胠箧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原谓撬开箱子。后亦泛指盗窃。
《庄子·胠箧》:“将为胠篋、探囊、发匱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曰:“从旁开为胠,一云发也。” 成玄英 疏:“胠,开;篋,箱……此盖小贼,非巨盗者也。”《旧唐书·李密传》:“ 隋氏 往因 周 末,预奉缀衣,狐媚而图圣寳,胠篋以取神器。” 金 元好问 《祖唐臣愚庵》诗:“小智胠篋盗所羞,大智移国鬼与讎。” 明 吾邱瑞 《运甓记·纫衣被贼》:“凄其胠篋空搔首,这情怀和谁分剖。”
指盗窃者。
清 龚自珍 《题王子梅盗诗图》诗:“若辈徧朝市,何必尽胠篋。”
引证解释
⒈ 原谓撬开箱子。后亦泛指盗窃。
引《庄子·胠箧》:“将为胠篋、探囊、发匱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曰:“从旁开为胠,一云发也。”
成玄英疏:“胠,开;篋,箱……此盖小贼,非巨盗者也。”
《旧唐书·李密传》:“隋氏往因周末,预奉缀衣,狐媚而图圣寳,胠篋以取神器。”
金元好问《祖唐臣愚庵》诗:“小智胠篋盗所羞,大智移国鬼与讎。”
明吾邱瑞《运甓记·纫衣被贼》:“凄其胠篋空搔首,这情怀和谁分剖。”
⒉ 指盗窃者。
引清龚自珍《题王子梅盗诗图》诗:“若辈徧朝市,何必尽胠篋。”
胠箧的国语词典
开箱偷东西。语出《庄子.胠箧》:「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后亦泛指窃盗。《旧唐书.卷五十三.李密传》:「狐媚而图圣宝,胠箧以取神器。」明.无名氏《运甓记.第二十五出》:「凄其胠箧空搔首,这情怀和谁分剖。」
胠箧的网络释义
胠箧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月(肉),去声。本义:腋下)
(2) 同本义
胠,亦(腋)下也。——《说文》
胠,胁也。——《广雅·释亲》
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素问·咳论》
(3) 古代军阵的右翼 。如:胠翼(右翼。古代战阵有左右翼,借指事物之相辅相成者)
动词
(1) 从旁边撬开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庄子·胠箧》。释文引司马注:“从旁开为胠。”
(2) 又如:胠箧(胠笈。胠橐。原指撬开箱子。后亦泛指盗窃);胠箧儿(小偷)
(3) 通“阹”。搁浅
胠于沙而思水,则天逮矣。——《荀子·荣辱》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1 [客英字典] ki1 [海陆丰腔] k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虚 | 去魚 | 溪 | 魚 | 平聲 | 魚 | 開口三等 | 魚 | 遇 | khio/qiv | kʰĭ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