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瓶

dǎn píng [ dan ping]
繁体 膽瓶
注音 ㄉㄢˇ ㄆ一ㄥˊ

词语释义

胆瓶 dǎnpíng

(1) 颈长腹大,形如悬胆的花瓶

a vase with a slender neck and a bulging belly

词语解释

  1. 长颈大腹的花瓶,因形如悬胆而名。

    宋 陈傅良 《水仙花》诗:“掇花寘胆瓶,吾今得吾师。” 元 无名氏 《碧桃花》第一折:“ 兴儿 ,你将这碧桃花拣那开得盛的折一枝来,胆瓶里插着,等我看咱。” 清 纳兰性德 《忆江南》词:“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 宗璞 《团聚》:“他以为这些玩意都散失了,现在居然还有胆瓶、磁罐之类堆着。”

引证解释

⒈ 长颈大腹的花瓶,因形如悬胆而名。

宋陈傅良《水仙花》诗:“掇花寘胆瓶,吾今得吾师。”
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一折:“兴儿,你将这碧桃花拣那开得盛的折一枝来,胆瓶里插着,等我看咱。”
清纳兰性德《忆江南》词:“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
宗璞《团聚》:“他以为这些玩意都散失了,现在居然还有胆瓶、磁罐之类堆着。”

胆瓶的国语词典

颈部细长,腹部圆满,形如悬胆将下坠之势的瓶子。

胆瓶的网络释义

胆瓶

  • 胆瓶,因器型如悬胆而得名。直口,细长颈,削肩,肩以下渐硕,腹下部丰满。为花器,始烧于唐代至清中晚期。盛行于宋代,是陶瓷器型中的经典。胆瓶由于造型典雅优美,给人超烦脱俗的无限情趣,为当时宋代朝野各界所追捧。
  • 胆瓶造句

    急雪咋翻香阁絮,轻风吹倒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人们应当百倍警惕,再把这个恶魔装进胆瓶里,扔进大海,让它一万年也不得重见天日。
    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纳兰容若。
    养花胆瓶,其式之高低大小须与花相称,而色之浅深浓淡又须与花相反。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又是黄昏。乌鸦的翅膀再也无法安慰,你这位千古伤心的书生。纳兰容若。
    每册中点和终点都是法决的胆瓶。
    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纳兰容若。
    我们见到一个肥胖的老头正在拿着一把放大镜在瞄一件青釉胆瓶,口里用着非常不准确的普通话说我再看看,我再看看。
    汝窑瓷器造型有盘、碗、瓶、洗、尊、盏托、水仙盆等,其中瓶的变化较为丰富,有纸槌瓶、玉壶春瓶、胆瓶等多种,而刘易见到的这件就是玉壶春瓶。
    早起一睁眼,窗户纸上亮晃晃的,下雪了!雪天,到后园去折腊梅花天竺果。明黄色的腊梅鲜红的天竺果,白雪,生意盎然。腊梅开得很长,天竺果尤为耐久,插在胆瓶里,可经半个月。
    养花胆瓶,其式之高低大小,须与花相称。
    小伙子忙打开一侧的小木柜,取出一个胆瓶,倒出数片其色淡黑,清香扑鼻的玄参片,递到乃父手中。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纳兰容若。

    汉字详情

    dǎn [dan]
    部首: 444
    笔画: 9
    五笔: EJGG
    五行:
    仓颉: BAM
    四角: 7621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詹声。本义:胆囊。动物体内消化器官之一)

    (2) 同本义。通称胆或苦胆

    膽,连肝之府也。——《说文》。俗字作“胆”。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按,形如瓶,长三寸,在肝之短叶间。华佗曰:“胆者,中清之府,号曰将军。主藏而不泻。”

    胆为云,肝为风,肾为雨。——《淮南子·精神》。注:“胆,金也。”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李白《行路难》

    (3) 又如:胆结石(胆石症);胆裂(胆为之破裂。形容恐惧之甚);胆裂魂飞(恐惧惊怖到极点);胆液(胆汁)

    (4) 胆子,胆量,勇气

    勇胆猛戾。——《荀子·脩身》。注:“有胆气也。”

    虎骑闻之应胆慑。——岑参《老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5) 又如:胆落(丧胆落魄);胆大如斗(比喻人的胆量极大)

    (6) 装在器物内层,可容纳水、空气等的东西 。如:瓶胆,球胆

    英文翻译

    gall bladder; bravery, courage

    方言集汇

    ◎ 粤语:daam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五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干平聲開口一等dandʰɑn
    píng [ping]
    部首: 435
    笔画: 10
    五笔: UAG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TTMVN
    四角: 814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瓦,并声。《说文》本从缶。缶( fǒu),瓦器,即陶制器皿。本义:汲水器)

    (2) 古代比缶小的容器,用以汲水,也用以盛酒食

    瓶,瓮也。(瓮,汲瓶也)。——《说文》

    缶其小者谓之瓶。——《方言》五

    羸其瓶。——《易·井》

    新盆槃瓶。——《仪礼·士丧礼》

    (3) 泛指腹大颈长的容器

    盛于盆,尊于瓶。——《礼记·礼器》

    吾一瓶一缽足矣。——清· 彭端叔《为学一首示子侄》

    (4) 又如:花瓶(插花用的瓶子);瓷瓶;暖瓶;两瓶牛奶;喝了一瓶酒;瓶彝(祭器);瓶落水(“不”的隐语。瓶子掉进水里,水往瓶里灌,挤出空气,发出不、不、不的声音,故称)

    (5) 量词。如:一瓶醋;两瓶墨水

    英文翻译

    jug, pitcher, vase, jar, bottle

    方言集汇

    ◎ 粤语:peng4 ping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piang2 [客英字典] pen2 piang2 [陆丰腔] piang3 [梅县腔] pin2 [台湾四县腔] pin2 pen2 piang2 [东莞腔] piang2 [海陆丰腔] pin2 pen2 piang2 [宝安腔] piang2 [客语拼音字汇] piang2 pi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薄經青開平聲開口四等bengbʰie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