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羹

fān gēng [ fan geng]
注音 ㄈㄢ ㄍㄥ

词语释义

1.《后汉书.刘宽传》:"宽简略嗜酒……夫人欲试宽令恚,伺当朝会,装严已讫,使侍婢奉肉羹,翻污朝衣。婢遽收之,宽神色不异,乃徐言曰:'羹烂汝手?'其性度如此。"《南史.萧劢传》:"劢性率俭,而器度宽裕,左右尝将羹至胸前翻之,颜色不异,徐呼更衣。"后以"翻羹"为待人宽厚的典实。

词语解释

  1. 《后汉书·刘宽传》:“ 宽 简略嗜酒……夫人欲试 宽 令恚,伺当朝会,装严已讫,使侍婢奉肉羹,飜污朝衣。婢遽收之, 宽 神色不异,乃徐言曰:‘羹烂汝手?’其性度如此。”《南史·萧勱传》:“ 勱 性率俭,而器度宽裕,左右尝将羹至胸前翻之,颜色不异,徐呼更衣。”后以“翻羹”为待人宽厚的典实。

    明 归有光 《士立朝以正直忠厚为本》:“其在于古,若偿金、脱驂、翻羹、唾面之类,皆可以言忠厚也。”

引证解释

⒈ 后以“翻羹”为待人宽厚的典实。

《后汉书·刘宽传》:“宽简略嗜酒……夫人欲试宽令恚,伺当朝会,装严已讫,使侍婢奉肉羹,飜污朝衣。婢遽收之, 宽神色不异,乃徐言曰:‘羹烂汝手?’其性度如此。”
《南史·萧勱传》:“勱性率俭,而器度宽裕,左右尝将羹至胸前翻之,颜色不异,徐呼更衣。”
明归有光《士立朝以正直忠厚为本》:“其在于古,若偿金、脱驂、翻羹、唾面之类,皆可以言忠厚也。”

翻羹的网络释义

翻羹

  • 翻羹是一个汉字词语,拼音fān gēng,意思是待人宽厚。
  • 汉字详情

    fān [fan]
    部首: 626
    笔画: 18
    五笔: TOL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WSMM
    四角: 27620

    详细解释

    动词

    (2) (形声。从羽,番声。本义:鸟飞)

    (3) 同本义

    青菰临水映,白鸟向山翻。——王维《辋川闲居》

    (4) 又如:翻泊(或飞或止);翻翔(翻飞,飞翔);翻簸(飞驰)

    (5) 翻转;翻腾

    波翻晓霞影。——李白《姑熟十咏》

    (6) 又如:翻滚滚(上下急速滚动的样子);翻海(形容声响如海浪翻腾);翻雪(形容白浪翻滚);翻扑(翻腾)

    (7) 反转,倾倒,变动位置

    钿头银篦击节碎,白色罗裙翻酒污。——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多少好汉被蒙汗酒麻翻了。——《水浒传》

    (8) 又如:翻席(吃完一席,再到他处吃另一席);翻台(嫖客在一妓院宴毕,再到另一妓院饮宴);翻手(翻转手掌。形容时光迅速或处事轻便)

    (9) 推翻;改变 。如:翻变(翻悔,变卦);翻异(事后改变主意);翻样(变换花样);翻盘(推翻承诺)

    (10) 翻过;越过 。如:翻墙(翻过墙壁)

    (11) 回返 。如:翻回(回返)

    (12) 翻阅,披览 。如:翻披(翻阅,披览);翻撷(翻检)

    (13) 翻译 。如:翻经(翻译佛经);翻绎(犹推演)

    (14) 反复研讨 。如:翻空(形容作文构思时奇想联翩);翻思(反复思考)

    (15) 谱写;改编;移植 。如:翻梓(翻刻;翻印);翻謄(改作;抄写誊录);翻意(变换文意)

    (16) 演唱;演奏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宋· 辛弃疾《破阵子》

    (17) 又如:翻出(演奏)

    (18) 数量成倍增加 。如:翻一番(增加一倍)

    (19) 翻脸 。如:翻面皮(翻脸);翻腔(突然改变说话的语气和态度);翻口(改口,变卦)

    副词

    (1) 表示转折,相当于“反而”、“却”

    秦人半作 燕地囚,胡马翻衔 洛阳草。—— 唐· 李白《猛虎行》

    (2) 又如:翻调(反正)

    英文翻译

    flip over, upset, capsize

    方言集汇

    ◎ 粤语:faan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an1 pan1 [东莞腔] fan1 [台湾四县腔] fan1 pan1 [陆丰腔] fan1 [沙头角腔] fan1 [客英字典] fan1 [梅县腔] fan1 pon1 [宝安腔] fan1 [客语拼音字汇] fan1 pa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二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孚袁元合平聲合口三等pʰĭwɐnphyan/phvan
    gēng [geng]
    部首: 619
    笔画: 19
    五笔: UGOD
    五行:
    吉凶:
    仓颉: TGFTK
    四角: 808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羔,从美。古人的主要肉食是羊肉,所以用“羔”“美”会意,表示肉的味道鲜美。用肉或菜调和五味做成的带汁的食物。《说文》:“五味和羹。”按:上古的“羹”,一般是指带汁的肉,而不是汤。“羹”表示汤的意思,是中古以后的事情)

    (2) 调和五味的汤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孟子·告子上》

    (颖考叔)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左传·隐公元年》

    (3) 煮熟带汁的蔬菜也叫羹

    藜藿之羹。——《韩非子·五蠹》

    (4) 又如:菜羹(煮熟的菜,加上米屑,古代贫者所食);羹食(羹汤和饭);羹粥(菜羹和稀饭);羹藜(煮野菜羹。泛指饮食粗劣)

    (5) 汤

    英文翻译

    soup, broth

    方言集汇

    ◎ 粤语:gang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ang1 [东莞腔] gang1 [梅县腔] gang1 [陆丰腔] gang1 [宝安腔] gang1 [客语拼音字汇] ga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行庚二開平聲開口二等kɐŋkrang/ke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