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耄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泛称高年之人。
汉 桓宽 《盐铁论·未通》:“乡饮酒之礼,耆老异饌,所以优耆耄而明养老也。”
引证解释
⒈ 泛称高年之人。
引汉桓宽《盐铁论·未通》:“乡饮酒之礼,耆老异饌,所以优耆耄而明养老也。”
耆耄的网络释义
耆耄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qí
形容词
(1) (形声。《说文》:“从老省,旨声。”形旁本是“老”,为了文字结构匀称,省略了一部分。本义:老)
(2) 古称六十岁曰耆。亦泛指寿考
耆,老也。——《说文》
六十曰耆。——《礼记·曲礼》
耆老皆朝于庠。——《礼记·王制》
耆耋好礼。——《礼记·射仪》
俾尔耆而艾。——《诗·鲁颂·閟宫》
(3) 又如:耆艾(老人的通称);耆叟(老叟);耆寿耇老(长寿老人);耆耇(老年人。耆为六十岁、耇为九十岁)
(4) 强横的
耆,强也。——《广雅》
不懦不耆。——《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注:“彊也。”
(5) 又如:耆帅(强横拔扈,作乱造反的将帅)
名词
师长,长者 。如:耆硕(年高有德的人);耆民(年高有德之民);耆英(年高硕德者);耆彦(年高望重的人)
shì
动词
通“嗜”(
)。爱好五方之民,言语不通,耆欲不同。——《周礼·秋官·大行人》
鸱鸮耆鼠。——《老子·齐物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i5 ki2 [客英字典] ki2 [台湾四县腔] sii5 ki2 [梅县腔] ki2 [客语拼音字汇] ki2 [宝安腔] ki2
◎ 潮州话:ki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鬐 | 渠脂 | 羣 | 脂A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脂A | 止 | gjii/gi | gʰi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老,毛声。本义:年老)
(2) 同本义。古称大约七十至九十岁的年纪
匪我言耄。——《诗·大雅·板》
亦聿既耄。——《诗·大雅·抑》
老夫耄矣,无能为也。——《左传·隐公四年》
(3) 又如:耄儿(老人和儿童);耄年(老年);耄老(老年,老年人);耄荒(年老);耄学(年耄硕学之士);耄聩(年老糊涂);耄勤(年老倦勤);耄期(高年);耄耋(八十岁的年龄;高龄,高寿);耄儒(老儒)
(4) 年老昏乱
耄期倦于勤。——《书·大禹谟》
(5) 又如:耄思(思绪纷乱);耄耄(纷乱貌);耄乱(谓年老昏乱的人);耄夫(年老昏庸之人);耄昏(年老昏愦);耄聩(年老糊涂);耄朽(老朽;衰老);耄衰(衰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mau3 mo3 [客英字典] mau3 mau5 [海陆丰腔] mau3 mo3 [梅县腔] mau3 [客语拼音字汇] mau4 mo4 [宝安腔] mau3
◎ 潮州话:ma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冃 | 莫報 | 明 | 豪 | 去聲 | 号 | 開口一等 | 豪 | 效 | mauh/maw | mɑ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