难相顾)

    (4) 物体上像脊梁骨似的隆起部分 。如:山脊;屋脊;脊封(书脊上的封皮)

    (5) 理,条理

    有伦有脊。——《诗·小雅·正月》

    英文翻译

    spine, backbone; ridge

    方言集汇

    ◎ 粤语:zek3 zik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it7 [宝安腔] zit7 [海陆丰腔] zit7 [客英字典] zit7 [梅县腔] zit7 [东莞腔] ziak7 [客语拼音字汇] jid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資昔昔開入聲開口三等ciek/ziektsĭɛk
    lǚ,lóu [lv,lou]
    部首: 221
    笔画: 11
    五笔: WOV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OFDV
    四角: 29244

    详细解释

    lóu

    (2) ——见“佝偻”( gōulóu)

    (3) 另见

    动词

    (1) (形声。从人,娄声。本义:弯腰)

    (2) 同本义

    偻,尩也。——《说文》。按,《白虎通》:周公背偻是为强后。此字本训背曲。

    偻者不袒。——《礼记·问丧》

    见疴偻者。——《庄子·达生》

    行步俯偻。——《汉书·蔡义传》

    再命而偻。——《左传·昭公七年》

    偻巫跛觋。——《荀子·王制》

    正考父一命而伛(曲背),再命而偻(弯腰),三命而俯,循墙而走,孰敢不轨!——《庄子·列御寇》

    同行则偻身自卑。——《后汉书·邓后传》

    (3) 又如:偻背(弓着背);偻偻(弓身貌。形容恭顺);偻行(曲背而行。形容衰老);偻步(驼着背走路);偻人(曲背的人。借指老人);偻身(弯下身子);偻俯(弯下身子,表示恭敬)

    (4) 泛指弯曲

    虽有圣人之知,未能偻指也。——《荀子·儒效》

    名词

    驼背的人

    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齐使秃者御秃者,使眇者御眇者,使跛者御跛者,使偻者御偻者。——《谷梁传》

    形容词

    (1) 疾速,速度快

    夫人不偻,不可使入。——《公羊传》

    (2) 另见 lóu

    英文翻译

    humpback;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lau4
    ◎ 潮州话:罗污2(屡)又 罗污5(卢),lu2(lú) lu5(lû)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