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肪

jī fáng [ ji fang]
注音 ㄐ一 ㄈㄤˊ

词语释义

犹肌肤。

词语解释

  1. 犹肌肤。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一折:“他那模样:花比腮庞,花不成粧;玉比肌肪,玉不生光。”

引证解释

⒈ 犹肌肤。

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一折:“他那模样:花比腮庞,花不成粧;玉比肌肪,玉不生光。”

肌肪的网络释义

肌肪

  • 肌肪,读音jī fáng,汉语词语,意思是指肌肤。
  • 汉字详情

    [ji]
    部首: 444
    笔画: 6
    五笔: EMN
    五行:
    仓颉: BHN
    四角: 7721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几声。本义:肌肉)

    (2) 同本义(先秦时期,“肌”表示人的肉;“肉”表示禽兽的肉)

    肌,肉也。——《说文》

    度制,肌肤血气之情也。——《春秋繁露》

    病在肌肤。——《韩非子·喻老》

    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史记·扁鹊列传》

    (3) 又如:肌肥骨重(形容身躯壮实魁悟);肌肌(肌肉强直的样子);肌肪(肌肤);肌革(肌肤,皮肉);肌骨(肌肉与骨骼)

    (4) 引申指皮肤

    肌理细腻骨肉匀。——杜甫《丽人行》

    一肌一容。——唐· 杜牧《阿房宫赋》

    肌肤之所浸渍。——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肌衄(皮肤出血)

    英文翻译

    muscle tissue; meat on bones

    方言集汇

    ◎ 粤语:gei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i1 [客英字典] gi1 [海陆丰腔] gi1 [梅县腔] gi1 [客语拼音字汇] gi1 [宝安腔] gi1 [东莞腔] gi1
    ◎ 潮州话:g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居夷脂A開平聲開口三等脂Akjii/kiki
    fáng [fang]
    部首: 444
    笔画: 8
    五笔: EYN
    仓颉: BYHS
    四角: 7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脂肪 : 动物组织的一部分,主要由充满油脂物质或油液物质的细胞所组成。

    窃见玉书,称美玉白如截肪。——曹丕《与钟大理书》

    (2) 也特指动物腰部肥厚的油

    脂在腰曰肪。——《文选》李善注引《通俗文》

    英文翻译

    animal fat

    方言集汇

    ◎ 粤语:fong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fong1 [东莞腔] fong1 [海陆丰腔] fong1 [宝安腔] fong1 [客英字典] fong1 [梅县腔] fong1 [客语拼音字汇] fong1 f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符方陽合平聲合口三等byang/bvangbʰĭwa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