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豆蔻

ròu dòu kòu [ rou dou kou]
注音 ㄖㄡˋ ㄉㄡˋ ㄎㄡ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肉豆蔻 ròudòukòu

(1) 一种硬而芳香圆球形的种子,广泛用为香料。又称“肉果”

nutmeg

词语解释

  1. 常绿乔木。叶为椭圆形。夏日茎梢开花,黄白色。果实为浆果,近球形。果皮肉质,内有深红色假种皮。皮内有仁,名“肉荳蔻”。又称肉果。假种皮和仁有香气,可供调味用。种子的仁入药,性温味辛,能温中,消食,止泻。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肉豆蔻》。

引证解释

⒈ 常绿乔木。叶为椭圆形。夏日茎梢开花,黄白色。果实为浆果,近球形。果皮肉质,内有深红色假种皮。皮内有仁,名“肉荳蔻”。又称肉果。假种皮和仁有香气,可供调味用。种子的仁入药,性温味辛,能温中,消食,止泻。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肉豆蔻》。

肉豆蔻的国语词典

植物名。肉豆蔻科肉豆蔻属,常绿乔木。叶互生,夏开花,果实肉质,呈圆或梨形,香味甚烈,可制香料。产于南洋群岛。

肉豆蔻的网络释义

肉豆蔻 (植物)

  • 肉豆蔻(学名:Myristica fragrans)为肉豆蔻属常绿乔木植物。小乔木;幼枝细长。该种为热带著名的香料和药用植物。冬、春两季果实成熟时采收。
  • 其种仁入药,可治虚泻冷痢、脘腹冷痛、呕吐等;外用可作寄生虫驱除剂,治疗风湿痛等。 此外,还可作调味品、工业用油原料等。肉豆蔲是一种重要的香料、药用植物。
  • 肉豆蔻的翻译

    英语: nutmeg (Myristica fragrans Houtt)​, mace, Myristicaceae (family of plants producing aromatic or hallucinogenic oils)​
    德语: Muskat, Muskatnuss (S)​
    法语: muscadier

    肉豆蔻造句

    加入奶油,热汤但是不要煮开,用盐,白胡椒和肉豆蔻末调味。
    除了一个银肉豆蔻和一个金梨。
    此外,还列出了肉桂油、橙花油、肉豆蔻、柠檬、橙子等配料。
    西班牙甘椒被称作多香果是因为它常被建议与丁香,肉豆蔻,肉桂混合。
    肉豆蔻仁是香肉豆蔻属植物的果核生长在班达群岛。
    另外一种天然护肤品是可以用蜂蜜和肉豆蔻除疤。
    加州一种果实类似于肉豆蔻的常绿树种,有强烈的松脂味道。
    你们支离破碎的尸体在跟肉豆蔻一起稍微风干之后将会很美味的!
    另外一种天然护肤品是可以用蜂蜜和肉豆蔻除疤。这可以帮助消除因为皮肤疹、皮肤外伤以及青春痘留下的疤痕。
    以豆蔻命名的中药主要有白豆蔻、草豆蔻、红豆蔻和肉豆蔻等。
    取中号碗一个,将面粉、烘焙粉、烘焙苏打、盐、肉桂粉和肉豆蔻粉混合搅拌,静置备用。
    肉豆蔻有独特的刺激性芳香,通常用于烹调、制作小香囊和熏香。
    她往肉里加了一些肉豆蔻干皮。
    在那里,荷兰以武力威胁当地统治者给予其贸易专断权,不过事实上它只在一两种商品上拥有真正的垄断,比如丁香和肉豆蔻。
    这些香料包括丁香,桂皮,多香果,姜和肉豆蔻。
    至于要得到那种额外的香味,酌量加入肉豆蔻粉。
    肉豆蔻是一种致幻剂,通常被用来给蛋挞和水果蛋糕这类点心做调味品。
    据说,他们精明到可以把木头疙瘩当肉豆蔻卖给陌生人。
    肉豆蔻目不转睛地凝视着那艘潜艇,直到她失去知觉为止。
    在这整个过程中,肉豆蔻熟睡在她母亲的怀里。

    汉字详情

    ròu [rou]
    部首: 612
    笔画: 6
    五笔: MWWI
    五行:
    仓颉: OBO
    四角: 4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 字形,小篆,象动物肉形。“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动物的肌肉)

    (2) 指供食用的动物肉

    肉,胾肉。——《说文》。段注:“胾,大脔也,谓鸟兽之肉。…人曰肌,鸟兽曰肉。”

    公赐之食,食舍肉。——《左传·隐公元年》

    七十者可食肉矣。——《孟子·梁惠王上》

    不归肉。——《礼记·曾子问》

    辨体名肉物。——《周礼·内饷》

    (3) 又如:吃肉;蟹肉;家禽的黑肉;肉醢(肉酱);肉山脯林(积肉如山,列脯如林);肉林(食用之肉极多,悬挂于林,形容穷奢极欲);肉腥(鱼肉等类荤腥食物);肉糜(肉粥);肉羹(用肉作成的浓汤)

