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翻印
(1) 原封不动照原样印制其他作者的书、画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照原样重印书刊、图画等(多指不是原出版者重印)。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引用解释
指非原出版者重印书刊、图画等。 胡适 《<水浒传>考证》:“我的朋友 汪原放 用新式标点符号把《水浒传》重新点读一遍,由 上海 亚东图书馆排印出版。这是用新标点来翻印旧书的第一次。” 胡适 《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初引或不误,后来传钞翻印,难免没有错误。”
词语造句
1、这些相片是征得“通用电气公司”的许可而翻印的。
2、经联合国女童教育计划(Girls’EducationInitiative)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同意节录与翻印。
3、经西门和舒斯特尔成人出版集团自由出版社许可翻印,引自彼得·埃伦斯编写的《他们信念的勇气》。
4、显然,鲁伯特默多克希望他的员工们认识到他对非法翻印有多么重视---尤其是当他的一部电影正在被非法下载时。
5、他将书名取自《启示录》,在小说的开始,翻印了1861通过的共和国必胜战斗圣歌。
6、本刊得到特别许可翻印这本书。
7、未经BGI事先书面允许,不得以任何方式翻印本说明书任何内容。
8、我刚结婚的时候,记得读到一本翻印自早期清教徒婚姻手册的小册子。
9、这些照片是得到通用电气公司的许可而翻印的。
10、在这个国家,非法翻印曾经是司空见惯的。
11、而且,开心发现陈上师的原作在非法翻印的版本中,有更多的错谬及删改。
12、如有印刷事业或机构有意翻印采用本范本,本基金会谨此表示抛弃著作权以供自由翻印。
13、更生会谨此声明以下传媒稿是获到星岛日报(澳洲)有限公司许可翻印。
14、请留意版权,未经作者同意不能翻印。
15、许可证由广电总局统一印制,严禁伪造、翻印、涂改、出租、转让。
16、新式服装的系列设计在远帆被非法翻印(剽窃)。
17、司各特和后来狄更斯作品的翻印本充斥全国各地。
18、结婚证中间贴着照片,男的是他的那张旧照片翻印的,女的粗眉大眼的不难看。
19、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印转载。
20、版权所有,未经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和密中华人协会许可不准复印或翻印。
21、现在殖民地居民正在翻印这些书籍以供己用。
22、甚至冰也是以精致的晶体叶子来开始的,好像它流进一种模型翻印出来的,而那模型便是印在湖的镜面上的水草的叶子。
23、美国珠宝学院赞助英国宝石学院将英文教材翻印成中文。
24、版权所有,不得翻印。阁下或阁下之任何代表人,均不得将文件印刷、复印、复制、分发、传送、上传、下载、储存、向公众展示、变更或更改。
25、除获本公司书面允许外,任何人均不得把网站内容作全部或局部翻印或转载。
引证解释
⒈ 指非原出版者重印书刊、图画等。
引胡适《<水浒传>考证》:“我的朋友汪原放用新式标点符号把《水浒传》重新点读一遍,由上海亚东图书馆排印出版。这是用新标点来翻印旧书的第一次。”
胡适《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初引或不误,后来传钞翻印,难免没有错误。”
翻印的国语词典
将著作重印或私自翻版。私自翻印行为依著作权法应受刑事制裁。
如:「我们要尊重个人智慧财产权,不可随便翻印他人著作。」
翻印的网络释义
翻印
翻印的翻译
翻印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2) (形声。从羽,番声。本义:鸟飞)
(3) 同本义
青菰临水映,白鸟向山翻。——王维《辋川闲居》
(4) 又如:翻泊(或飞或止);翻翔(翻飞,飞翔);翻簸(飞驰)
(5) 翻转;翻腾
波翻晓霞影。——李白《姑熟十咏》
(6) 又如:翻滚滚(上下急速滚动的样子);翻海(形容声响如海浪翻腾);翻雪(形容白浪翻滚);翻扑(翻腾)
(7) 反转,倾倒,变动位置
钿头银篦击节碎,白色罗裙翻酒污。——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多少好汉被蒙汗酒麻翻了。——《水浒传》
(8) 又如:翻席(吃完一席,再到他处吃另一席);翻台(嫖客在一妓院宴毕,再到另一妓院饮宴);翻手(翻转手掌。形容时光迅速或处事轻便)
(9) 推翻;改变 。如:翻变(翻悔,变卦);翻异(事后改变主意);翻样(变换花样);翻盘(推翻承诺)
(10) 翻过;越过 。如:翻墙(翻过墙壁)
