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尖

ěr jiān [ er jian]
注音 ㄦˇ ㄐ一ㄢ

词语释义

形容听觉锐敏。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 【读音】 ěr jiān 【意思】 形:形容听觉敏锐。 耳尖 【标准定位】在耳郭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郭上方的尖端处。 【取穴】正坐位或侧伏坐位,在耳郭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郭上方的尖端处。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和耳郭软骨。分布有颞浅坳、静脉的耳前支,耳后动静脉的耳后支,耳颞神经耳前支、枕小神经耳后支和面神经耳支等。 【功用】清热祛风,解痉止痛。 【主治病症】1、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角膜炎。 2、偏正头痛。 3、咽喉肿痛。 【刺灸法】直刺0.1-0.2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耳尖的国语词典

耳朵的尖端。

如:「她耳尖得很,刚才的话怕不被她听去了。」

耳尖的网络释义

耳尖

  • 耳尖是一个汉语词汇,形容听觉敏锐。
  • 耳尖造句

    从内眼角至眼梢的延长线,与耳尖构成字形。
    他看见了一些有趣的褐色小耳尖在草屑中翘出来。
    三月三日爱耳日,耳朵保健先知道。捏捏耳垂气血畅,揪揪耳尖经络通。少挖耳朵讲卫生,少用耳机勤按摩。耳朵不适找大夫,远离噪音避干扰。预防耳疾要趁早,愿你耳聪目明健康到老!
    它眼珠闪着蓝光,胡须粗硬,四肢粗壮结实,耳根硬、耳尖软,长着一副半垂耳的怪模样。
    我有一种感觉,那匹马定不是寻常之马,你看它虽然骨架嶙峋,但两耳尖削挺立,凭我的经验,定不是庸劣凡品。
    声音焦烈,筋骨与五官俱露,耳尖露廓,鼻准上翘,性格积极、热情而且急躁,对钱财观念较淡薄,处事多疑多虑。
    如有一把牛耳尖刀剜破了我的心,潜藏心中数十年的旧感情源源不断的流出来。
    把耳廓向前折起,耳尖上方约两横指的地方就是率谷穴,它是足少阳胆经的穴位,大部分偏头痛的患者在这个部位会有明显的压痛。
    克雷德的四周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尸体,有的肌肤漆黑,头上长角、背后生翼,有的身材修长,双耳尖立;更有的身材短粗,脸上的大胡子被鲜血粘成一片,分不清面目。
    郑泰表面虽然神气活现,但心中其实还是有些害怕的,尤其是背后被人用牛耳尖刀给顶着,生怕身后的少年真的走极端,要与他这位大少爷同归于尽。
    她扶着他滑到的身子跪在赤红的雪地里,神色茫然地望着他肩部越染越厚的血渍,望着她紧闭的双眼和渐成青灰的面色,紫白的嘴唇哆嗦着凑过去,贴住他一激动就泛红的耳尖,轻轻地说:“你死了,我就来陪你。”。
    按摩耳朵后面与耳尖齐平凹陷处的角孙穴,有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
    如十二井穴,十宣穴及耳尖穴等刺血。
    耳朵周围穴位众多,如耳尖、翳风、头窍阴等,掩耳的同时可按摩这些穴位,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
    耳:尖,中等大小,略圆。自鼻尖起至眼部连线的延伸线理应听凭或切近耳尖。

    汉字详情

    ěr [er]
    部首: 605
    笔画: 6
    五笔: BGH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SJ
    四角: 104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耳朵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耳朵)

    (2) 同本义

    耳,主听也。——《说文》

    耳者,肾之候。——《白虎通·情性》

    耳者,心之候。——《春秋·元命苞》

    耳目者,心思之助也。——《鬼谷子·权篇》

    坎为耳。——《易·说卦》

    忠言逆耳利于行。——明· 刘基《苦斋记》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宋· 苏轼《石钟山记》

    (3) 又如:耳目官(指耳、目两种器官);耳斡儿(亦作“耳挖子”。掏耳垢的小勺,另一头有尖头);耳朵垂子(借指耳窝);耳根厢(耳边);耳顺(六十岁)

    (4) 听觉,听力 。如:耳识,耳性(记性);耳重(重听。耳朵听觉不灵敏);

