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膜

ěr mó [ er mo]
注音 ㄦˇ ㄇㄛˊ

词语释义

耳膜 ěrmó

(1) 鼓膜

eardrum

词语解释

  1. 耳中鼓膜。

    郁达夫 《沉沦》:“单调的轮声,一声声连连续续的飞到他的耳膜上来。” 姚雪垠 《长夜》二:“‘你们是干啥子的?’一个跑在最前的麻脸土匪喘着气问,声音像擂鼓一样的震击着人的耳膜。”

引证解释

⒈ 耳中鼓膜。

郁达夫《沉沦》:“单调的轮声,一声声连连续续的飞到他的耳膜上来。”
姚雪垠《长夜》二:“‘你们是干啥子的?’一个跑在最前的麻脸土匪喘着气问,声音像擂鼓一样的震击着人的耳膜。”

耳膜的国语词典

外耳与中耳间的传音膜。膜薄且呈卵圆形,声波震动鼓膜后,使听骨发生振动,进而产生听觉。

耳膜的翻译

英语: eardrum, tympanum (of the middle ear)​, tympanic membrane
德语: Pauke (Gehörknöchel)​ (S, Med)​
法语: Tympan (anatomie)​

耳膜造句

身体里像是被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随着时间分秒地流逝,那种滴答滴答的声音在身体里跳动着。格外清晰地敲打在耳膜上。对于那种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突然到来的爆炸,所产生的不安。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的世界就会崩裂成碎片或者尘埃。
第一次坐飞机,登机以后,随着飞机越飞越高,我更是感到耳膜闭气、头晕眼花、心跳加速的难受。
他的声音难听极了,简直能震碎人的耳膜。
珍抓住枕头捂住耳轮,可是那种声音还是见缝插针的侵进耳膜。
我的耳膜被她的大嗓门刺得嗡嗡地疼,听她这样红口白舌地诬赖,我纵然涵养功夫再好,也不由微微作色,道“说话要有凭有据,我何曾偷你什么东西。
急坏了的大人“指导”小厉将头和身体往一边倾斜,耳朵朝下猛烈跺脚,但根本不行,于是又找来耳挖子想把蟑螂掏出来,但又害怕进入太深弄破耳膜。
黑压压的跪倒了一片,那山呼声震得耳膜嗡嗡作响,唯有那人依然静立着,墨色的王袍绣以金线,越发的雍容而……深不可测!移步,前走,那应该是极近的,却觉得,那似是一辈子也走不近的。
粗眉大汉在这一瞬间猛地恍悟,但已是晚了,还没等他出声提醒什么,下一刻就有着一声惨叫从他身旁传来,尖锐得像是要穿透耳膜。
当晚,家属组织十多人对保健所院长杨更林拳脚交加、拧臂拎领,打得头破血流,耳膜穿孔。
那和尚走到二人面前,先是侧目而视,而后走近二人身边站定,口呼佛号,声音洪亮,震得人耳膜生疼。
更为巨大的声响,仿佛是炸药包在耳边炸开,震得人耳膜生疼,船体再次剧烈颤晃着,船上的人都摔倒在船面上爬不起来,甚至连趴着都无法稳定住。
一道铿锵有力的回声久久不息,蕴含着石杰的精气,听在一般人耳中,就好像一声惊雷,震得耳膜嗡嗡作响。
蓦的,隔壁大客厅里的四个老僧一起发出了尖啸声,声如大海怒涛,转瞬间翻翻滚滚地裂石穿云一般,把我的耳膜几乎都给震穿了。
耳膜穿孔使耳部易于感染或导致听力丧失。
剑气击在魔树身上,顿时爆发出火花,灿烂夺目,发出打铁般的声音,震人耳膜。
像断堤的洪水,凶猛的,毫无顾忌的灌入她的耳朵,痛击着她的耳膜。
他的声音在纷杂的音乐声中清明通透,冲击着随忆的耳膜,“之前我问你,是关心我还是关心师兄,你想好了吗?我以为我是清楚的,但是现在我分不清,你我之间到底是友情,还是错过的爱情?”。东奔西顾。
唱一曲《康定情歌》,轻轻吻在你的耳膜;折一支美丽的百合,轻轻吻住你的前额;送你祝福一盒盒,轻轻吻在你心窝;赠你爱慕一车车,相依相伴没说的。情人节,真的很想你。
遥远却清晰的龙吟鼓动着每一个人的耳膜。
而站在雨里则是截然不同的感受,像是安塞腰鼓啪啪的鼓点震动耳膜,有种想追随而去的动荡不安。

