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俚曲

liáo zhāi lǐ qū [liao zhai li qu]
注音 ㄌ一ㄠˊ ㄓㄞ ㄌ一ˇ ㄑㄨ

词语释义

聊斋俚曲,流行于山东省淄博市的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汉字详情

liáo [liao]
部首: 605
笔画: 11
五笔: BQTB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SJHHL
四角: 1742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耳,卯( mǎo)声。本义:耳鸣)

(2) 同本义

聊,耳鸣也。——《说文》

横舟航而济湘兮,耳聊啾而戃慌。—— 刘向《九叹》

(3) 又如:聊啾(耳鸣)

(4) 依赖,凭藉

百姓不聊生。——《战国策·秦策》

衣与缪与不女聊。——《荀子·子道》

上下相愁民无所聊。——《战国策·秦策》

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穷饿无聊。——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不复聊赖——《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聊生;聊赖

(6) ∶闲谈 。如:晚饭后咱们聊聊

副词

(1) 略微,略

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陶渊明《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2) 又如:聊陈愚见;聊胜一筹(略微高出一点);聊胜于无(比没有稍好一些);聊聊(稀少)

(3) 姑且,暂且

聊与之谋。——《诗·邶风·泉水》

聊资一欢。——清· 袁枚《祭妹文》

聊相为言之。——唐· 韩愈《朱文公较昌黎先生集》

聊举数人以训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4) 又如:聊当(权当;犹如);聊复(暂且);聊报涓埃(姑且略微报答)

形容词

(1) 惊恐,恐惧的样子

聊兮栗兮。——枚乘《七发》

(2) 又如:聊栗(恐惧的样子)

(3) 精,深 。如:聊虑(精心考虑,深思)

英文翻译

somewhat, slightly, at least

方言集汇

◎ 粤语:liu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liau2 [梅县腔] liau2 [海陆丰腔] liau2 [客英字典] liau2 [东莞腔] liau2 [宝安腔] liau2 [客语拼音字汇] li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三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落蕭平聲開口四等leulieu
zhāi [zhai]
部首: 438
笔画: 10
五笔: YDM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YKMBL
四角: 002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示,斎齐省声。本义:斋戒,旧指祭祀前整洁身心)

(2) 同本义

斋,戒洁也。——《说文》

王斋日三举。盖王日一举。——《周礼·膳夫》

日中及夕则馂余斋,则每食一太牢也。——《周礼·太牢》

斋必变食,至不多食。——《论语》

秦王虽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遂许斋五日

秦王斋五日。

专意斋醮。——《明史》

(3) 又如:斋宿(先一日斋戒,以表诚敬);斋沐(斋戒沐浴);斋事(斋戒祭祀的事);斋舍(古人斋戒时的居所);斋牛(供祭祀用的牛)。又指佛教的进餐用语。小乘禁过午食,以午前、午中进食为斋;大乘禁肉食,以素食为斋。如:长斋;斋食(佛家语。指午前、午中之食);斋时(佛家语。过午不食为斋,故称正午为斋时)

(4) 施舍饭食给僧、道或穷苦人

张待诏娘子盛一碗饭,一碗羹,斋这无眼婆婆。——《清平山堂话本》

(5) 又如:斋僧敬道(对和尚道士虔诚有礼,供食舍钱);斋衬钱(施舍给佛寺的钱币)

名词

(1) 素食

我们是行脚僧,遇庄化饭,适处求斋。——《西游记》

(2) 又如:斋粮(僧尼的生活用粮);斋供(供奉神佛的食品)

(3) 书房 。如:书斋;东斋;斋屋(读书、休息,思过,斋戒的房舍)

(4) 屋舍,多指学舍 。如斋房(学舍;书房);养心斋;斋长(舍长。指旧时学校宿舍的主管人员)

(5) 专指拜忏诵经、祈祷求福一类活动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唐· 元稹《遣悲怀》

(6) 又如:斋献(敬献祭礼)

(7) 斋宫的简称

王即斋宫,百官御事,各即其斋三日。——《国语》

(8) 商店用名 。今北京有荣宝斋,苏州有采芝斋

形容词

(1) 庄重;恭敬

洁斋俟兮惠音声。——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2) 又如:斋如(严肃而谨慎的样子);斋明(无所不明,无所偏颇);斋庄(严肃庄敬);斋肃(专一庄敬)

英文翻译

vegetarian diet; study

方言集汇

◎ 粤语:zaai1 zai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ai1 [梅县腔] zai1
◎ 潮州话:zê1

宋本广韵

[li]
部首: 221
笔画: 9
五笔: WJFG
五行:
仓颉: OWG
四角: 26215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人,里声。本义:聊赖)

(2) 同本义,赖以生活或依靠的事物

俚,聊也。——《说文》。按,聊者,赖也。

夫婢妾贱人,感概而自杀,非能勇也,其画无俚之至耳。——《汉书·李布栾布田叔传》

(3)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 。东汉至隋唐屡见于史籍,常与僚并称,主要分布在今广东西南沿海及广西东南等地。少数移入桂西

