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皂

féi zào [ fei zao]
注音 ㄈㄟˊ ㄗㄠ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肥皂 féizào

(1) 一种清洗及乳化剂。藉皂化作用,将金属盐类的碱与天然油脂类的脂肪酸反应而生成的脂肪酸盐

soap

词语解释

  1. 亦作“ 肥皁 ”。古代用皂荚或肥珠子等捣烂制成丸,用以洗涤去污者,均称“肥皂”。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 浙中 少皁荚,澡面涴衣,皆用肥珠子。木亦高大,叶如槐而细,生角,长者不过三数寸。子圆黑肥大,肉亦厚,膏润于皁荚,故一名肥皁。” 元 郑廷玉 《忍字记》第一折:“可怎生洗不下来,将肥皂来。” 明 刘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金鱼池》:“﹝鱼﹞吞肥皂水得一死。”参见“ 肥皂荚 ”、“ 肥珠子 ”。

  2. 近代洗涤去污用的化学制品,通常制成块状,沿旧称。一般洗涤用的肥皂用油脂和氢氧化钠制成。工业上用重金属或碱土金属盐的肥皂做润滑剂。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原来他的化学教科书不好,那节肥皂的制造方法,没有写明白。”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肥皁”。古代用皂荚或肥珠子等捣烂制成丸,用以洗涤去污者,均称“肥皂”。参见“肥皂荚”、“肥珠子”。

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上:“浙中少皁荚,澡面涴衣,皆用肥珠子。木亦高大,叶如槐而细,生角,长者不过三数寸。子圆黑肥大,肉亦厚,膏润于皁荚,故一名肥皁。”
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一折:“可怎生洗不下来,将肥皂来。”
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金鱼池》:“﹝鱼﹞吞肥皂水得一死。”

⒉ 近代洗涤去污用的化学制品,通常制成块状,沿旧称。一般洗涤用的肥皂用油脂和氢氧化钠制成。工业上用重金属或碱土金属盐的肥皂做润滑剂。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原来他的化学教科书不好,那节肥皂的制造方法,没有写明白。”

肥皂的国语词典

一种清洁用品。旧时将肥皂荚捣烂为丸,用来洗濯衣物,称为「肥皂」。今多用化学方法制成。

肥皂的翻译

英语: soap, CL:
德语: Seife (S)​
法语: savon

肥皂造句

我抱起袖子,拿出一件衣服,用水泡湿,然后抹上肥皂,再用力搓。搓呀搓,我的手都搓红了,但衣服上还有一点儿油污没搓干净。我只好用刷子涮,涮好后再用清水把衣服洗干净。我洗了几件衣服,妈妈来了,看着我卖力地样子,妈妈笑了,笑得那样开心,那样欣慰。
我老爸还说,你这个肥皂真好用,洗完澡浑身滑溜溜的。
我跟你说,洁面一定要买好的,一百以下不用考虑。便宜的洁面不是溶解你皮肤分泌的是皮脂,是刮油,就像肥皂一样,硬生生的把油脂洗掉,干,绷,紧,刺激皮脂腺,造成皮脂过度分泌,油光脸,不爽!。
我先用肥皂把板凳的身体涂匀,接着用刷子使劲的刷。
妈妈好累了,小孩子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于是拿起袜子在水里洗了洗,拿起肥皂,在袜子上涂了一点,把袜子揉出来泡沫,袜子洗好了又放在水里洗干净,把袜子从水里拿出来拧干,袜子洗好了。
理想是肥皂,沅去你的自私心。
他的手刚打过肥皂,很滑腻。
他的幻想如同肥皂泡,一下子破灭了。
他很瘦,瘦骨嶙峋的,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穿一身洗得发白的蓝粗尼大衣。衣服上散发着劣质肥皂的味道,毫无疑问,他的境况并不好。但卑微与贫寒并没有在他身上留下太多影子,脸上带着略显促狭的微笑,显出快乐的样子,这与他的同伴的小心翼翼截然相反。
如果是在公共浴室里洗澡的时候说,那你就可以在地上找肥皂了,放心,肯定有。
另外,以后处理伤口的话最好用碱性大的肥皂用力搓伤口。
洗衣肥皂看起来像乳酪。
因为无论是香皂还是肥皂都属于碱性物质,不冲洗干净容易刺激你的皮肤。洗完手后,无论是肥皂还是香皂的话都需要得冲净。
今天,我们有特大型的饮料,超大型肥皂盒还有汽车超级大甩卖。
厨房用具:如果你知道有人迁入新居,你会找到花费较低的厨具,塑料贮藏容具、肥皂盒、调味品、量筒、餐盘和杯子。
其他衣食住行的物质享受像肥皂、热水淋浴、自来水等,也会让这个森林少年感到心烦不安。
在肥皂盒经过流水线诗,空盒被吹出了流水线,就这么简单。
没有非常的精力和工作能力便不可能成为天才。既没有精力也没有工作能力的所谓天才,不过是一个漂亮的肥皂泡或者是一张只能到达月球上去兑现的支票而已。但是,哪里有超乎常人的精力与工作能力,哪里就有天才。
还有一些作品比较抽象,另有一些画题包括一座户外厕所和一个吹着肥皂泡的人。
果实富含胰皂质,可煎汁代替肥皂使用,皂刺及荚果均可药用。

