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联欢
(1) 一个集体的成员或几个集体在一起欢聚
词语解释
联合欢聚。常表示庆祝或加强团结等。
《清史稿·礼志三》:“民间报赛,亦借蜡祭联欢井閭。”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六章:“咱们 中国 红军长征到达 陕北 以后,就同 张学良 的东北军进行过火线联欢。”
引证解释
⒈ 联合欢聚。常表示庆祝或加强团结等。
引《清史稿·礼志三》:“民间报赛,亦借蜡祭联欢井閭。”
魏巍《东方》第六部第六章:“咱们中国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以后,就同张学良的东北军进行过火线联欢。”
联欢的国语词典
共同欢乐庆祝。
如:「春节期间,演艺人员常在前线举行军民联欢的庆祝会。」
联欢的网络释义
联欢
近义词
联欢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耳,从丝。战国文字,中间是耳,两边是丝相联。本义:连结)
(2) 同本义
聯,连也。从耳,耳连于颊也。从糸,糸连不绝也。会意。——《说文》。段注:“ 周人用联字, 汉人用连字,古今字也。”
三曰官联,以会官治。——《周礼·天官·大宰》。司农注:“连事通职,相佐助也。”
聯,聯绵不绝也。——《声类》。按,凡联续、联合、牵联、结联字,经传皆以连为之。
联袂度危桥,萦回出林杪。——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
(3) 又如:联垂(一种发式。周围头发梳成许多根细辫子);联襟(即连襟。姊妹丈夫之间的亲戚关系);联缀(连系,联集在一块);联珠(连串的珍珠);联华(花开并蒂);联裾(联袂)
(4) 联合;联系
臣恐羌复结联他种,宜未及然为之备。——《汉书·赵充国传》
三曰联兄弟。——《周礼·大司徒》。注:“犹合也。”
联名请益王即位。—— 清· 吴研人《痛史》
(5) 又如:联衔(联合签具职衔名位);联拳(群聚的样子);联屯(联合屯兵);联事(联合处理事务);联步(同行);联带(谓互相挈带或联系);联姻,联婚(结亲);联吏(同僚);联曹(同在一署任职);联职(同事);联大(联合国组织的大会。简称联大);联合战线(协力合作。如:甲国与乙国因利害关系相同,团结一致对抗第三者,以求贯彻某种目的。也称统一战线);联教组织(“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的简称,又称教科文组织);联营公司(与其他公司发生经营关系的公司,其关系或为隶属,或为共同管理,或为同受控制)
(6) 缝
穿了一件新联的洁白湖绸道袍。——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7) 又如:一件新联的道袍
名词
对联 。如:春联;门联;贺联;挽联;联牌(刻有对联的木牌)
量词
对;双 。如:联单,联票(一式数纸相联的单据)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欠,雚(
)声。本义:喜悦,高兴)(2) 同本义
欢,喜乐也。——《说文》
君子不尽人之欢。——《礼记·曲礼》
夫妇不得不驩。——《荀子·大略》
若果养乎?予果欢乎?——《庄子·至乐》
许子而大欢,彼将知君利之也。——《韩非子·说林上》
而大国与之懽。——《战国策·秦策》
饮酒则欢乐。——《庄子·渔父》
今日之欢。——《汉书·李广苏建传》
众宾欢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欢动一城。——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奉一日之欢。——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3) 又如:欢容(喜悦的容颜);欢洽(快乐和睦);欢哄(欢乐,哄闹);欢情(喜悦的心情)
(4) 欢迎,殷勤地或诚挚地迎接
闻其声,争交欢解。——《史记·游侠列传》
(5) 又如:欢门(宋代酒馆、店铺用彩色纸帛装饰门窗,以招徕顾客,谓之欢门)
(6) 〈方〉∶起劲;活跃 。如:你不是跑得挺欢吗?
名词
(1) 古时男女相爱,女子对情人的称呼
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刘禹锡《踏歌词》
闻欢下扬州,相送 楚山头。——古乐府《莫愁乐》
(2) 欢爱。指男女交合之事 。如:求欢;寻欢;欢场(寻欢作乐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