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

lián méng [ lian meng]
繁体 聯盟
注音 ㄌ一ㄢˊ ㄇㄥˊ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联盟 liánméng

(1)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的国家或民族为了互相保卫通过正式协定(条约或合同)建立的集团

alliance;coalition;league;union

词语解释

  1. 结为伙伴。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六:“却好五云最深处,閒鸥威凤共联盟。”

  2. 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为共同行动而订立盟约所结成的集团。亦指个人或集体、阶级的联合。

    《天地会诗歌选·三河合水歌》之二:“地本出在 三基河 ,结义联盟兄弟多。”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二章:“同体、同力之联盟国既成,则亦有同州同教同种之联盟继之。” 周恩来 《论统一战线》:“在 武汉 谈判中,我们还是继续坚持各党派联盟的主张。” 浩然 《艳阳天》第八五章:“他们能够拉扯在一起,根本不是什么彼此尊敬的结果,而是因为歪心邪气相投,是互相利用的联盟。”

引证解释

⒈ 结为伙伴。

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六:“却好五云最深处,閒鸥威凤共联盟。”

⒉ 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为共同行动而订立盟约所结成的集团。亦指个人或集体、阶级的联合。

《天地会诗歌选·三河合水歌》之二:“地本出在三基河,结义联盟兄弟多。”
康有为《大同书》乙部第二章:“同体、同力之联盟国既成,则亦有同州同教同种之联盟继之。”
周恩来《论统一战线》:“在武汉谈判中,我们还是继续坚持各党派联盟的主张。”
浩然《艳阳天》第八五章:“他们能够拉扯在一起,根本不是什么彼此尊敬的结果,而是因为歪心邪气相投,是互相利用的联盟。”

联盟的国语词典

团体或组织之间因利害关系或共同目的而缔结盟约,形成组织,称为「联盟」。

联盟的网络释义

联盟 (汉语词语)

  • 联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的国家或民族为了互相保卫通过正式协定(条约或合同)建立的集团,个人或多人与其他人或组织集合在一起的组织的统称,当作为动词时,意为结盟。
  • 联盟造句

    疲惫不堪的南方联盟军队再也没有能力入侵北方各州。
    克迷联盟正展现出无限的生机和欣欣向荣的景像。
    知道联盟的存在,但拒不愿跟他们共同作战的原因,也许也是因为知道他们的目的和我的目的并不一样。
    或许你是在执行谈判中对女士说“我一定要准确无误”,纳闷为什么策略联盟会停滞不前。
    曹操把刘备和东吴逼到穷途末路的境地,孙刘决定联盟,背水一战和曹操一决雌雄。
    战国后期在张仪的鼓舌摇唇下,关东六国的联盟没多长时间就被秦国分化瓦解了。
    全球性联盟是难能可贵的。
    那些成千上万如饥似渴寻找正义的人是我们的联盟。
    瓦解联盟无异于自掘坟墓。
    在强敌面前,毗邻的小国总是结成联盟,互相支持,以求生存,因为他们懂得唇亡齿寒的这个道理。
    近年来,这个国家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盟。
    范远泰说,省文化厅正筹划院团演艺联盟,把四川各地的院团串起来,以形成新的演艺产业链。
    记得当年彩电业,航空业等行业都搞过行业联盟,幻想以歃血而盟的方式把价格维系在一个各厂商都赢利的水准上。
    宗族势力为平衡相互间的实力差距组成不稳定的联盟,背叛时常出现。
    欧洲联盟、中国和印度都已经做出了减排承诺。
    他们的队伍比联盟里其他队伍高出一筹。
    奥地利打算申请加入欧洲联盟?
    恼羞成怒的贸易联盟放地封锁了和平的纳布星球以示抗议。
    负责战略沟通的白宫副国家安全顾问罗德斯称美澳联盟协议是“绝对适当的”,而且这个地区的国家都支持。
    鬼怪群首领可能是这个系列普通战棋造型中最酷的一位,而且我听到它有用于小店联盟赛的重漆版。

    汉字详情

    lián [lian]
    部首: 605
    笔画: 12
    五笔: BUD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SJTK
    四角: 18484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耳,从丝。战国文字,中间是耳,两边是丝相联。本义:连结)

    (2) 同本义

    聯,连也。从耳,耳连于颊也。从糸,糸连不绝也。会意。——《说文》。段注:“ 周人用联字, 汉人用连字,古今字也。”

