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望

qiáo wàng [qiao wang]
繁体 翹望
注音 ㄑ一ㄠˊ ㄨㄤˋ

词语释义

翘望 qiáowàng

(1) 抬头远望

翘望天边
turn upwards

(2) 热切盼望

翘望官人归
hope earnestly

词语解释

  1. 仰首而望。形容盼望殷切。

    《旧唐书·陆贽传》:“想闻德声,翘望圣泽。” 宋 范仲淹 《韩魏公书》:“每想松柏之情,金石之论,则心醉神騖,坐越千里,翘望翘望。” 明 张景 《飞丸记·得稿赓词》:“一似春光泄漏满庭芳,游人墙外多翘望。” 宋庆龄 《两个“十月”》:“我们翘望自由,我们的心随着鼓舞起来。”

引证解释

⒈ 仰首而望。形容盼望殷切。

《旧唐书·陆贽传》:“想闻德声,翘望圣泽。”
宋范仲淹《韩魏公书》:“每想松柏之情,金石之论,则心醉神騖,坐越千里,翘望翘望。”
明张景《飞丸记·得稿赓词》:“一似春光泄漏满庭芳,游人墙外多翘望。”
宋庆龄《两个“十月”》:“我们翘望自由,我们的心随着鼓舞起来。”

翘望的网络释义

翘望

  • 翘望,拼音qiáo wàng,词义为仰首而望。
  • 近义词

    翘望造句

    台湾同胞翘望着大陆,希望回到祖国的怀抱。
    这棵树踮起脚尖翘望天堂的路,传达着许愿人们的祝福。
    上阙写农村老屋当年的场景,写自己放学后倚门翘望亲人的画面。
    每每到了十五的夜晚,我们盼著满月出来,就爬到其上,翘望天边;奶奶总是要骂的,害怕我们摔下来。
    这不正是我们引颈翘望的时运转变吗?
    翘望着儿子远行的背影,泪水模糊了她的双眼。
    每每到了十五的夜晚,我们盼着满月出来,就爬到其上,翘望天边;奶奶总是要骂的,害怕我们摔下来。
    白晃晃的天空里,人们翘望着云空,天是蓝蓝的,高空中飘飞着几个风筝。
    东风暖郎君,雪压枝头翘望春,悲欢离合盼佳人,情真意更真。春节静养身,洒酒欢歌月留痕,期盼乡愁换丹心,景纯梦更纯。马年大吉,新春快乐!
    他们才到了半山腰,已经气喘吁吁,狼狈不堪,临峰翘望,山顶还远着呢,只得败兴而归。
    哪里有你哪里就有和平的白鸽衔着绿橄榄,翘望春天;哪里有你哪里就有幸福的人们唱着欢乐的歌,把你称赞。建军节到了,忘不了你们的无私奉献,愿你们节日快乐。

    汉字详情

    qiáo,qiào [qiao]
    部首: 626
    笔画: 12
    五笔: ATG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JUSMM
    四角: 57212

    详细解释

    qiáo

    名词

    (1) (形声。从羽,尧声。羽,鸟毛。本义:鸟尾上的长羽)

    (2) 同本义

    翘,尾长毛也。——《说文》

    斑尾扬翘。——潘岳《射雉赋》

    砥室翠翘,挂曲琼些。——《楚辞·招魂》

    (3) 又如:翠翘(用翠鸟尾羽做的拂尘用具);翘英(华丽的尾羽)

    (4) 鸟尾

    摇翘奋羽,驰风骋雨,游无穷兮。——刘向《九叹》

    (5) 泛指动物的尾部

    动词

    (1) 抬起

    翘思慕远人。——曹植《杂诗》

    翘然矜鸣。——《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翘心(悬念;一心向往);翘思(翘首而思念,悬念);翘遥(轻举的样子);翘关(扛举城门的门闸。形容力气大。唐代列为武举举重的科目)

    (3) 启发 。如:翘勤(奋发勤勉)

    (4) 揭露

    粗而翘之。——《礼记·儒行》。疏:“起发也。”

    (5) 又如:翘过(举发别人过失)

    形容词

    (1) 才能出众 。如:翘彦(才智出众的人);翘特(特出,超群)

    (2) 高;危

    翘翘错薪。——《诗·周南·汉广》

    予室翘翘。——《诗·豳风·鸱鴞》

    (3) 另见 qiào

    qiào

    动词

    (1) ∶一头向上仰起

    翘足而陆。——《庄子·马蹄》。谓举足也。

    翘尾而走。——《淮南子·脩务》

    男子的胡须多翘上。——鲁迅《坟·说胡须》

    (2) 又如:翘胡子;当他踏上这块板时,板翘了起来

    (3) 另见 qiáo

    英文翻译

    turn up, lift, elevate, raise

    方言集汇

    ◎ 粤语:kiu4

    宋本广韵

    wàng [wang]
    部首: 444
    笔画: 11
    五笔: YNE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BHG
    四角: 071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臣”象眼睛,下面是“壬”( tǐng)。象一个人站在土地上远望。小篆又加“月”字,表望的对象。本义:远望)

