胏腑

fèi fǔ [ fei fu]
注音 ㄈㄟˋ ㄈㄨˇ

词语释义

1.同"肺腑"。 2.比喻帝王的亲戚。 3.比喻内心。

词语解释

  1. 同“ 肺腑 ”。比喻帝王的亲戚。

    《三国志·吴志·孙綝传》:“臣伏自省,才非干国,因缘胏腑,位极人臣。”一本作“ 肺腑 ”。

  2. 比喻内心。

    唐 元稹 《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媿捧芝兰赠,还披胏腑呈。” 宋 苏辙 《送柳子玉》诗:“但求免讥评,岂顾愁胏腑。”

引证解释

⒈ 同“肺腑”。

⒉ 比喻帝王的亲戚。一本作“肺腑”。

《三国志·吴志·孙綝传》:“臣伏自省,才非干国,因缘胏腑,位极人臣。”

⒊ 比喻内心。

唐元稹《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媿捧芝兰赠,还披胏腑呈。”
宋苏辙《送柳子玉》诗:“但求免讥评,岂顾愁胏腑。”

胏腑的网络释义

胏腑

  • 胏腑是一个汉语词语,比喻帝王的亲戚;比喻内心,《三国志·吴志·孙綝传》有记载。
  • 汉字详情

    zǐ,fèi [zi,fei]
    部首: 444
    笔画: 8
    五笔: ETNT
    仓颉: BLXH
    四角: 75227

    英文翻译

    meat

    方言集汇

    ◎ 粤语:zi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i3 [梅县腔] zi3 [海陆丰腔] zi3 [客英字典] zi3
    ◎ 潮州话:z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阻史上聲開口三等ʧĭəcrix/triio
    [fu]
    部首: 444
    笔画: 12
    五笔: EYWF
    五行:
    仓颉: BIOI
    四角: 702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府声。本义:腑脏)

    (2) 中医以胃、胆、膀胱、三焦、大小肠的总称 。亦泛指内脏器官

    六府。谓大肠、小肠、胃、膀胱、三焦、胆也。府者,为五藏宫府也。俗字作腑。——《白虎通·性情》

    (3) 又如:腑脏(中医对人体内部器官的总称)

    (4) 喻内心,心怀 。如:肺腑(泛指内脏。亦比喻内心)

    形容词

    腐烂的 。如:腑水(腐水,臭水);腑冷(腐烂散落)

    英文翻译

    bowels, entrails, internal organs

    方言集汇

    ◎ 粤语:fu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fu3 [客英字典] fu3 [海陆丰腔] fu3 [梅县腔] fu3 [东莞腔] fu3 [宝安腔] fu3 [客语拼音字汇] f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九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方矩上聲合口三等pĭupyox/pi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