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联防
(1) 联合起来共同防御
词语解释
两支以上的武装组织联合防敌。亦指联合防盗。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四章:“我们这回破路,是整个联防区一齐行动。”如:联防军;军民联防。
指球赛中的联合防守。
引证解释
⒈ 两支以上的武装组织联合防敌。亦指联合防盗。
引郭澄清《大刀记》第十四章:“我们这回破路,是整个联防区一齐行动。”
例如:联防军;军民联防。
⒉ 指球赛中的联合防守。
联防的国语词典
联合防守。
如:「球场比赛中,球员的联防阵式,最能显出成员间的默契与团结。」
联防的网络释义
联防
联防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耳,从丝。战国文字,中间是耳,两边是丝相联。本义:连结)
(2) 同本义
聯,连也。从耳,耳连于颊也。从糸,糸连不绝也。会意。——《说文》。段注:“ 周人用联字, 汉人用连字,古今字也。”
三曰官联,以会官治。——《周礼·天官·大宰》。司农注:“连事通职,相佐助也。”
聯,聯绵不绝也。——《声类》。按,凡联续、联合、牵联、结联字,经传皆以连为之。
联袂度危桥,萦回出林杪。——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
(3) 又如:联垂(一种发式。周围头发梳成许多根细辫子);联襟(即连襟。姊妹丈夫之间的亲戚关系);联缀(连系,联集在一块);联珠(连串的珍珠);联华(花开并蒂);联裾(联袂)
(4) 联合;联系
臣恐羌复结联他种,宜未及然为之备。——《汉书·赵充国传》
三曰联兄弟。——《周礼·大司徒》。注:“犹合也。”
联名请益王即位。—— 清· 吴研人《痛史》
(5) 又如:联衔(联合签具职衔名位);联拳(群聚的样子);联屯(联合屯兵);联事(联合处理事务);联步(同行);联带(谓互相挈带或联系);联姻,联婚(结亲);联吏(同僚);联曹(同在一署任职);联职(同事);联大(联合国组织的大会。简称联大);联合战线(协力合作。如:甲国与乙国因利害关系相同,团结一致对抗第三者,以求贯彻某种目的。也称统一战线);联教组织(“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的简称,又称教科文组织);联营公司(与其他公司发生经营关系的公司,其关系或为隶属,或为共同管理,或为同受控制)
(6) 缝
穿了一件新联的洁白湖绸道袍。——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7) 又如:一件新联的道袍
名词
对联 。如:春联;门联;贺联;挽联;联牌(刻有对联的木牌)
量词
对;双 。如:联单,联票(一式数纸相联的单据)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阜,方声。本义:堤坝)
(2) 同本义
防,堤也。——《说文》
以防止水。——《周礼·稻人》
町原防。——《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祭防与水庸。——《礼记·郊特性》
大者为之堤,小者为之防。——《管子·度地》
巨防容蝼而漂邑杀人。——《吕氏春秋·慎小》。又如:防隅(水防山隅);沟防;堤防
(3) 要塞;关防 。如:钜防(防门);边防;防秋(秋季的边防)
(4) 地名
(5) 春秋陈邑,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北
(6) 春秋鲁地。在今山东省费城县东北
(7) 春秋宋地,后属鲁,在今山东省金乡县西南
(8) 通“房”。住室
夏,有芝生殿防内中。——《史记·武帝本纪》
筑宫其上,名曰宣防。——《汉书·沟洫志》
(9) 姓
动词
(1) 筑堤
善防者水淫之。——《周礼·考工记》
(2) 防止;防备
不防川。——《国语·周语》。注:“障也。”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上》
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防强盗;防雨;防辅(防止和辅导);防侍(防备侍卫);防患(防止祸患)
(4) 防守;防御;防卫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唐· 杜甫《兵车行》
昼夜防拒,凡八十余日,城再崩再完,卒得不陷。——清· 朱克敬《瞑庵杂识》
(5) 又如:防拒(防卫抵御);防把(防御把守);防戍(防守边境);防营(防守地方的军队);防塞(防卫堵绝)
(6) 堵塞 。如:防微杜渐(坏事在隐微、缓慢的产生时,就要加以预防、堵塞);防芽遏萌(在不良事物刚萌芽时加以防堵)
(7) 遮蔽 。如:防露(遮蔽雾露的侵袭)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ong2 [客语拼音字汇] fong2 [沙头角腔] fong2 [东莞腔] fong2 [陆丰腔] fong3 [宝安腔] fong2 [台湾四县腔] fong2 [客英字典] fong2 [梅县腔] fong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房 | 符方 | 並 | 陽合 | 平聲 | 陽 | 合口三等 | 陽 | 宕 | byang/bvang | bʰĭwa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