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脊

bèi jǐ [ bei ji]
注音 ㄅㄟˋ ㄐ一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背脊 bèijǐ

(1) 人的背部

the back of the human body

词语解释

  1. 背部。

    《朱子语类》卷七十:“故於卦之三四爻发虎尾义,便是阴去躡他阳背脊后处。”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一:“两个车轮几乎全部埋在水里,白鼻也只露出一个大背脊,好像是浮在水上,努力挣扎。”

引证解释

⒈ 背部。

《朱子语类》卷七十:“故於卦之三四爻发虎尾义,便是阴去躡他阳背脊后处。”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一:“两个车轮几乎全部埋在水里,白鼻也只露出一个大背脊,好像是浮在水上,努力挣扎。”

背脊的国语词典

胸部后的脊骨部分。

如:「无论坐或立,背脊都要挺直,以养成良好的习惯。」

背脊的网络释义

背脊

  • 背脊,指人的背部。语出《朱子语类》卷七十:“故於卦之三四爻发虎尾义,便是阴去蹑他阳背脊后处。”
  • 背脊的翻译

    英语: the back of the human body
    法语: dos

    背脊造句

    人们拍拍他的背脊,一本正经的点点头,表示赞许。
    身上那件因长年累月奋战在肉案而被染成了暗黄色的背心,此时正紧紧的贴在背脊之上。
    头上是炎炎烈日,脚下是滚烫的泥和水,赤膊,短裤,揩汗布系在腰间,那是闻一多的“豆腐砖”体,整齐的艰辛,以黑红背脊上的汗滴为脚韵。
    银甲骑士长发披散,穿着一袭黄袍,斜靠在雪獒厚墩墩的背脊上,专心致志地吹着横笛。
    白铘只觉背脊有一股尖冷的寒意升了上来,不禁自责起来。
    加上又是在农历七月一日鬼门开的前一天,很多人都感到背脊发凉,虽然陈镇川有交待务必要在半夜十二点离开现场,但由于导演求好心切,还是到早上才收工。
    楚枫的声音铿锵有力,每字每句都摄人心魄,几乎所有听到这句话的人,都不由得身体一颤,背脊升起阵阵凉风,就连楚家人也不例外。
    全身上下,腰腿骨骼,背脊肩膀,手肘腕掌的力量连成一气,气血调和。
    一条始于第一背脊骨基部。
    拣去姜葱、花椒,用刀从背脊骨剁开,去净骨头,盛入碗内。
    潺潺流水,奏起了清澈的乐曲;葳蕤草地,闪耀着露珠的光芒;巍峨高山,撑起了高傲的背脊。
    举例来说,当你考虑你曾经想过要写一本书时,如果你感到一股凉意从你的背脊骨透下,那么,你就在纸上把这种感受描述出来。
    于是云雀飞起来,扑在鹰的背脊上,啄起鹰的羽毛来了。
    他举步维艰的走着,就算背上的重量压弯了他的背脊,前方却又是漫长的阶梯,但不管如何,他是不会放手的。
    一早起锅,用虾子、比目鱼、猪背脊骨去熬制底汤。
    吴凡的身影在半空跟三目玄虎交错,他伸出手掌,重重拍在雄健的虎背脊上。
    数十米长的瀑布从头顶直贯而下,不断的轰击着章叶的头顶、双肩、双腿和背脊。
    我不祈求轻省的担子,只求坚强的背脊。
    净罪之塔,吱嘎作响…,就像光一般,贯穿世界,背脊之塔,摇摇晃晃…,不断往下坠的是我们,还是天空?久保带人。
    这个紫袍中年人,身高九尺,昂藏巍峨,背脊挺立,如剑如枪,好像一座高山,压迫而来,虽然相隔很远,但方寒几乎想停止自己的呼吸。

    汉字详情

    bèi,bēi [bei]
    部首: 444
    笔画: 9
    五笔: UXEF
    姓名学:
    仓颉: LPB
    四角: 122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人用脊背驮

    早背胡霜过戍楼,又随寒日下汀州。——罗邺《雁》

    (2) 又如:背粮食;背头(男子头发由鬓角起都向后梳的发式);背锅(方言。驼背)

    (3) 负担;承受 。如:背了一身债;背利(负担很重的或长期的利息);背罪(承担罪责)

    (4) 另见 bèi

    英文翻译

    back; back side; behind; betray

    方言集汇

    ◎ 粤语:bui3 bui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boi5 poi5 (ba2) [陆丰腔] boi5 [沙头角腔] boi5 poi5 [宝安腔] boi5 | poi3 [海陆丰腔] boi5 poi6 (ba2) [客英字典] boi5 poi5 [梅县腔] poe.3 poe.5 bi5 [客语拼音字汇] ba2 boi4 poi4 [东莞腔] boi5 po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八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蒲昧去聲合口一等buaih/buoybʰuɒi
    [ji]
    部首: 444
    笔画: 10
    五笔: IWEF
    五行:
    仓颉: FCB
    四角: 32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本义:背中间的骨头)

    (2) 同本义

    脊,背吕也。——《说文》

    举肺脊。——《仪礼·特性礼》

    坎为美脊。——《易·说卦传》

    或碎脑以折脊。——李白《大猎赋》

    (3) 又如:脊杖(在罪犯脊背上施加的杖刑);脊令(脊令原。即“鹡鸰”,水鸟名。常比喻兄弟,或兄弟友爱,急难相顾)

    (4) 物体上像脊梁骨似的隆起部分 。如:山脊;屋脊;脊封(书脊上的封皮)

    (5) 理,条理

    有伦有脊。——《诗·小雅·正月》

    英文翻译

    spine, backbone; ridge

    方言集汇

    ◎ 粤语:zek3 zik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it7 [宝安腔] zit7 [海陆丰腔] zit7 [客英字典] zit7 [梅县腔] zit7 [东莞腔] ziak7 [客语拼音字汇] jid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資昔昔開入聲開口三等ciek/ziektsĭɛ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