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蹄捻脚

qiào tí niē jiǎo [qiao ti nie jiao]
繁体 翹蹄捻腳
注音 ㄑ一ㄠˋ ㄊ一ˊ ㄋ一ㄝ ㄐ一ㄠˇ

词语释义

形容走路时脚步轻巧。

词语解释

  1. 形容走路时脚步轻巧。

    《醒世姻缘传》第九五回:“睡到天色黎明,又翘蹄捻脚,偷出外边书舍,连吃饭也不进里边。”

引证解释

⒈ 形容走路时脚步轻巧。

《醒世姻缘传》第九五回:“睡到天色黎明,又翘蹄捻脚,偷出外边书舍,连吃饭也不进里边。”

汉字详情

qiáo,qiào [qiao]
部首: 626
笔画: 12
五笔: ATG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JUSMM
四角: 57212

详细解释

qiáo

名词

(1) (形声。从羽,尧声。羽,鸟毛。本义:鸟尾上的长羽)

(2) 同本义

翘,尾长毛也。——《说文》

斑尾扬翘。——潘岳《射雉赋》

砥室翠翘,挂曲琼些。——《楚辞·招魂》

(3) 又如:翠翘(用翠鸟尾羽做的拂尘用具);翘英(华丽的尾羽)

(4) 鸟尾

摇翘奋羽,驰风骋雨,游无穷兮。——刘向《九叹》

(5) 泛指动物的尾部

动词

(1) 抬起

翘思慕远人。——曹植《杂诗》

翘然矜鸣。——《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翘心(悬念;一心向往);翘思(翘首而思念,悬念);翘遥(轻举的样子);翘关(扛举城门的门闸。形容力气大。唐代列为武举举重的科目)

(3) 启发 。如:翘勤(奋发勤勉)

(4) 揭露

粗而翘之。——《礼记·儒行》。疏:“起发也。”

(5) 又如:翘过(举发别人过失)

形容词

(1) 才能出众 。如:翘彦(才智出众的人);翘特(特出,超群)

(2) 高;危

翘翘错薪。——《诗·周南·汉广》

予室翘翘。——《诗·豳风·鸱鴞》

(3) 另见 qiào

qiào

动词

(1) ∶一头向上仰起

翘足而陆。——《庄子·马蹄》。谓举足也。

翘尾而走。——《淮南子·脩务》

男子的胡须多翘上。——鲁迅《坟·说胡须》

(2) 又如:翘胡子;当他踏上这块板时,板翘了起来

(3) 另见 qiáo

英文翻译

turn up, lift, elevate, raise

方言集汇

◎ 粤语:kiu4

宋本广韵

[ti]
部首: 717
笔画: 16
五笔: KHUH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RMYBB
四角: 60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足,ń声。本义:牛、马、猪、羊等有蹄类哺乳动物足趾前部的典型角质覆盖物,以将趾的末端几乎全部包裹住,又指有角质保护物的脚)

(2) 同本义

马候蹄。——《谷梁传·昭公八年》。释文:“蹄,马足也。”

马蹄可以践霜雪。——《庄子·马蹄》

驴不胜怒蹄之。(蹄,用如动词:踢。)——唐· 柳宗元《三戒》

(3) 又如:牛蹄;马蹄;猪蹄;蹄涔(留有牛马脚迹的小池塘);蹄洼(留有蹄迹的小水塘);蹄道(有着兽蹄鸟迹的走道);蹄蚤(蹄趾与脚爪);蹄书(诏令;诏书。因用赫蹄纸书写,故称)

(4) 指牲口 。

(5) 如:蹄尾(泛指禽兽);蹄腿(牲畜的腿部);蹄躈(古时用以计算牲畜的头数)

(6) 兔网,捕兔的工具

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庄子·外物》

(7) 又如:蹄筌(蹄和筌。蹄是捕兔器,筌是捕鱼器)