    三曰官联,以会官治。——《周礼·天官·大宰》。司农注:“连事通职,相佐助也。”

    聯,聯绵不绝也。——《声类》。按,凡联续、联合、牵联、结联字,经传皆以连为之。

    联袂度危桥,萦回出林杪。——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

    (3) 又如:联垂(一种发式。周围头发梳成许多根细辫子);联襟(即连襟。姊妹丈夫之间的亲戚关系);联缀(连系,联集在一块);联珠(连串的珍珠);联华(花开并蒂);联裾(联袂)

    (4) 联合;联系

    臣恐羌复结联他种,宜未及然为之备。——《汉书·赵充国传》

    三曰联兄弟。——《周礼·大司徒》。注:“犹合也。”

    联名请益王即位。—— 清· 吴研人《痛史》

    (5) 又如:联衔(联合签具职衔名位);联拳(群聚的样子);联屯(联合屯兵);联事(联合处理事务);联步(同行);联带(谓互相挈带或联系);联姻,联婚(结亲);联吏(同僚);联曹(同在一署任职);联职(同事);联大(联合国组织的大会。简称联大);联合战线(协力合作。如:甲国与乙国因利害关系相同,团结一致对抗第三者,以求贯彻某种目的。也称统一战线);联教组织(“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的简称,又称教科文组织);联营公司(与其他公司发生经营关系的公司,其关系或为隶属,或为共同管理,或为同受控制)

    (6) 缝

    穿了一件新联的洁白湖绸道袍。——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7) 又如:一件新联的道袍

    名词

    对联 。如:春联;门联;贺联;挽联;联牌(刻有对联的木牌)

    量词

    对;双 。如:联单,联票(一式数纸相联的单据)

    英文翻译

    connect, join; associate, ally

    方言集汇

    ◎ 粤语:lyun4

    宋本广韵

    méng [meng]
    部首: 510
    笔画: 13
    五笔: JELF
    五行:
    吉凶:
    仓颉: ABBT
    四角: 671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象个盘盂,中间放着牛耳。古代盟会要割牲歃( shà)血,主盟人手执牛耳,掘穴埋牲。本义:在神前发誓结盟)

    (2) 同本义

    割牛耳盛朱盘,取其血歃于玉敦。——《说文》

    盟,歃血誓也。——《三苍》

    掌盟载之法。凡邦国有疑会同,则掌其盟约之载,及其礼仪,北面谓明神。——《周礼·司盟》

    掌盟诅。——《周礼·诅祝》。注:“盟诅,主于要誓,大事曰盟,小事曰诅。”

    约信曰誓,涖牲曰盟。——《礼记·曲礼》

    再会而盟。——《左传·昭公十三年》

    君子屡盟。——《诗·小雅·巧言》

    为坛而盟。——《史记·陈涉世家》

    秦伯说,与 郑人盟。——《左传·僖公三十年》

    屈完及诸侯盟。——《左传·僖公四年》

    (3) 又如:盟主(古代诸侯盟会中的领袖或主持者;泛指同盟首领或倡导者。喻主要的事物;主宰);盟坛(古代缔结盟约时所设的坛场);盟会(犹会盟。古代诸侯间的集会结盟)

    (4) 个人向天发誓,永不变心

    终待说山盟海誓,这恩情到此非容易。——赵长卿《贺新郎》

    (5) 又如:盟文(盟誓的文辞);盟契(盟约。又称盟要,盟信);盟心(盟誓在心);海誓山盟(对着山海盟誓。极言男女相爱,坚贞不渝)

    名词

    (1) 盟约;誓辞

    与结盟好。——《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要盟也,神不听。——《史记·孔子世家》

    (2) 又如:盟友;盟好(同盟友好)

    (3) 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单位,下辖旗、县、市 。如:内蒙古自治区的伊克昭盟、呼伦贝尔盟及吉林省哲里木盟等

    英文翻译

    swear; oath, covenant, alliance

    方言集汇

    ◎ 粤语:mang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en2 [客英字典] men2 [陆丰腔] men3 [东莞腔] men2 [台湾四县腔] men2 [宝安腔] men2 [梅县腔] men2 [客语拼音字汇] me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武兵庚三開平聲開口三等mĭɐŋmieng/m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