    (5) 耳状的东西 。如:索耳;吊耳;木耳;银耳;虎耳草;耳杯(两侧有便于拿取的耳提的杯子)

    (6) 谷物在雨淋后所生的芽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父无消息。——杜甫《秋雨叹三首》

    (7) 位置在两旁的如:耳门;耳房

    动词

    (1) 听到,听说 。如:耳食之学(传闻中得到的浮浅知识);耳顽(听不进去);耳生(听来生疏);耳决(犹耳闻)

    (2) 附耳而语 。如:耳言(犹耳语);耳报(暗中报告,私下传言);耳提面命(当面讲,甚至揪着耳朵讲。比喻教导得殷勤恳切)

    (3) 通“佴”。退后,居次

    人自为种而天下耳。——《庄子·天运》

    (1) 表示限制,相当于“而已”、“罢了”

    技止此耳。——唐· 柳宗元《三戒》

    止增笑耳——《聊斋志异·狼三则》

    子曰∶“二三子! 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三十里耳。——《史记》

    (2) 表示肯定或语句的停顿与结束,如同“矣”,相当于“了”、“啊”、“也”

    田横,齐之壮士耳。——《资治通鉴》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史记》

    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而”

    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而忘家,公耳忘私。——贾谊《治安策》

    英文翻译

    ear; merely, only; handle

    方言集汇

    ◎ 粤语:ji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i3 [宝安腔] ngi3 [台湾四县腔] ngi3 [东莞腔] ngi3 [沙头角腔] gni3 [客英字典] ngi3 [梅县腔] ngi3 [陆丰腔] gni3 [客语拼音字汇] ng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而止上聲開口三等nʑĭənjix/riio
    jiān [jian]
    部首: 338
    笔画: 6
    五笔: IDU
    五行:
    吉凶:
    仓颉: FK
    四角: 9080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小,从大。一头小一头大为尖。本义:物体的末端细削而锐利)

    (2) 同本义

    尖,锐也。——《广韵》

    (3) 按,“尖”是后起的会意字。又如:尖山(尖而高的山);尖屁股(借指坐不安稳);尖担担柴两头脱(比喻两头落空,什么也没捞着);尖顶木驴(尖头木驴。古代攻城战车)

    (4) 音调细而高,刺耳

    促织声尖尖似针,更深刺着旅人心。——贾岛《客思》

    (5) 又如:尖声;尖嗓子;尖儿(戏曲中指忽然高亢的唱腔);尖脆(形容声音尖细清脆);尖厉(形容声音高而刺耳)

    (6) 新颖别致 。如:尖新(新颖别致);尖巧(尖新奇巧);尖恰恰(形容尖而巧);尖颖(犹新颖;新奇)

    (7) 感觉灵敏 。如:尖恰恰(尖巧可爱的样子)

    (8) 尖刻;刻薄 。如:尖快(说话锋利尖刻);尖言冷语(言语尖刻);尖灵(尖刻机灵);尖酸(言辞尖锐刁钻)

    (9) 雄性的、与雄性有关的、具有雄性特征的。如:尖脐

    (10) 〈方〉∶奸滑的;圆滑的 。如:这个人可尖了

    名词

    (1) 细长的手指

    歌彻阳春酒半醺,玉尖搦管蘸香云。——杨维桢《学书诗》

    (2) 细削的末端 。如:笔尖,刀尖;针尖儿;塔尖儿;牛角尖;尖儿(物体细小锐利的尖端;脚尖;出众的;最好的;戏曲中忽然高亢的唱腔)

    (3) 超出同类的人或物 。如:冒尖;拔尖;尖儿货

    动词

    (1) 钻进,进入 。如:她把身尖到两个男人之间,坐了下来;有一阵风打窗缝里尖进来

    (2) 工间或旅途中小憩并略进饮食 。如:尖站(大路上隔一定里程供休息吃饭的地方);尖后(途中打尖以后)

    英文翻译

    sharp, pointed, acute, keen

    方言集汇

    ◎ 粤语:zim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ziam1 [梅县腔] ziam1 [陆丰腔] ziam1 [客语拼音字汇] jiam1 jiam4 [宝安腔] ziam1 [客英字典] ziam1 [海陆丰腔] ziam1 [台湾四县腔] ziam1 [东莞腔] zia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四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子廉鹽A平聲開口三等鹽Aciem/ziemtsĭɛ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