汉字详情

féi [fei]
部首: 444
笔画: 8
五笔: EC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BAU
四角: 7721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肉,本义:脂肪多)

(2) 同本义

肥,多肉也。——《说文》

坚土之人肥。——《大戴礼记·易本命》

瞻肥瘠。——《礼记·月令》

吾牲牷肥。——《左传·桓公六年》。服注:“牛羊曰肥。”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孟子·梁惠王上》

(3) 又如:肥猪;肥肉(喻指有钱的人);肥腻(含油脂多的食物;油脂多);肥汉(肥胖的男子)

(4) 引申为肥沃

不爱珍器重肥饶之地。——汉· 贾谊《过秦论》

(5) 又如:这块地肥极了;肥衍(土地肥沃);肥饶(肥沃富饶)

(6) 茁壮,粗大

桃花流水鳜鱼肥。——唐· 张志和《渔歌子》

(7) 又如:肥茂(肥壮茂盛);肥茁(肥壮);肥润(肥壮润泽);肥泽(肌肉丰润)

(8) 富裕 。如:肥强(富饶强盛)

(9) 衣服又宽又大 。如:伙穿一条裤子都嫌肥;肥大

(10) 赚钱又不费力 。如:肥秩(收入丰厚的官位)

动词

(1) 使土地肥沃

掩地表亩,剌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也。——《荀子·富国》

(2) 使发财 。如:肥己

(3) 通“非”( fēi)。责难

目所偏视,晋国爵之;口所偏肥, 晋国黜之。——《列子·黄帝》

名词

(1) 肥料 。如:田里肥足,仓里谷足;肥分

(2) 不正当的财物 。如:暗中分肥

(3) 油脂

干其皮,中作肥。——《齐民要术》引《南方记》

(4) 古国名 。春秋时狄人所建,后为晋所灭。故都在山西省昔阳县东

秋八月壬午,灭肥。——《左传·昭公十二年》

(5) 姓

英文翻译

fat, plump, obese; fertile

方言集汇

◎ 粤语:fei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ui2 [客英字典] pui2 [台湾四县腔] pi2 [梅县腔] pi2 pui2 [沙头角腔] fui2 pui2 [宝安腔] fui2 pui2 [东莞腔] fui2 [陆丰腔] pui3 [客语拼音字汇] fi2 fui2 pi2 pu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八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符非微合平聲合口三等bʰĭwəibyoi/bvoi
zào [zao]
部首: 501
笔画: 7
五笔: RA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HAP
四角: 267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皂斗的略称(指栎实、柞实等),其壳斗煮汁,可以染黑,本作“皁”,后作“皂”

一日山林,其植物宜皂物。——《周礼·地官·大司徒》

(2) 又如:皂物(柞栗之类。可做黑色染料)

(3) 一种洗涤用品,肥皂的略称 。如:香皂;药皂

(4) 旧时衙门内的差役

官府坐在三堂上,叫值日的皂头把万中书提了进来。——《儒林外史》

(5) 又如:皂雕追紫燕,猛虎啖羊羔(形容捉拿人时凶猛而迅速);皂快壮健(捕快壮卒);皂快(捕快;缉捕差役);皂头(旧时衙门差役的头目);皂舆(皂人与舆人。古代贱役的两种小吏);皂衣(借指下吏);皂役(旧时官衙中的差役);皂班(泛指差役);皂人(古代养马的下吏)

(6) 喂马或喂牛的饲槽

牛骥同一皂。——文天祥《正气歌》

(7) 又如:皂枥(即马厩);皂牢(饲养牛马的圈栏);皂栈(马厩。皂,食槽;栈,马脚下防湿的木板)

(8) 皂荚的省称

皂树高大,叶如槐叶。——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

(9) 又如:皂角(即皂荚);皂汤(浸泡皂荚的水)

形容词

(1) 黑色。后作“皂”

黑人黑马皂罗袍。——《封神演义》

(2) 又如:青红皂白;皂褶儿(穿在外面的黑色上衣);皂帕(黑色的头巾);皂巾(黑色的头巾);皂靴(黑色的短靴);皂盖(古代车上的黑色车盖);皂鞋(一种黑色的便鞋)

英文翻译

soap; black; menial servant

方言集汇

◎ 粤语:zo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au6 co6 [客英字典] cau5 [台湾四县腔] cau5 co5 [梅县腔] cau5 [宝安腔] cau5 [客语拼音字汇] cau4 co4
◎ 潮州话:za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昨早上聲開口一等zaux/dzavdzʰɑu

肥皂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