(11) 回返 。如:翻回(回返)
(12) 翻阅,披览 。如:翻披(翻阅,披览);翻撷(翻检)
(13) 翻译 。如:翻经(翻译佛经);翻绎(犹推演)
(14) 反复研讨 。如:翻空(形容作文构思时奇想联翩);翻思(反复思考)
(15) 谱写;改编;移植 。如:翻梓(翻刻;翻印);翻謄(改作;抄写誊录);翻意(变换文意)
(16) 演唱;演奏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宋· 辛弃疾《破阵子》
(17) 又如:翻出(演奏)
(18) 数量成倍增加 。如:翻一番(增加一倍)
(19) 翻脸 。如:翻面皮(翻脸);翻腔(突然改变说话的语气和态度);翻口(改口,变卦)
副词
(1) 表示转折,相当于“反而”、“却”
秦人半作 燕地囚,胡马翻衔 洛阳草。—— 唐· 李白《猛虎行》
(2) 又如:翻调(反正)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an1 pan1 [东莞腔] fan1 [台湾四县腔] fan1 pan1 [陆丰腔] fan1 [沙头角腔] fan1 [客英字典] fan1 [梅县腔] fan1 pon1 [宝安腔] fan1 [客语拼音字汇] fan1 pa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飜 | 孚袁 | 滂 | 元合 | 平聲 | 元 | 合口三等 | 臻 | 元 | pʰĭwɐn | phyan/phva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是手爪,右象跪着的人,合起来表示用手按人使之跪拜。本义:官印)
(2) 同本义
印,执政所持信也。——《说文》
玺者,印也。印者,信也。——蔡邕《独断》
印,验也。——《苍颉篇》
玺谓之印。——《小尔雅》。按,古上下通曰玺。秦以来,天子诸侯王称玺,独以玉;列侯至二千石曰章,千石至四百石曰印。
每字为一印。——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密布字印。
每一字皆有数印。
其印自落。
(3) 又如:印务(有关印章管理和收发文书的工作;也指官印和职务);印券(盖有官印的凭证);印佩(官印);印牌(将印或令牌);印囊(古代装印信的口袋);印曹(掌刻印的官)
(4) 泛指图章
凡写诗文,名印当在上,字印当在下,道号又次之…试看宋元诸儒真迹中,用印皆然。—— 明· 徐官《古今印史》
(5) 又如:打印(盖图章);印匣(印章盒);印篆(印章);印合(印盒,模子)
(6) 痕迹,标记
原来宋时,但是犯人,徒流迁徙的,都脸上刺字,怕人恨怪,只唤做“打金印”。——《水浒传》
(7) 又如:手印;印痕;印识(犹印记)
(8) 用尖头工具划的线 。如:活塞在汽缸壁上划的一道印
(9) 姓
动词
(1) 盖章
县啬夫若丞及仓、乡相杂以印之。——《睡虎地秦墓竹简》
(2) 又如:印子债(一种高利贷,即印子钱);印结(清制外省人在京考试或捐官,皆须在京的同乡京官为具保结,上盖六部印,这文书叫“结”。盖印的“结”叫“印结”);印马(验收马匹时诸监按马之优劣,在不同部位加不同印记);印子铺(房)(放印子钱的处所);印封(盖印的封泥);印署(盖印签押)
(3) 印刷
板印书籍。——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若止印二三本。
若印数十本。
此印者才毕。
(4) 又如:印板(指用木或金属雕成的印刷底板);印板儿(刻着字的板。喻印象深刻);印造(印刷制作)
(5) 印证 。证明与事实相符
虽时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证印:印证)。——清· 袁枚《祭妹文》
(6) 又如:印正(证明;验证)
(7) 铭刻 。如:深深印在脑子里
(8) 直接将 印在 上 。如:印有两分的邮票
(9) 使物上留下痕迹
脚上印着黄泥。——郭沫若《女神》
(10) 又如:印合(模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jin5 [海陆丰腔] rin5 rang5 [客英字典] jin5 [陆丰腔] jin5 [客语拼音字汇] yin4 [宝安腔] jin5 [沙头角腔] jin5 [东莞腔] jin5 [台湾四县腔] jin5 jang5
◎ 潮州话:ing3 「揭阳」êng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印 | 於刃 | 影 | 眞A | 去聲 | 震 | 開口三等 | 眞A | 臻 | qjinh/inn | ʔĭĕ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