汉字详情

ěr [er]
部首: 605
笔画: 6
五笔: BGH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SJ
四角: 104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耳朵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耳朵)

(2) 同本义

耳,主听也。——《说文》

耳者,肾之候。——《白虎通·情性》

耳者,心之候。——《春秋·元命苞》

耳目者,心思之助也。——《鬼谷子·权篇》

坎为耳。——《易·说卦》

忠言逆耳利于行。——明· 刘基《苦斋记》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宋· 苏轼《石钟山记》

(3) 又如:耳目官(指耳、目两种器官);耳斡儿(亦作“耳挖子”。掏耳垢的小勺,另一头有尖头);耳朵垂子(借指耳窝);耳根厢(耳边);耳顺(六十岁)

(4) 听觉,听力 。如:耳识,耳性(记性);耳重(重听。耳朵听觉不灵敏);

(5) 耳状的东西 。如:索耳;吊耳;木耳;银耳;虎耳草;耳杯(两侧有便于拿取的耳提的杯子)

(6) 谷物在雨淋后所生的芽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父无消息。——杜甫《秋雨叹三首》

(7) 位置在两旁的如:耳门;耳房

动词

(1) 听到,听说 。如:耳食之学(传闻中得到的浮浅知识);耳顽(听不进去);耳生(听来生疏);耳决(犹耳闻)

(2) 附耳而语 。如:耳言(犹耳语);耳报(暗中报告,私下传言);耳提面命(当面讲,甚至揪着耳朵讲。比喻教导得殷勤恳切)

(3) 通“佴”。退后,居次

人自为种而天下耳。——《庄子·天运》

(1) 表示限制,相当于“而已”、“罢了”

技止此耳。——唐· 柳宗元《三戒》

止增笑耳——《聊斋志异·狼三则》

子曰∶“二三子! 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三十里耳。——《史记》

(2) 表示肯定或语句的停顿与结束,如同“矣”,相当于“了”、“啊”、“也”

田横,齐之壮士耳。——《资治通鉴》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史记》

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而”

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而忘家,公耳忘私。——贾谊《治安策》

英文翻译

ear; merely, only; handle

方言集汇

◎ 粤语:ji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i3 [宝安腔] ngi3 [台湾四县腔] ngi3 [东莞腔] ngi3 [沙头角腔] gni3 [客英字典] ngi3 [梅县腔] ngi3 [陆丰腔] gni3 [客语拼音字汇] ng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而止上聲開口三等nʑĭənjix/riio
[mo]
部首: 444
笔画: 14
五笔: EAJD
五行:
仓颉: BTAK
四角: 7428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莫声。本义:生物体内部的薄皮形组织)

(2) 同本义

熏于肓膜,散于胸服。——《素问·痹论》

(3) 又如:耳膜;竹膜;细胞膜;鼓膜

(4) 通常有柔韧性的透明薄片 。如:塑料薄膜

(5) 比喻细微的间隔 。如:膜外(犹身外);膜视(轻视)

动词

专指礼拜神佛的跪拜 。如:膜呗(边膜拜边歌颂佛的功德)

英文翻译

membrane; to kneel and worship

方言集汇

◎ 粤语:mok6 mou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ok8 [陆丰腔] mok8 [台湾四县腔] mok8 [东莞腔] mok8 [沙头角腔] mok8 [宝安腔] mok7 [客英字典] mok8 [梅县腔] mok8 [客语拼音字汇] mog5 mu2
◎ 潮州话:moh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胡平聲開口一等mo/mumu

耳膜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