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哑

lóng yǎ [long ya]
繁体 聾啞
注音 ㄌㄨㄥˊ 一ㄚˇ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聋哑 lóngyǎ

(1) 大多为热病后遗,但有先天所致者。大多先耳聋而致口哑

deaf-mute

引证解释

⒈ 耳聋又不会说话。是一种由于在学会说话前严重耳聋,妨碍语言学习所造成的疾病。分先天性聋哑和后天性聋哑两种。

如:聋哑儿童;聋哑学校。

聋哑的国语词典

听觉和说话均有障碍。

如:「对于聋哑的孩子,我们必须付出更多的爱心和耐心。」

聋哑的网络释义

聋哑

  • 聋哑症(deafmutism)通常说的聋哑症就是听觉与语言障碍兼有的病症。凡出生后或处于幼儿时期便有严重耳聋,不能听到说话的声音,以致无法学说话,或者初步学会说话,又因耳聋重新丧失说话能力者,都叫聋哑症。聋哑人不会说话,并不是语言系统的中枢部分或末梢部分有什么病变,而是由于听力障碍使之失去模仿学习的可能;丧失听到和辨别语言的能力;也就无法自我矫正。聋是因,哑则是结果。
  • 聋哑造句

    别看聋哑人嘴上不说话,心里什么都明白。
    看了她的日记,小王恍然大悟,原来她是个聋哑人。
    想一想那些聋哑人与盲人孩子,尽管有种种不方便,却仍然坚持学习。
    我喜欢几米的绘本,却不是每一本都看。但是,我的直觉告诉我这是一个聋哑孩子的故事。我猜的对么。
    昨日,谈及审理的一起聋哑婆婆的离婚案,硚口区法院仁寿法庭女庭长沈慧如此阐述他们的理念。
    他在比划什么?他知道聋哑人不能发声把他嘘下台来。
    据了解,中国实施特殊教育的对象主要是盲、聋、哑、智力落后以及有其他身心缺陷的儿童和青少年,设有盲聋哑学校、低能儿学校或低常儿童班。
    就在此期间露易莎开始与斯潘塞商议有关洛杉矶的一家聋哑学校。
    张学军马国正我国法律、司法解释对聋哑人犯罪案件诉讼程序等缺乏明确规定,给司法实践带来一定困难。
    三兄弟中唯一结婚生子的大哥,其独子却患有先天性聋哑症。
    另外,从事特殊教育的贺拉斯曼聋哑学校、马萨诸塞盲校也很有特色。
    也是从这一年开始,他开始用心留意每个遇到的聋哑婆婆。
    从名气上来看,赵柬与五台山佛光寺方丈昙华大师、聋哑头陀、昆仑派掌门青灵子等人都同属于小杨过手下的八大金刚。
    图为被好心人收留一个多月的聋哑婆婆。
    其中,聋哑儿童龙音对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兴趣浓厚,喜欢描画身边的人和事,在老师的针对性教育下,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语文初步”是对刚入学的聋哑儿童,给以最初的语言观念和语言交往手段,以适应集体生活和教学需要。
    耶稣看见众人都跑上来,就斥责那污鬼,说,你们聋哑的鬼,我吩咐你从他里头出来,再不要进去。
    即使某种语言是自发产生的,就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尼加拉瓜聋哑学校的儿童中发生的情况一样,这种语言也会遵循这些模板式的人类语言特征。
    “爱”,关爱,爱心;“膳”与“善”字谐音,餐厅取名“爱膳堂”,就是为了希望社会能关爱和善待这些聋哑人,并帮助他们像健康人一样正常的生活。
    聋哑婆婆不会手语也不会写字,在黄陂走失,露宿野外。

    汉字详情

    lóng [long]
    部首: 605
    笔画: 11
    五笔: DXBF
    五行:
    仓颉: IPSJ
    四角: 4340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耳,龙声。本义:丧失听觉能力)

    (2) 同本义

    聋,无闻也。——《说文》

    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庄子·逍遥游》

    耳不听五声之和为聋,目不别五色之章为昧。——《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3) 又如:聋聩(耳聋或天生的聋子。比喻愚昧无知,不明事理);聋昧(耳聋目盲);聋瞢(聋盲)。又指聋子

    发瞽披聋。——枚乘《七发》

    (4) 愚昧;不明事理

    郑昭, 宋聋。——《左传·宣公十四年》

    (5) 又如:聋言(比喻遮蔽,欺骗);聋俗(比喻愚昧无知的流俗,就如有耳而无闻);聋昧(比喻迟钝、愚昧无知)。又指不明事理的人

    一兴异论,群聋和之。——王安石《答曾公立书》

    英文翻译

    deaf

    方言集汇

    ◎ 粤语:lung4

    宋本广韵

    yǎ,yā [ya]
    部首: 319
    笔画: 9
    五笔: KGOG
    五行:
    仓颉: RMTC
    四角: 61012

    详细解释

    (1) (形声。从口,亚声。本义:笑声)

    (2) 同本义

    哑,笑也。——《说文》

    笑言哑哑。——《易·震》

    (3) 乌鸦之类的叫声

    乌之哑哑,鹊之唶唶。——《淮南子》

    (4) 婴儿学说话的声音

    哑,哑呕,小儿学言。——《集韵》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呀”

    我爷哑!好大蚊子!一口就叮了一个大疙疸!——《西游记》

    语气

    (2) 相当于“呀”

    你放心,莫哭,我去哑!——《西游记》

    (3) 另见

    形容词

    (1) 由于生理缺陷或疾病而失去言语功能

    吞炭为哑。——《史记·刺客传》

    (2) 又如:聋哑(又聋又哑);哑子做梦(比喻有话或苦衷说不出);哑羊(佛教语。喻指至愚不知解悟之人)。又指不说话 。如:哑密之事(机密事);哑坐(默坐);哑言(静默无声);哑忍(沉默忍耐);哑揖(相揖而不作声);哑谈(只以手势和表情传情达意);哑声(无声)

    (3) 声音低沉 。如:哑板(旧时一种质量差的银元);哑飒飒(声音沙哑);哑沙沙(沙哑。声音低沉而不圆润);哑咽(啼声嘶哑)

    (4) 颜色黯淡 。如:哑白

    (5) 另见

    英文翻译

    dumb, mute; become hoarse

    方言集汇

    ◎ 粤语:aa1 aa2
    ◎ 潮州话:ê2 , ê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