    (2) 同本义

    望,出亡在外望其还也。——《说文》。按,此字疑当训远视也。

    望,远视也。——《玉篇》

    豕望视而交睫腥。——《礼记·内则》。注:“望视,远视也。”

    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庄子·胠箧》

    望之而不能见也,逐之而不能及也。——《庄子·天运》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扁鹊望 桓侯。——《韩非子·喻老》

    举头望明月。——唐· 李白《静夜思》

    风烟望五津。——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潭西南而望。——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3) 又如:望台(指轮船驾驶台);望楼(望远守卫的楼房);望阙(望着皇宫);望乞(希望;乞求);望国(遥望故国);望睹(了望,眺望);望乡(遥望故乡);望祭(望礼。遥望而祭);望拜(远远望见即行叩拜);望祀(遥望祭祀);望眼(远眺的眼睛)

    (4) 遥祭,指古代帝王祭祀山川、日月、星辰

    旅上帝及四望。——《周礼·大宗伯》。注:“五岳四镇四渎。”

    犹三望。——《左传·僖公三十一年》。注:“分野之星,国中山川皆因郊祀,望而祭之。”

    (5) 又如:望祀(古代遥祭山川地袛之礼);望拜(遥望拜祭);望表(古代祭祀山川时所立的木制标志)

    (6) 希望,期望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史记·项羽本纪》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梁惠王上》

    非汉所望。——《汉书·李广苏建传》

    (7) 又如:望岁(盼望丰收);望祈(盼望);望幸(臣民、妃嫔希望皇帝临幸);望巴巴(望眼巴巴)

    (8) 向高处看 。如:望月(仰望天上的月亮);望羊(仰望远视的样子);望子(期望您。子,对人的尊称);望洋(仰望的样子);望慕(仰慕);望云(仰望白云);望视(仰视,远视)

    (9) 察看 。如:望色(看人的气色);望气者(一种依靠望天气而预测吉凶祸福的方士)

    (10) 看望

    望其言是实。——清· 林觉民《与妻书》

    (11) 又如:探望;拜望;看望

    (12) 通“方”。比较

    以人望人,则贤者可知己矣。——《礼记·表记》

    (13) 怨恨,责怪

    绛侯望 袁盎。——《史记·袁盎晁错传》

    时人望之。——《后汉书·贾彪传》

    不意君望臣深也。——《史记·张耳陈馀传》

    黯褊心,不能无少望。——《汉书·汲黯传》

    (14) 又如:望沮(怨恨沮丧);望言(怨言)

    (15) 接近

    望秋先陨。——宋· 沈括《梦溪笔谈》

    (16) 又如:望七(将至七十岁);望五(年龄近五十岁);望四(接近四十岁);望秋(临近秋天)

    名词

    (1) 视野,视力所及 。如:望山(古弩上的瞄准器);望中(视野之中)

    (2) 名望

    德隆望尊。——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望轻(声望低微);德高望重;望姓(有声望的氏族);望重(名望大);望臣(有威望的大臣);望雅(声望清高)

    (4) 希望;盼望

    以绝秦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甚失孤望。——《资治通鉴》

    (5) 望日,夏历每月十五,天文学上指月亮圆的那一天

    三月之望。——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6) 又如:望后(望日之后;向后);望夜(农历十五日之夜)

    (7) 边际

    神覆宇宙而无望。——《吕氏春秋·下贤》

    (8) 仪容

    季通弟 季良风望闲雅。——《北史》

    (9) 有名的人

    吾子楚国之望也。——《左传·昭公十二年》

    (10) 窗口

    左右开四望。——《晋书》

    (11) 酒店的招帘,即酒望 。如:望竿(悬挂酒招的旗竿)

    (12) 唐代行政区划的等级之一

    文宗世,宰相 韦处厚建议,复置两辅、六雄、十望、十紧州别驾。——《新唐书》

    介词

    (1) ∶向,对着

    望朱砂庵而登。——《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2) 又如:望前走

    英文翻译

    to look at, look forward; to hope, expect

    方言集汇

    ◎ 粤语:mong6
    ◎ 客家话:[梅县腔] mong5 [海陆丰腔] mong6 [客英字典] mong5 [宝安腔] mong3 [东莞腔] mong3 [沙头角腔] mong5 [客语拼音字汇] mong4 vong4 [陆丰腔] mong6 [台湾四县腔] mo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武方陽合平聲合口三等mĭwaŋmyang/mv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