形容词

(1) 民间 。如:俚歌(民间的通俗歌谣);俚谚(民间流传通俗而富有意义的民间谚语);俚言(方言俗语);俚妇(民间妇女);俚谚(民间谚语)

(2) 粗俗

非鄙俚之言所能具。——左思《魏都赋》

(3) 又如:俚室(贫贱之家);俚人(粗俗之人);俚率(粗俗直率);俚浅(粗俗浅陋)

(4) ∶他

俚是金大少格朋友呀。—— 清· 蘧园《负曝闲谈》

(5) 又如:俚乃(他);俚哚(他们)

英文翻译

rustic, vulgar, unpolished; mean

方言集汇

◎ 粤语:lei5
◎ 客家话:[梅县腔] li3 [台湾四县腔] li3 | li1 [客英字典] li3 [宝安腔] li1 li3 [客语拼音字汇] li1 [海陆丰腔] li3 | li1
◎ 潮州话:罗衣2(李)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良士上聲開口三等lix/liiolĭə
qū,qǔ [qu]
部首: 101
笔画: 6
五笔: MA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TW
四角: 5560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弯曲,不直

曲,象器曲受物之形。——《说文》

曲,折也。——《广雅·释诂一》

木曰曲直。——《书·洪范》

曲,不直也。——《玉篇》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荀子》

曲挺纵横。——《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以曲为美。——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之疏之曲。

(2) 又如:曲录(弯弯曲曲);曲律(曲吕。弯曲的样子);曲弯弯(像弓一样弯);曲蟮(蚯蚓);曲盖(古时仪杖用的曲柄华盖);曲兵(形体弯曲的兵器)

(3) 迂曲;婉转 。如:曲谕(婉转动人的教诲);曲止(婉转阻止);曲言(婉言);曲譬(婉转譬喻);曲子(指肠子);曲邃(曲折深邃);曲狭(迂曲狭窄);曲复(迂回曲折)

(4) 周遍;多方面;详尽 。如:曲止(委曲详尽);曲至(周到);曲防(遍设堤坊)

(5) 表敬之词 。如:曲延臣算(请求通融,延长我的寿命);曲延(谦称邀请你而使你受到委曲)

(6) 邪僻,不正派 。如:曲心矫肚(心地阴险,一肚子虚情假意);曲意(委曲己见以奉承他人);曲就(委曲成全);曲全(曲意保全)

(7) 细,细小 。如:曲惠(小惠);曲智(小智);曲胜(小胜);曲艺(医卜之类的小技艺)

(8) 假借为“局”。狭隘,拘泥

毋使人曲之。——《管子·侈靡》

名词

(1) 理屈;理亏

其言曲而中。——《易·系辞下》

曲在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曲在秦。

以负秦曲。

(2) 又如:曲挠(无罪而被枉屈);曲论(歪曲事实的议论;狡辩)

(3) 弯曲的地方,亦指幽深之处

在汾一曲。——《诗·魏风·汾沮洳》

汾之一曲。—— 明· 顾炎武《复庵记》

(4) 又如:河曲(河流弯曲的地方);曲阿(屋的曲角);曲房(内室,密室);曲屋(周旋曲屈的楼阁);曲隈(曲折隐蔽之处)

(5) 偏僻的处所;乡里 。如:曲士(乡曲之士);曲落(村庄);曲道(乡曲,乡里);曲辫子(乡愚)

(6) 小巷 。如:曲头(巷头;街头)

(7) 蚕箔,用苇或竹编制的养蚕的器具

勃以织曲薄为生。——《史记·周勃世家》

(8) 又如:曲簿(养蚕的器具)

动词

(1) 使弯曲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

弘曲躬而自卑。——《后汉书·郑弘传》

(2) 又如:曲匝(身体屈曲辗转);曲肱(弯着胳膊作枕头。比喻清贫而闲适的生活)

名词

(1) 酒母 。如:红曲;神曲;曲糊(粘浆状态的酒曲);大曲(酿造白酒用的一种曲);酒曲(酿酒用的曲)

(2) 泛指酒 。如:曲蘖(酒);曲王(指酒神);曲生(酒的别名)

(3) 另见

名词

(1) 乐曲,歌曲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

曲终收拨。

五更转曲。——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编曲

(3) 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

不复能终曲。——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4) 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一支曲可以单唱,几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几套曲子写成戏曲。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以入乐的乐曲。如:汉大曲、唐宋大曲、民间小曲等

量词

(1) 用于歌曲、乐曲。如:一曲清歌

(2) 另见

英文翻译

crooked, bent; wrong, false

方言集汇

◎ 粤语:kuk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iuk7 [沙头角腔] kiuk7 [梅县腔] kiuk7 kiut7 [台湾四县腔] kiuk7 [客语拼音字汇] kiug5 [东莞腔] kiuk7 [宝安腔] kiuk7 [海陆丰腔] kiuk7 [陆丰腔] kiuk7
◎ 潮州话:kêk4 kak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丘玉入聲開口三等khyuk/qivkkʰĭw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