英文翻译

hoof; leg of pork; little witch

方言集汇

◎ 粤语:tai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ai2 ti2 [客英字典] ti2 tai2 [东莞腔] tai2 [客语拼音字汇] tai2 [宝安腔] tai2 [陆丰腔] tai3 [梅县腔] tai2 [台湾四县腔] tai2 ti2
◎ 潮州话:do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二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杜奚齊開平聲開口四等de/deidʰiei
niǎn [nian]
部首: 330
笔画: 11
五笔: RWYN
五行:
仓颉: QOIP
四角: 580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念声。本义:用手指搓转)

(2) 同本义

轻拢慢捻抹复挑。——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 又如:捻就(揉缩);捻髯(用手指搓着腮上的胡须);捻断髭须(比喻费尽心思);捻绳;捻灯芯;将两股纱捻成一根线

(4) 领导

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贾仲明《凌波仙》

(5) 驱逐;追赶 。如:捻出门(驱赶出家门)

(6) 聚;聚合成股。因称成群的人为捻。亦为清代中叶后反政府农民武装捻子或捻军的简称 。如:捻分子(凑分子);捻信(火药引线);捻党(清军对捻军的称呼)

(7) 用同“捞” 。如:捻河泥

(8) 拿;捏;提;举

闲捻紫箫吹。——杜牧《杜秋娘》

(9) 又如:捻着汗(捏着汗)

名词

(1) 用线、纸等搓成的条状物

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西游记》

(2) 又如:灯捻;纸捻儿

英文翻译

to twist or nip with the fingers

方言集汇

◎ 粤语:nim2 nip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ngiap7 ngiam1 [东莞腔] ngen3 [海陆丰腔] ngiap7 ngiam1 [梅县腔] ngiap7 jap7 ban5 [客英字典] ngiap7 ngiam3 ngien3 [客语拼音字汇] ngian3
◎ 潮州话:娜奄2 [潮州]罗奄2 ,niam2 [潮州]liam2 [澄海]nia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十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奴協入聲開口四等niepnep
jiǎo,jué [jiao,jue]
部首: 444
笔画: 11
五笔: EFCB
仓颉: BGIL
四角: 77220

详细解释

jiǎo

名词

(1) (形声。从肉,却声。本义:胫,小腿)

(2) 同本义

脚,胫也。——《说文》

捶笞膑脚。——《荀子·正论》

(3) 又如:脚膀(指小腿);脚胫(小腿);腿杆(方言。腿)

(4) 足的别称

雄兔脚扑朔。——《乐府诗集·木兰诗》

脚著谢公屐。—— 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 又如:脚炉(烘脚的小铜炉);脚踏(炕前供垫脚用的矮凳);脚踪(足迹);脚驴(供人雇用骑行的驴子)

(6) 某物的底座(作为它的支承部件)

水面初平云脚低。——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 又如:根脚;杯脚;山脚;墙脚;脚灯;脚底下人

(8) 残渣,即最后留下的渣滓 。如:茶脚;酒脚

(9) 脚步 。如:脚头(脚步,行动)

(10) 担任传递或运输的人 。如:脚家(脚夫);脚子(旧时对搬运工人的蔑称);脚户(脚夫);脚步钱(跑腿钱);脚费(脚钱);脚乘(运载工具,如舟车骡马等;指搬运费)

(11) 帮手

我又不能自去,少不得要他作脚。——《红楼梦》

(12) 末端 。如:脚舰(系在战船尾部备用的小船);太阳光线的末端叫日脚

jué

名词

(1) 传统戏曲中的人物类型

崛,山短高也。——《说文》

崛,特立也。——《埤苍》

神明崛其特起。——张衡《西京赋》

洪台崛其独出兮。——《文选·扬雄·甘泉赋》

(2) 又如:脚儿(也作“角儿”、“脚色”);脚色(出身履历;演员;人物)

(3) 另见 jiǎo

英文翻译

leg, foot; base, leg, founda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goek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iok7 [客英字典] giok7 [台湾四县腔] giok7 ka2 [梅县腔] giok7 [海陆丰腔] giok7 ka2 [宝安腔] giok7 [陆丰腔] giok7 [东莞腔] gio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八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居勺藥開入聲開口三等kiakkĭ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