    (4) 指人体的皮肤、肌肉和脂肪层

    治古无肉刑。——《荀子·正论》

    其亲戚死,朽其肉而弃之,然后埋其骨。——《墨子·节葬》

    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战国策·赵策》

    朽肉烂肉。——《韩非子·忠孝》

    肉袒负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 又如:肉里钱(喻辛勤劳动得来的钱);肉骨肉髓(〈方〉∶刺骨钻肉);肉分肠断(骨肉分离);肉面对肉面(脸对脸);肉山(戏称人躯体肥大);肉肌(肌肉);肉痛(剜肉般疼痛);肉赘(即疣。一种皮肤病)

    (6) 蔬果除去皮核外的可食部分

    取笋肉五六寸者。——《齐民要术·种竹》

    (7) 又如:肉果(又称多汁果,果实的一类。果实成熟时,果皮肥厚而多汁);肉杏(杏之一种)

    (8) 指从口中发出的歌声,对乐器之声而言

    廉肉节奏。——《礼记·乐记》

    (9) 又如:肉竹(泛指音乐。肉,声乐;竹,管乐);肉声(没有乐器伴奏的清唱)

    (10) 中间有孔的环状物的体部

    肉倍好谓之璧。——《尔雅·释器》。注:“边也。”

    肉好皆有周郭。——《汉书·食货志》。注:“体为肉,孔为好。”

    (11) 又如:肉好(中央有孔的圆形物体。孔称为好,孔周围的实体称为肉);肉头厚(方言。谓广有钱财)

    (12) 指泥土 。如:肉山(平凡多土的山)

    (13) 外层;外表

    久旱时,田肉深,独得不旱。——宋· 陆九渊《语录》

    形容词

    (1) 凡俗 。如:肉人(血肉凡俗之人)

    (2) 比喻浅薄鄙陋 。如:肉眼愚眉(浅薄愚劣的俗人)

    (3) 〈方〉∶形容柔软 。如:肉瓤儿的西瓜

    (4) 慢动 。如:肉得慌;肉脾气;做事真肉

    (5) 表示痛爱的称呼。多用于对孩子 。如:肉肉(表示疼爱的昵称)

    动词

    (1) 吃肉

    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苏轼《答苏伯固三首》

    (2) 使长出肉

    生死而肉骨。——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又如:肉芽(指刚长出的新肉);肉骨(使白骨再生肌肉)

    (4) 吞噬,欺凌 。如:肉薄骨并(肉与肉相迫,骨与骨相并,比喻惨烈的肉搏战)

    英文翻译

    flesh; meat; KangXi radical 130

    方言集汇

    ◎ 粤语:ju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iuk7 [陆丰腔] gniuk7 [台湾四县腔] ngiuk7 [宝安腔] ngiuk7 [客英字典] ngiuk7 [梅县腔] niuk7 [客语拼音字汇] ngiug5 [东莞腔] ngiu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如六屋三入聲開口三等nʑĭunjuk/ruk
    dòu [dou]
    部首: 704
    笔画: 7
    五笔: GKU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RT
    四角: 10108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形似高脚盘,或有盖。汉字部首之一,从“豆”的字或与食器有关。或与豆类有关。本义: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

    (2) 同本义。形似高足盘,或有盖。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盛行于商周时,多陶制,也有青铜制或木制涂漆的。后世也作礼器

    豆,古食肉器也。——《说文》

    卬盛于豆。——《诗·大雅·生民》

    (3) 又

    于豆于登。

    笾豆大房。——《诗·鲁颂·閟宫》

    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尔雅》

    食一豆肉,中人之食也。——《周礼·考工记》

    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明· 刘基《卖柑者言》

    (4) 又如:豆俎(指古代祭祀用的礼器);豆笾(古代宴会和祭祀时盛放食物的器皿。木制的叫豆,竹制的叫笾)

    (5) 古代容器 。亦为容量单位,四升为一豆

    四升为豆。——《左传·昭公三年》

    (6) 又如:豆登(古代盛器,亦用作祭器。登似豆而较浅)

    (7) “豆”假借为“菽”,豆类植物的总称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四月时雨降,可种大小豆——后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豆》

    (8) 又如:扁豆;黑豆;豆觞(豆肉觞酒的简称);豆腐饭(旧称家常便饭);豆腐牌儿(卖豆腐的布招);豆糜(煮豆为粥);豆苗(豆的幼苗);豆剖瓜分(比喻疆土分裂);豆秧(豆的幼苗);豆藤(豆类植物中蔓生种的茎杆)

    (9) 古代重量单位 。十六黍为一豆,六豆为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十六黍为一豆。——《说苑辨物》

    (10) 样子像豆的东西 。如:豆姑娘(小姑娘);豆火(指火小如豆);土豆;豆肉(指一豆所盛之肉)

    (11) 姓

    英文翻译

    beans, peas; bean-shaped

    方言集汇

    ◎ 粤语:dau2 dau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eu5 [客英字典] teu5 [海陆丰腔] teu6 [宝安腔] tiu3 [沙头角腔] teu5 [东莞腔] teu3 [梅县腔] teu5 [陆丰腔] teu6 [客语拼音字汇] teu4
    ◎ 潮州话:dau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十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田候去聲開口一等duh/dowdʰuk
    kòu [kou]
    部首: 301
    笔画: 14
    五笔: APFC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TJME
    四角: 44214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本义:豆蔻:植物名。比喻处女。因称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 小豆蔻 。东印度一种草本植物的芳香蒴果,用作调味品和用作芳香剂和健胃剂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十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呼漏去聲開口一等xəuhuh/xow

    肉豆蔻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