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觞

yǔ shāng [ yu shang]
繁体 羽觴
注音 ㄩˇ ㄕㄤ

词语释义

古代一种酒器。作鸟雀状,左右形如两翼。一说,插鸟羽于觞,促人速饮。

词语解释

  1. 古代一种酒器。作鸟雀状,左右形如两翼。一说,插鸟羽于觞,促人速饮。

    《楚辞·招魂》:“瑶浆蜜勺,实羽觴些。” 王逸 注:“羽,翠羽也。觴,觚也。” 洪兴祖 补注:“杯上缀羽,以速饮也。一云作生爵形,实曰觴,虚曰觶。”《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顾左右兮和颜,酌羽觴兮销忧。”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羽觴,爵也,作生爵形,有头尾羽翼。” 唐 李白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觴而醉月。” 宋 辛弃疾 《满江红·再用前韵题冷泉亭》词:“便小驻千骑雍容,羽觴飞急。”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一种酒器。作鸟雀状,左右形如两翼。一说,插鸟羽于觞,促人速饮。

《楚辞·招魂》:“瑶浆蜜勺,实羽觴些。”
王逸注:“羽,翠羽也。觴,觚也。”
洪兴祖补注:“杯上缀羽,以速饮也。一云作生爵形,实曰觴,虚曰觶。”
《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顾左右兮和颜,酌羽觴兮销忧。”
颜师古注引孟康曰:“羽觴,爵也,作生爵形,有头尾羽翼。”
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觴而醉月。”
宋辛弃疾《满江红·再用前韵题冷泉亭》词:“便小驻千骑雍容,羽觴飞急。”

羽觞的国语词典

古时爵形的盛酒杯,有头尾,有羽翼。

羽觞的网络释义

羽觞

  • 羽觞(觞音如“商”,指酒杯),又称羽杯、耳杯,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具,器具外形椭圆、浅腹、平底,两侧有半月形双耳,有时也有饼形足或高足。因其形状像爵,两侧有耳,就象鸟的双翼,故名“羽觞”。
  • 羽觞造句

    那个酸文假醋的羽觞临月会选址于此,倒也不足为怪。
    这种游戏非常古老,逸诗有云“羽觞随波泛”。
    即用勺在樽中舀酒注入羽觞中,饮时要以双手执杯。
    在她看来,自己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她可以在花园里安心地踱步,赏花,“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但她没有想到,故事并没有结束,而是刚刚开始。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曩昔,金谷传歌,兰亭流盏,颂诗文而废羽觞,击鼓乐而迷射覆。
    俯视兮丹墀,思君兮履綦。仰视兮云屋,双涕兮横流。顾左右兮和颜,酌羽觞兮销忧。
    举起你的羽觞吧。不要鄙吝洒上你最好的香水,你想用的时分就享用吧!
    ——羽觞神州大地多人杰,古来江山属英雄。
    举起你的羽觞吧。不要吝啬洒上你最佳的喷鼻水,你想用的时候就享用吧!

    汉字详情

    [yu]
    部首: 626
    笔画: 6
    五笔: NRNR

    英文翻译

    feather
    shāng [shang]
    部首: 707
    笔画: 12
    五笔: QETR
    五行:
    仓颉: NBONH
    四角: 28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角,傷( shāng)省声。金文从“爵”。本义:古代盛酒器) 同本义

    觞,爵实曰觞,虚曰觯。——《说文》

    请行觞。——《礼记·投壶》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 又如:觞勺(指觞与勺。都是盛酒器);觞令(即酒令。今俗谓猜拳、划拳);觞豆(酒器与笾豆。皆为饮食的用具。借喻饮食);觞爵(酒器);觞觥(泛指酒器);觞酌(饮酒器)

    动词

    (1) 向人敬酒

    管仲觞 桓公。——《吕氏春秋》

    觞酒豆肉。——《礼记·表记》

    王觞将军。——《战国策·秦策》

    楚王觞之。——《庄子·徐无鬼》

    (2) 又如:觞客(宴飨宾客);觞奠(酹酒祭奠);觞祝(敬酒祝愿);觞行(行觞,传杯)

    (3) 饮,喝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王羲之《兰亭集序》

    (4) 又如:觞歌(饮酒放歌);觞弊(饮酒时以为笑乐);觞燕(酒宴;饮宴);觞饮(执杯而饮);觞次(宴饮之所)

    (5) 宴请

    谓 宋玉曰:“寡人欲觞群臣,何以娱之?”—— 傅毅《舞赋》

    英文翻译

    wine vessel; propose toast; feast

    方言集汇

    ◎ 粤语:soeng1

    宋本广韵