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待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盼望等待。
明 祝允明 《前闻记·睿皇征吴处士》:“尔其惠然就道,以副朕翘待之意。”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清廷预备立宪·清廷颁布十九信条特赦党人》:“事关宪政进行扼要之法,望速提议实行,不胜翘待。”
引证解释
⒈ 盼望等待。
引明祝允明《前闻记·睿皇征吴处士》:“尔其惠然就道,以副朕翘待之意。”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清廷预备立宪·清廷颁布十九信条特赦党人》:“事关宪政进行扼要之法,望速提议实行,不胜翘待。”
翘待的网络释义
翘待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qiáo
名词
(1) (形声。从羽,尧声。羽,鸟毛。本义:鸟尾上的长羽)
(2) 同本义
翘,尾长毛也。——《说文》
斑尾扬翘。——潘岳《射雉赋》
砥室翠翘,挂曲琼些。——《楚辞·招魂》
(3) 又如:翠翘(用翠鸟尾羽做的拂尘用具);翘英(华丽的尾羽)
(4) 鸟尾
摇翘奋羽,驰风骋雨,游无穷兮。——刘向《九叹》
(5) 泛指动物的尾部
动词
(1) 抬起
翘思慕远人。——曹植《杂诗》
翘然矜鸣。——《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翘心(悬念;一心向往);翘思(翘首而思念,悬念);翘遥(轻举的样子);翘关(扛举城门的门闸。形容力气大。唐代列为武举举重的科目)
(3) 启发 。如:翘勤(奋发勤勉)
(4) 揭露
粗而翘之。——《礼记·儒行》。疏:“起发也。”
(5) 又如:翘过(举发别人过失)
形容词
(1) 才能出众 。如:翘彦(才智出众的人);翘特(特出,超群)
(2) 高;危
翘翘错薪。——《诗·周南·汉广》
予室翘翘。——《诗·豳风·鸱鴞》
(3) 另见
qiào
动词
(1) ∶一头向上仰起
翘足而陆。——《庄子·马蹄》。谓举足也。
翘尾而走。——《淮南子·脩务》
男子的胡须多翘上。——鲁迅《坟·说胡须》
(2) 又如:翘胡子;当他踏上这块板时,板翘了起来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dāi
动词
(1) 暂时停留 。如:在北京只待了一天。
(2) 无目的地消磨时间或在某处逗留 。如:我在家里待一整天。
(3) 另见
dài
动词
(1) (形声。从彳(
),寺声。本义:等待,等候)(2) 同本义
待,逗也。——《广雅》
有待而行也。——《易·归妹》
窃待于下风。——《庄子·渔父》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左传·隐公元年》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史记·项羽本纪》
与其坐而待之,孰若起而拯之。——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待君久不至,已去。——《世说新语·方正》
(3) 又如:待年(等待长大。指女子待嫁);待贤(等候贤人);待诏(等待任职的诏令);待时(等待时机)
(4) 对待
此贤君子也,君厚待之。——《韩非子·喻老》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韩愈《原毁》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资治通鉴·汉纪》
荣贼并非推心待慰帅者。——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宽待(宽大对待);待见(原谅);待贤(礼遇贤者)
(6) 招待
相公前厅待客。——元· 关汉卿《谢天香》
(7) 又如: 待东(以主人身分招待);待用(接待而拔用);待慢(招待不周;冷淡)
(8) 需要
不待告。——《史记·天官书》。注:“须也。”
(9) 又如: 自不待言;待教(需要教育)
(10) 要
便待出门, 店小二拦住道:“ 金公,那里去?”——《水浒传》
(11) 又如: 待说不说;待好(即将);待善(就要;将要)
(12) 防备
今城郭不完,兵甲不备,不可以待不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3) 依靠
主待农战而尊。——《商君书·农战》
(14) 容,让
两位头领到大寨食息,待贫道自去赶他。——《水浒传》
这也是个彩头,待我见去。——《灰阑记》
(15) 要是,如果
倘或留住在家中,倒惹得孩儿们不学好了;待不收他,又撇不过柳大郎面皮。——《水浒传》
(16)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ai6 toi6 [客英字典] tai5 toi5 [东莞腔] toi3 [梅县腔] tai5 toi5 [陆丰腔] toi6 [客语拼音字汇] tai4 [宝安腔] toi3 [沙头角腔] toi5 [台湾四县腔] tai5 toi5
◎ 潮州话:tai6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駘 | 徒亥 | 定 | 咍 | 上聲 | 賄 | 開口一等 | 蟹 | 咍 | dʰɒi | daix/d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