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硗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亦作“ 肥墝 ”。亦作“ 肥墽 ”。土地肥沃或瘠薄。
《孟子·告子上》:“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磽,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荀子·王制》:“相高下,视肥墝,序五种。”《淮南子·泰族训》:“察陵陆水泽肥墽高下之宜,立事生财,以除飢寒之患。” 元 王祯 《农书》卷三:“田有良薄,土有肥磽,耕农之事,粪壤为急。” 清 冯桂芬 《与友人书》:“ 苏 省赋额轻重不论肥磽,而以各县旧时官田之多少为差。”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肥墝”。亦作“肥墽”。土地肥沃或瘠薄。
引《孟子·告子上》:“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磽,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
《荀子·王制》:“相高下,视肥墝,序五种。”
《淮南子·泰族训》:“察陵陆水泽肥墽高下之宜,立事生财,以除飢寒之患。”
元王祯《农书》卷三:“田有良薄,土有肥磽,耕农之事,粪壤为急。”
清冯桂芬《与友人书》:“苏省赋额轻重不论肥磽,而以各县旧时官田之多少为差。”
肥硗的网络释义
肥硗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肉,本义:脂肪多)
(2) 同本义
肥,多肉也。——《说文》
坚土之人肥。——《大戴礼记·易本命》
瞻肥瘠。——《礼记·月令》
吾牲牷肥。——《左传·桓公六年》。服注:“牛羊曰肥。”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孟子·梁惠王上》
(3) 又如:肥猪;肥肉(喻指有钱的人);肥腻(含油脂多的食物;油脂多);肥汉(肥胖的男子)
(4) 引申为肥沃
不爱珍器重肥饶之地。——汉· 贾谊《过秦论》
(5) 又如:这块地肥极了;肥衍(土地肥沃);肥饶(肥沃富饶)
(6) 茁壮,粗大
桃花流水鳜鱼肥。——唐· 张志和《渔歌子》
(7) 又如:肥茂(肥壮茂盛);肥茁(肥壮);肥润(肥壮润泽);肥泽(肌肉丰润)
(8) 富裕 。如:肥强(富饶强盛)
(9) 衣服又宽又大 。如:伙穿一条裤子都嫌肥;肥大
(10) 赚钱又不费力 。如:肥秩(收入丰厚的官位)
动词
(1) 使土地肥沃
掩地表亩,剌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也。——《荀子·富国》
(2) 使发财 。如:肥己
(3) 通“非”(
)。责难目所偏视,晋国爵之;口所偏肥, 晋国黜之。——《列子·黄帝》
名词
(1) 肥料 。如:田里肥足,仓里谷足;肥分
(2) 不正当的财物 。如:暗中分肥
(3) 油脂
干其皮,中作肥。——《齐民要术》引《南方记》
(4) 古国名 。春秋时狄人所建,后为晋所灭。故都在山西省昔阳县东
秋八月壬午,灭肥。——《左传·昭公十二年》
(5)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ui2 [客英字典] pui2 [台湾四县腔] pi2 [梅县腔] pi2 pui2 [沙头角腔] fui2 pui2 [宝安腔] fui2 pui2 [东莞腔] fui2 [陆丰腔] pui3 [客语拼音字汇] fi2 fui2 pi2 pui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肥 | 符非 | 並 | 微合 | 平聲 | 微 | 合口三等 | 止 | 微 | bʰĭwəi | byoi/bvoi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石,尧声。本义:土地坚硬而瘠薄)
(2) 同本义
硗,磐石也。字亦作墝。——《说文》
则地有肥硗。——《孟子》。注:“薄也。”
瘠硗之地。——《国语·楚语》
(3) 又如:硗薄(土地坚硬而不肥沃);硗瘠(土地坚硬而贫瘠);硗秃(贫瘠多石不生草木之地)
(4) 高低不平 。如:硗崔嵬(山峰高耸);硗聱(多石,高低不平);硗硗(隆起突出的样子)
(5) 坚硬
田者争处墝埆。——《淮南子·原道》
物坚硬谓之硗埆。——《通俗文》
(6) 又如:硗确(坚石;多石而坚硬的路)
(7) 恶坏 。如:硗薄(比喻风俗人情不厚道)
(8) 薄的
形细翼硗轻巧,灭灯扑烛投明。——《西游记》
名词
坚硬的石头
硗,乃石之坚者。——承培元《广说文答问疏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