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项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犹项背。常喻前人的事迹和声望。
清 叶燮 《原诗·外篇下》:“ 左思 、 鲍照 次之, 思 与 照 亦各自开生面,餘子不能望其肩项。”
引证解释
⒈ 犹项背。常喻前人的事迹和声望。
引清叶燮《原诗·外篇下》:“左思、鲍照次之, 思与照亦各自开生面,餘子不能望其肩项。”
肩项的网络释义
肩项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从户,从肉。本义:肩膀)
(2) 同本义
肩,髆也。从肉,象形。——《说文》
北方有比肩之民焉。迭食而迭望。——《尔雅》
肩臂臑。——《仪礼·少牢礼》
肩之所倚。——《庄子·养生主》
并肩手相接。——《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3) 又如:肩巴(肩膀);肩甲(即肩胛);肩磨(肩膀耸动,浑身发抖);肩排(并肩排列;并排)
(4) 动物的腿根部
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啗之。——《史记·项羽本纪》
(5) 担子 。如:歇肩;息肩
动词
(1) 担荷 。如:身肩重任;肩舆(两人抬的小轿子);肩舆入内(准予坐小轿入宫);肩位(承担;敢任);肩承(担当)
(2) 任,任用
肩,胜也。——《尔雅》
朕不肩好货。——《书·盘庚》。传:“任也。”
永肩一心。——《书·盘庚下》。注:“长任一心以示。”
(3) 相提并论或等齐 。如:肩随(跟上,比得上);肩差(肩相差次。指并立)
量词
用于比喻重量、负担
卫老婆子仿佛卸了一肩重担似的嘘了一口气。——鲁迅《祝福》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ien1 [客语拼音字汇] gian1 [海陆丰腔] gien1 [宝安腔] gen1 [台湾四县腔] gien1 [梅县腔] gian1 gin1 [客英字典] gen1 gien1 [东莞腔] gen1 [陆丰腔] kian1
◎ 潮州话:goiⁿ1 [揭阳、潮阳]gaiⁿ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堅 | 古賢 | 見 | 先開 | 平聲 | 先 | 開口四等 | 山 | 先 | kam | ke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页,工声。从页,与头有关。本义:脖子的后部)
(2) 同本义
项,头后也。——《说文》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曹植《洛神赋》
项背相望。——《后汉书·左雄传》
(3) 又如:项髻(挽发髻于颈后);项窝(脖子后部的凹处)
(4) 泛指人颈
老魔将芭蕉扇插在后项衣领。——《西游记》
项掣金锁。——唐· 李朝威《柳毅传》
青项金翅。——《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项头(头与脖项);项领(指颈部);项缩(缩颈。形容畏惧的样子)
(6) 代数中不用加、减号连接的单式 。如:内项;外项
(7) 款项 。如:进项;欠项;出项;项头(项目)
(8) 春秋时国名 。在今河南省项城县东北
(9) 冠的后部
宾右手执项,左手执前进客。——《仪礼·士冠礼》
(10) 姓
量词
用于分项目的事物 。如:八项注意;下列各项;一项任务;援引该法律的第六条第三款第二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